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彩鳳
【摘要】隨著年代的發展,時局也不斷地在變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地在蔓延,使得學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影響,學生上課的質量也受到了考驗。許多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尋找一些途徑,幫助學生走出這場困境,于是,繪本閱讀就出現在教育工作者的考慮當中。繪本閱讀對兒童的心理健康有很好的引導作用,對學生的教育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小學生的經歷不多,思想不是很成熟,而繪本中的主人公大部分都是兒童,里面有許許多多的小故事,幫助學生了解遇見一些困境時如何正確地解決的問題。在本文中,筆者淺談了小學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繪本閱讀。
【關鍵詞】繪本閱讀;小學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徑
小學生在學習初期,主要是為將來的學習與成長打下一定的基礎,養成學習的好習慣,重要的是健康快樂地成長起來。所以,小學班主任作為教導學生的主要負責人,需要學會如何更好地、高效地培養出一批健康發展的可用之才。小學班主任可以借用繪本的力量,借用書中的故事向學生傳輸一些正確的價值觀,告訴學生一些人生的道理,積極地向學生講述書中的正能量事物,給學生的“三觀”打下基礎。在小學教育當中,小學班主任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需要學會一些小技巧,更好地給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方面的教育,使小學生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一、小學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了解繪本閱讀
繪本的由來許久,里面的許多內容都是為兒童所創作的,其中的作品來源于生活,并且關注著兒童的本質由來。因此,用其來教育學生也是一件不錯的選擇。對于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還有著許多的玩性,沒有辦法一直集中于所學內容,還需要一些有趣味的事物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繪本就很好地吻合了這樣一點,借用繪本去做好對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自我意識增長,并且學生的人際關系也會逐漸變好。在小學心理健康的教育途徑中,小學班主任要熟知繪本的性質,并且清楚地知道,如何讓它發揮出更大的作用,為教育學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一條可行之路,也為與學生溝通提供一個更好的話題,更方便交流。
比如,小學班主任準備教學《狼圖騰》的時候,需要先熟知其中的故事,很好地引出狼這個動物的習性特點,之后再進行一個反轉,告訴學生其中的哲理,引發學生的思考。在剛開始教學之前,小學班主任可以詢問學生喜歡什么動物,為什么喜歡,再引出狼這個話題。許多小學生都聽過小紅帽的故事,認為狼是比較兇狠并且是壞的,小學班主任在得知學生的固有認知之后,可以告訴學生看一看繪本中的故事,轉變對狼的固有態度,更加全面地了解狼。在進行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小學班主任要學會借用繪本中對狼的描繪,狼是一個很有組織性的動物,并且很聰明,能夠抓住時機抓到獵物,告訴學生:動物也好,人也好,都是具有多面性的,我們需要學習他人的長處,并且不要太固執,學會觀察身邊的人與事。
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心理健康的時候,可以借用繪本書中的故事,對學生進行心理方面的教育,并且清楚地了解繪本,熟知繪本中的故事本質,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學會自我領悟書中的道理,學會一些心理知識。
二、小學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精選繪本閱讀
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應當對教育內容有一定的把握,并且根據教學內容去制訂教學計劃。但是,直接給學生“灌輸”心理教育的知識,小學生會感覺到枯燥無味,教育效果也不是特別好。在生活中,人際關系以及學習等方面,小學班主任可以選擇其一,并且選擇與之對應的繪本,可以上網查一些相關資料,使之更加精準地貼合教學內容。小學班主任也要做好自身的修養,平常多閱讀適合小學生的繪本,并且記下一些道理深刻,貼合小學生心理的繪本,為未來的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有時候,班上難免會發生一些事情,或者社會上發生一些事情,小學班主任可以選擇一些相關話題的繪本,將這些道理教給學生。
比如說,疫情期間,中國人展現出來的愛國情懷可以用來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小學班主任可以準備教學《愛國》這個繪本的故事,雖然說繪本上描述的是戰爭,不是疫情,但是性質一樣,都是為了國家而奮斗,一直勇敢地守衛國家,不畏懼艱難險阻。小學班主任需要做好過渡工作,通過繪本中的故事,向小學生講述抗疫中的感動故事,并且可以請學生分享自己對于疫情的感受,在這一場空城的“戰爭”之中學到了什么。小學班主任可以向學生分享一些抗擊疫情的視頻,讓小學生明白疫情的嚴重,醫護人員以及志愿者還有科研工作者的辛苦,學會對國家有一顆感恩之心,在小學生心中埋下一顆在危難之際,為國家挺身而出的種子,也教會學生了解我們的國家,了解世事。
總結上述案例,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之時,需要對內容有一定的把握,通過各種資料查詢,找到合適題材的繪本,更好地將心理健康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小學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自主閱讀繪本
許多小學生對繪本都十分的喜愛,喜歡閱讀書中的小故事,自然也會主動地去閱讀,這一點小學班主任要了解。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題中,小學班主任可以關注學生的一些情況,并且請學生分享出自己喜愛的繪本,分享自己的感受,為什么喜歡,然后請其他學生也分享自己對于這個故事的看法,大家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想法會使得大家的思維進行碰撞,相互學習。這樣做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且教會學生傾聽,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比如,小學班主任為學生挑選出來一些繪本,放在班上供學生閱讀。有一個學生在讀了《秋秋找媽媽》的故事后,很有感觸,于是,在受到小學班主任的分享邀請時,她分享出自己的感受,想到了自己的媽媽。當學生談到感恩時,小學班主任也可以在這個時候教導學生,什么是感恩,并且對一切幫助過自己的人和事表示感謝,教導學生學會知恩圖報。與此同時,在眾多學生分享自己與媽媽的故事時,有一些學生可能對媽媽存在誤解,小學班主任也可以在事后與家長溝通,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教育,尊重學生的想法,同時也化解兩人之間的誤會。
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可以請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并且分享出自己的收獲。全班學生都可以發表言論,通過這些,小學班主任也可以給出一些建議。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來說,繪本閱讀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小學班主任要懂得什么是繪本,并且為學生精心挑選繪本,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習慣,使學生一起學習書中的故事,一起健康快樂地成長。
責任編輯? 羅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