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豆梅
摘要:在信息化背景下,信息化技術應用于教學對于提高英語教學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教師的信息素養在這一應用中起舉足輕重的作用。本研究首先論述信息技術對高校英語教師素養的影響,同時以內蒙古地方高校為例,調查研究英語教師的信息素養現狀,并針對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解決策略。
關鍵詞:信息素養;高校英語教師;現狀;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52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3315(2021)6-172-002
1.引言
近年來,信息技術廣泛推動了教學改革。在《教育部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明確提出“廣泛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推動基于計算機的英語教學改革”這一內容。從這一規劃中可以看出信息化教學手段在我國英語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高校英語教學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因此,要實現教育信息化,首先要提升教師的信息教育水平。而縱觀國內外關于高校英語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的研究較少,關于內蒙古地區區域性的研究也甚少,因此,本研究以教育信息化對高校英語教師的影響分析為基礎,以內蒙古地方部分高校英語教師為調查對象,分析高校英語教師信息素養現狀,并針對所發現的問題提出可行性策略。
2.研究分析與結果
2.1研究方法綜述
本研究擬采用文獻綜述法從信息化技術對英語課堂的挑戰、對英語教師角色的挑戰以及對英語教師技能的挑戰這三個方面分析信息技術對高校英語教師素養的影響,并對內蒙古地方部分高校英語教師信息素養能力的現狀進行問卷調查并予以樣本分析,從而就如何提升高校英語教師的信息素養提出相應策略。
具體研究方法包括:(1)文獻綜述法:搜集信息技術應用于高校英語課堂教學方面的研究資料;搜集關于信息技術對高校英語教師能力要求方面的資料;搜集關于高校英語教師專業素養能力探討方面的資料及研究。(2)調查法:基于文獻研究,從意識和態度、知識和技能、應用和評價、發展和創新這四方面設計相應題目,編制“信息技術環境下高校英語教師素養現狀及提升研究調查問卷”,(3)樣本分析法:對問卷所設計得四個方面進行抽樣具體分析。(4)總結法:通過以上樣本分析獲得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內蒙古地區高校英語教師的信息素養現狀,最后擬采用總結法總結如何提升高校英語教師信息素養的可行性措施。
2.2樣本情況統計分析
本次研究共收集了154份有效電子問卷。被調查的教師均為內蒙古在職的高校英語教師,各校參加調查的教師性別、學歷、職稱和教齡等基本情況統計分別為:男性教師占10.39%,女性教師占89.61%。學歷本科占26.62%,碩士69.48%,博士3.25%。教師職稱包括教授(7.79%),副教授(43.51%)講師(43.51%)和助教(5.19%)。教師教齡從10年到30年以上不等。
2.3教師的信息教育技術能力現狀
教師的信息教育技術能力現狀分為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詳細介紹:
2.3.1關于高校英語教師對《規劃》和《指南》的知悉情況
在本次調查中,首先調查了教師對《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和《國家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指南》內容的了解情況。調查顯示,37.66%教師“了解很少,28.57%教師“不太了解”,有9.74%的教師表示“完全不知道”,22.08%的教師“總體了解”,僅1.95%的教師表示“非常了解”。
2.3.2關于教師的信息教育技術的意識與態度
調查顯示,關于“教育技術對提升高校教學質量、優化高校英語教學過程”的重要性,62.99%的教師認為“非常重要”,35.06%的教師認為“重要”,僅有1.95%的教師認為“不太重要”。可見,大部分教師對于教育技術最提高教學質量持肯定態度。同時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出,高校英語教師擁有較強的信息教育技術意識,然而在教學實踐中,方法和手段比較單一。主要通過PPT、圖片、音視頻等實現多媒體教學。關于不同工具或教學軟件的熟練程度,調查結果呈現明顯差異。具體來說,多數教師基本能夠運用文字處理軟件、視頻處理軟件,掌握基本的信息交流工具,但是關于圖片處理多數人表示“不一定”;關于自主設計多媒體教學課件能力,有高達85.71%的教師選擇可以自主設計,但在設計過程使用軟件情況調查中,有高達95.45%選擇PPT,至于視頻制作軟件,25.97%的教師表示使用,另外,僅有14.29%的教師使用網絡制作軟件。關于教師獨立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方面,70.08%的教師表示水平受限,僅有6.49%的教師表示不感興趣。
2.3.3教師的教育技術的應用與評價分析
調查顯示:關于教師所在單位教育技術培訓體系是否完善問題中,64.94%的教師認為不完善。另外,多數教師在軟件數量(43.51%)和硬件設備(46.75%)方面表示條件不足和落后。關于多媒體教學課件制作能力的現狀調查中,有高72.08%的教師認為水平有限,65.58%的教師認為精力有限。有50%的教師提出在教育技術培訓方面遇到的最大困難是教學科研任務重。沒有時間精力再去進行其他相關培訓。大多數教師(78.57%)認為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的重點應放在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法上。另外,56.49%的教師希望在教學中可以得到優秀教學視頻、以效仿學習。關于將“微課”、“慕課”等元素加入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有64.29%的教師期望可以運用微課來提高教學水平,58.44%的教師期望可以操作類課程制作微課。總之,缺乏優質的教學資源和足夠的技術支持制約了教師在教學中應用現代信息教育教學技術。
2.3.4關于教師的信息教育技術研究與創新分析
關于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思考和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42.86%的教師表示經常使用。52.6%的教師擁有在教學中應用教育技術的意識,33.12%的教師經常關注技術發展,并嘗試將新技術應用與教學,42.84%的教師希望可使用現代信息教育技術進行終身學習,提高個人的專業素養。關于利用信息技術開展科學研究方面,43.51%的教師表示缺乏相關檢索方法和技巧的指導。僅有5.84%的教師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檢索需要。這說明高校教師渴望運用信息教育技術手段和方法開展學術研究。
3.研究結論
通過以上調查研究,可顯示出高校英語教師總體接受并樂于使用現代化教學技術,但自身的信息素養能力卻無法滿足信息化背景下英語教學發展的要求。具體現狀如下:
3.1信息化教學條件及設計總體完善,而信息資源更新不足
教育信息化實施十多年來,其配套的基礎設施基本完善,但設備維修、更新未能跟上,多媒體教室設備常出現故障,影響教師多媒體教學計劃。信息化教育普及已有十來年,各教學單位配套的教學設計總體完善,但在實踐中缺乏相應的維修和更新。例如多媒體教室設備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故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師的多媒體教學順利實施。另外,教學場所總體具備網絡化,但因各種原因,無法保障網絡暢通。再者,信息資源更新不及時,無法使得信息化教育順利實施。高校英語網絡學習平臺資源較少,尤其是新編教材網絡學習資源平臺的建設更新不及時,很難滿足學生自主學習,降低學生通過網絡平臺學習的積極性。
3.2教師的信息意識較低
信息化教育技術推動了教師教學理念的巨大轉變。在調查研究中,通過數據顯示:大多數教師的教育理念和語言教學理念比較先進,他們渴望掌握現代教育教學技術,認識到自身的需求和先進的教育理念融合中遇到的瓶頸。一部分教師對自身角色的認識不明確,對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非常支持。另外,調查結果表明在信息化背景下,多數教師對信息技術和英語語言課堂教學模式的本質及如何實施非常困惑。總體來說,高校英語教師具有先進的外語教學理念,但在實踐中卻因各種原因無法實施,傳統的外語教學模式仍被普遍使用。
3.3信息能力不足
信息能力主要指利用信息技術及手段理解和獲取信息、加工和處理信息、整合及使用信息的能力,也包括創造和傳遞信息、利用信息交流和研究的能力,信息能力是提高信息素養的核心[1]。在高校英語教學中,信息理論素養不足和信息能力缺乏是教師信息能力較低的兩大表現[1]。高校英語教師的學科素養不僅包括語言教學基本素養,而且應包括信息化教育技術基本理論。在調查研究中,筆者發現內蒙古地區高校英語教師學歷總體較高,語言教育教學基本理論扎實,并能夠在教學實踐中靈活應用各種基本理論,然而對現代教育技術基本理論知之甚少,缺乏如何將現代教育技術基本理論更好地融合與英語教育教學實踐,這樣制約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與提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的缺乏還體現在網絡平臺課程資源及資源庫建設。因此,高校英語教師的信息化教育基本理論和信息技術教學實踐融合能力有待與提高。
4.解決策略
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突破口在于提高教師的信息教學技術能力。鑒于目前內蒙古地方高校英語教學出現的各種現象,高校英語教師的未來專業發展方向和模式應進行重新思考。通過此次調查與分析,筆者認為有必要進行以下改進:
4.1深入完善信息化教育教學基本設施,及時更新信息化教學資源
為了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進行方便而又高效的信息化教學實踐勢在必行。高校及相關教育管理部門應深入完善信息化教學的基本設施,及時更新并維護多媒體設備,從而實現教學場所網絡暢通,教學各硬件設施完善無故障,保障教學順利進行。另外,高校應重視加強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建設,及時更新資源庫,優化平臺,提升精品課程信息化建設品質,優化數字圖書館等,為師生的共同提高提供良好的平臺。
4.2轉變教育理念,提高信息素養
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師既擔負著語言教學的職責,同時也是語言學習信息資源的的建設者[2]。因此,高校英語教師應堅持學習,及時掌握先進的教育理念,掌握扎實的信息化教育技術理論,積極參加信息教育技術培訓,提高對信息教育技術和語言教學融合的認知度,并能夠將豐富的網絡資源及信息教學技術用于語言教學實踐中。例如參加微課大賽、精品課程建設等方式各異的信息化教學大賽。作為教師,應不斷進取,轉變教育理念,優化自身的知識素養結構。高校英語教師應不斷探索如何更好地將語言教學和信息教育技術融合,提升教育理念與信息教學實踐更好地協調發展。教育理念是教師課堂教學實踐的先導。通過此次調查顯示高校英語教師對創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認識不足。因此高校英語教師應及時更新觀念,嚴格要求自身,不斷提高專業素養。
4.3加強信息素養理論與英語教學實踐融合的能力
信息化背景下的外語教學改革需要解決的一個根本問題是將先進的信息教育理論及技術和英語語言教學實踐充分融合[3]。因此作為高校英語教師應首先處理好信息技術和教師的關系,另外要掌握先進的信息技術和語言教學實踐融合的能力。教師應協調好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的關系。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扮演者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為了更好地將信息教育技術和教學實踐進行融合,多元混合教學模式被引入到教學融合過程中。多遠混合教學模式側重在合適的時機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4]。高校英語教師可以在教學實踐中開展混合教學模式,將信息技術普及在課堂教學,并使其常態化,提高語言教學效果。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應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習得先進信息技術,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習水平。師生互動學習并應用現代信息化教育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創新人才的發展。
5.結語
該項研究屬于實踐研究,與同類研究相比,該研究立足于內蒙古地區,針對性較強,符合內蒙古地區的教育現狀。另外本研究從高校英語教師群體出發,探析信息化教育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師信息素養現狀,對高校信息化教育發展和建設具有重要作用。通過研究,力促能推動外語教育教學改革,讓內蒙古地區高校外語教學發展在全國信息化教育改革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鑒于內蒙古地區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本次調查僅限于部分高校,覆蓋面有限,希冀進一步擴大調查范圍,使得研究更為客觀有效。
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重點項目,項目編號:NJSZ21016課題名稱:“互聯網”環境下以閱讀為先導提高民族地區英語專業學生核心素養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張麗娟.提高編輯素養應對時代挑戰[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5,(01)
[2]郝玉娟.教育信息化視域下的高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探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05):30
[3]胡加圣,靳琰.教育技術與外語課程融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4)
[4]何克抗.從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上)[J]電化教育研究,2004(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