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故錯”藝術的應用有效彌補了傳統教學理念的不足,不僅通過經典案例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記憶,還通過常見性錯誤讓學生更深層次的找到了錯誤原因和防錯方法,提高了個體化學素養。本文簡要介紹了“故錯”策略的理論依據,并針對高中化學教學現狀提出了具體優化策略,通過引導學生適時發現錯誤,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以提高學生理論知識、實踐技能掌握程度,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關鍵詞:“故錯”策略;化學教學;優化路徑;應用探析
引言:“故錯”策略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心理特征,有針對性的將易錯點、理解偏頗或不全面的知識點呈現給學生,以積累正確經驗,加深對理論性知識、技能性知識、實用性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在化學教學中,學生通過對“錯誤”的積累,既可以鞏固已有知識,又可以啟發學生想象,促進新知識的記憶與吸收,使學生在疑問、思考、反復驗證的過程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達到課堂教學與學生素養雙重提升的目的。
一、使用“故錯”策略的理論依據
隨著新課程改革理念的逐步推入,高中化學課堂不僅要將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還要通過“故錯”教學,為其提供自我提升的機會,及時發現不足并整改,以獲得探索問題答案的教學模式。
(一)以新課程改革理念為依據
部分教師在實施教學時往往受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整個教學過程枯燥、被動,學生自主探索、自我提升的機會較少,造成了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尷尬局面,不僅增加了課堂教學難度,還降低了新知識的掌握效率,不利于學生健康發展與成長。因此,為滿足現代教學的基本需求,“故錯”教學模式應運而生,教師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知識儲備、教材內容,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起疑、質疑、釋疑,并突破最容易出現的錯誤,既實現多項思維能力的培養與形成,又通過糾錯加強對理論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獲得較好的課堂教育效果,提高自己的化學素養。此外,“故錯”教學理論以新課程理念為核心,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并通過教師可以布置的“錯誤”形式與內容,自主分析、對比、糾錯,既有利于個體智力開發,又培養了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與標準。
(二)以發現學習理論為基礎
傳統教學理念下,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的外部條件與相應的傳輸活動,輔助學生完成知識的記憶、遷移、檢索與反應過程,不僅機械單調,而且所有教學環節圍繞教師指導進行,導致了學生在課堂之外無法自主解決問題,降低了個體實際應用能力。而發現學習理論有效規避了傳統教學理念的不足與障礙,使學生在學習情景中通過自己的探索獲取解答問題的方法,同時也打破了單向傳輸的教學定式,教師設置不同的錯誤問題,通過共同活動引導學生發現錯誤、主動思考、查閱資料,既滲透了重要知識點,又幫助其構建了完整的化學思維,有利于知識與技能的轉變。比如,教師在實施“故錯”教學時,應當結合學生知識儲備和身心規律,有意識的展示“錯誤”的方法與步驟,以激發其好奇心,通過質疑、釋疑等過程,獲得理論知識與技能的提升,實現共同進步。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故錯”策略的應用
(一)“故錯”理論在化學概念教學中的應用
概念是高中化學知識的重要組成結構,不僅具有鮮明的邏輯性,而且用詞準確、精煉,一旦出現關鍵詞的變動或遺漏,就會改變整個概念的覆蓋范圍與意義。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在開展概念教學時要嚴格要求學生,避免出現關鍵性字詞的遺漏和混淆,以增加理解和運用上的困難。而“故錯”教學策略應用時,教師可以通過引起學生面對面質疑或討論,體會概念中的關鍵和要點,從而加深理解和掌握,獲得更加有價值的化學信息。比如“化學鍵”概念教學中,正常情況下就是可以利用實物投影、多媒體等多種教學等方式展示活潑的金屬鈉跟活潑的非金屬單質氯氣及反應生成離子化合物氯化鈉的過程,進而讓學生對離子鍵、物質結構有一個較為系統的認識,該教學過程平平淡淡、沒有亮點,學生容易產生混淆。此時,教師通過設置過錯情境提出具體問題,讓學生討論分析說明下列情況為何不正確:“離子化合物一定含有離子鍵”、“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一定含有共價鍵”、“只含有共價鍵的物質一定是共價化合物”等問題,一方面通過展示常見錯誤,增加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另一方面將學生經常出現的各種錯誤完全清晰的暴露出來,要比正面強調和單純糾錯效果好得多,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故錯”理論在作業講解方面的應用
作業講解是高中化學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承擔著對理論知識的鞏固與記憶,又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環節。而傳統的理論講解教學模式教學效果差強人意,因此教師應發揮“故錯教學法”的優勢,通過開展以“錯題分析”為主的課題研究,借鑒錯題資源,暴露學生錯誤思維,以幫助其理清思路,找到錯誤原因,消除畏難情緒,進而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效果。首先,教師可以整理、收集學生常見的錯誤,并分析其錯誤原因,包括概念性錯誤、規律性錯誤、審題性錯誤、習慣性錯誤。其次,在“故錯”講解的過程中,教師要同時關注優等生和學困生的理解情況,并針對常見的錯誤題型、逆向思維設疑解惑,以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
比如氧化還原反應教學時,教師可以收集整理學生常見的錯題資源: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電解質溶液導電發生氧化還原反應;B置換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C被氧化的物質是氧化劑;D元素由化合態轉為游離態時,一定被還原。部分學生在學習氧化還原反應時,容易出現錯誤理解,造成丟分、錯題等不良現象。此時,教師可以展開“故錯”教學,將氧化還原反應常見的易錯點展示給學生,利用錯題資源幫助其建立逆向思維,以提高知識的準確性。
(三)“故錯”理論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實驗教學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又可以通過動手操作培養自身創造性思維,以養成獨自思考的習慣,為下一階段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教師要通過演示、探究整理出化學反應原理、反應方程式、反應現象等相關知識點,還要引導學生在觀察、操作、實驗、交流中積累信息,形成基本的推理和判斷思維,以更深入的掌握化學概念、定律、原理等基礎知識。但是就目前情況而言,大部分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時采用原有的單一、被動的教學方式,習慣采用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和接受式學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實驗教學的價值與作用。而在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教學中采用“故錯”教學,教師通過邊實驗邊講解的方法,將學生習慣性的錯誤動作展示出來,既可以通過反向思維方式和精心安排設計的錯誤環節,讓學生清楚的意識錯誤在哪里,又可以通過對比、糾正強化其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獲得更加理想的教育效果。比如“應屬的化學性質”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燃紙成鐵”的實驗,實驗之前教師準備一張濾紙放在FeCl3溶液中,待濕潤后取出,用酒精燈烘干、燃燒,并另取一張普通試紙對比、觀察發現,沾有FeCl3溶液的濾紙燃燒后變黑、變紅、最終生成黑褐色物質,此時教師可以依據“故錯”教學理論進行提問:“黑褐色物質含有鐵單質嗎?”既加深學生的印象,又激發起下一步自主探究的興趣,從而獲得正確的操作方式,將取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為獲得有利證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黑褐色反應物放入稀鹽酸、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反應現象,溶液中最終生成了紅色固體沉淀,說明濾紙燃燒生成物中含有鐵單質。整個教學過程有兩處“故錯”展示,既通過小實驗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通過“故錯”教學增強了其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四)“故錯”理論在化學用語教學中的應用
除以上三點,“故錯”策略在化學用語的教學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成效。高中化學理論性知識事實性知識非常多,比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基本概念,元素符號、分子式、化學方程式、電子式等易混淆的知識點,都是學生在學習高中化學時容易發生錯誤的地方,不僅概括性強,而且關鍵性詞語較多,增加了學生的記憶負擔。教師應用“故錯”策略不僅要幫助學生會讀、會寫、會用,而且還可以了解其背后的化學意義,以逐步熟練掌握這些工具為自己的解題服務。針對學生經常性、習慣性的錯誤,教師可以有意識的在講解或者板書中安排出來,比如,高中階段常見的離子符號名稱及電荷數比較復雜,包括氫離子H+、碳酸根離子CO32-、硝酸根離子SiO32+等,學生還未儲存相應的知識經驗,此時教師可以開展“故錯教學”,既可以強調學生對正確名稱的記憶,又可以幫助其掌握基本知識和積累大量的正確經驗,從而加深對原理、定律、概念等知識的理解。在概念教學中,教師通過“故意”的錯誤引起全班同學的注意,從而指正、分析、糾錯,避免出現常見性、習慣性的錯誤,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結束語
當前學生在概念教學、化學用語、實驗操作、化學計算等關鍵知識點上容易出現混淆或錯誤,傳統的理論灌輸式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師應到創新教學模式,通過精心設計安排的“錯誤”方法與對策,引起全體學生的注意,并及時分析、總結、反饋找出錯誤原因;其次,教師還要對主動指出“故錯”的學生給予及時的表揚,以激發其學習積極性,營造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更好的發揮“故錯”理念的功能與優勢,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佳.“故錯”策略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9(13):35-35.
[2]沈佳艷.初中化學教學中有效利用錯題資源的策略研究[D],2016.
[3]李文福.例談化學”陷阱”問題的回避策略[J].中學生理科應試,2015(12):40-43.
[4]肖迎.淺析錯題管理策略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8(10):168-169.
[5]余琳.高中化學教學中”示錯情境”的運用策略[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8):P.171-171.
作者簡介:周靜(1978.9)女,漢,上海,本科學歷,中教高級,主要從事化學專業教學方法與試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