黃波
【摘要】問題情境的創設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問題情境的創設應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生活,從而加強學生對課程實踐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合理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課程效率。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問題情境;創設策略
一、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簡介
目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旨在全面提升學生信息素養,幫助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與技能、增強信息意識、發展計算思維、提高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力、樹立正確的信息社會價值和責任感的基礎課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由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類課程組成[1]。該課程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與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息息相關。通過學習該課程,并促進學生不斷發展和創新,可以幫助學生將所學內容更好的應用到學生的生活中,幫助他們更好的應對未來信息發展時代的趨勢。
二、問題情境創設的意義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應該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幫助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因此,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應用知識,探索新知識,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的能力,實現有效的推廣。在心理學上,情境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當學生遇到未知問題時,激發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逐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高中信息課程教學過程中,合理地創設問題情境,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三、創設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問題情境的策略
1.結合生活中的例子來創設問題情境
首先,通過生活實例的引入,實現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引導學生的實踐生活,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技能的目的是使他們能夠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因此,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在充分考慮學生生活環境的基礎上適當引入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例如,學校將舉行作文比賽,提交的內容將在學校網站上公布。所有教師和學生都可以通過短信、微博和微信進行投票。作為征文比賽組織者的工作人員,學生們要做的就是收集稿件并在網站上發表,搭建各種渠道的投票平臺,收集投票結果。那么,每個學生應該如何設計自己的工作流程呢?通過對這些具體事件的介紹,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有更清晰的實施目標,提高實踐能力。
2.寓教于樂,利用游戲創設問題情境
此外,在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可以通過游戲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許多教育科學家已經表明,游戲的使用可以在教學中發揮很大的作用。游戲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給他們帶來滿足感和成就感,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我們也可以利用游戲來創設問題情境。例如,在學生辦公軟件的教學過程中,建立了一種巧妙的游戲獎勵機制。學生完成相應的操作后才能獲得相關的游戲鏈接。同時,游戲結束提示下一步的操作方法。這種問題情境的出現,充分利用了學生的好奇心和競爭心理,使學生在不斷“鋪路”的過程中,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完成信息技術課程。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在生動的課堂活動中接受抽象的知識。
3.開發課程資源并創設問題情境
信息技術教學本身具有資源收集的優勢,因此,也可以通過擴展課程資源來創建問題情境。信息技術教學依托豐富的多媒體技術和設備,充分考慮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拓展教學課程資源,向學生展示他們感興趣的軍事、數字、體育等方面的實例。例如,在教學PPT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展示他們最喜歡的明星的照片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欲望。
4.引入其他學科知識構建問題情境
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計劃完成教學目標,更好的讓學生接觸更多的知識,并適當引入其他學科的內容,以便學生可以使用一半的努力獲得兩倍的結果。在創設問題情境中可以結合相應的軟件,例如excel數據處理。教師不僅可以通過使用一個簡單的軟件,讓學生掌握一些方法和技術手段,也可以與其他學科知識的聯系,可以通過學生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如何排序和計算,如何判斷學生的平均分數數據顯示等,計算就是對數據進行分析,學生能夠通過軟件掌握數學知識的平均概率計算方法,并通過計算機獲得準確詳細的結果,是非常有效的一種學習方式。目前,社交辦公軟件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可以通過當前的綜合學習掌握計算機的使用,從而更好的站在當今社會,順應社會發展的趨勢。
5.案例教學,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程時,最主要的心態還是停留在“娛樂”兩個字上,對計算思維處于三不狀態:不懂、不問、不管。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首要目的是抓住學生的眼球,進行興趣教學。教師應該認識到,對學生的教學,主要是根據計算機解決生活中實際的問題,以計算思維化為未來可能遇到的矛盾,而不是要求學生寫代碼做程序員。所以對學生的教學,應該在難度和學習內容上進行深入思考。在創設情境時教師重視,以貼近學生生活、學生興趣度高的情境作為切入點,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進入到情境中,并能夠根據情境中的問題進行自己的思考。VB設計word編輯器的教學中,學生對word會有一定的基礎性認識,教學時可輸入一段廣告語,讓學生對其進行字體、字號、樣式等的設計。設計完畢后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字體、字號是如何編輯滿足人們的需求?進入本次課堂的重點,以VB對word中的字體設計,這種小程序相對簡單,學生掌握后能夠很快具有成就感,這樣啟蒙性的問題也能夠鼓勵學生進行更多的思考,從而幫助學生打開程序的大門,對代碼、運行等進行基礎性的了解。寓教于樂,以教育為主的展開娛樂能夠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成就。
結束語
針對高中信息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情況,創設一種教學模式,采用積極的課堂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就要求教師在學生參與的過程中不斷鼓勵和幫助學生更好地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全面掌握信息技術知識。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郝曉君.淺析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策略[J].新課程(下),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