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玲
【摘 要】 小學數學是一門嚴謹性和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其中包含著豐富的核心素養,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起著積極促進的作用。因此,為了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和質量,老師在教學中應當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以此加深學生對數學價值的認知,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核心素養? 實踐教學? 有效策略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只要我們平時多加留意和觀察就可以發現,許多數學知識和原理都是從實際生活經驗中總結和提煉出來的?;诤诵乃仞B培養教學目標,在日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致力于為學生構造一個真實的教學情境,拉近學生與數學學科的距離,以此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一、培養數學意識,關注學習過程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老師常常將自己置身于整個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將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思維一味地灌輸給學生,以至于忽視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這種充滿局限性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自身思維的發散,更不利于對學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數學作為一門嚴謹性和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對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對其智力的開發具有非凡的意義,然而,由于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干涉過多,反而會影響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認知。小學階段的學生其各項思維均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尤其是高年段的學生已由具體運算階段晉升為命題運算階段,也就意味著其具象思維開始朝向抽象思維進展。想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應當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要求其學習自主思考,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為此,老師應當不斷創新教學手段,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搭建起學生與數學的認知橋梁,使其深刻地認識到數學學科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意義。比如,在學習《公頃和平方千米》這一課程時,為了拉近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距離,加深學生對數學意義的認知,老師可以充分挖掘生活案例,比如,我國領土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千米;北京市總面積約為16810平方千米;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占地面積約為2800平方千米等,通過這些生活素材加深學生對平方千米概念的認知。接著通過相關問題導入,比如“我們生活的城市應該用什么面積單位合適呢?”“1平方千米有多大?它和公頃之間的進率是多少”等問題。在此過程中,老師要積極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在學生思維不暢時及時引導,在學生思維停滯時及時幫其拓展思路,以此培養學生的推算能力和想象能力,從而豐富學生對公頃和平方千米的認識,進而提高其應用意識。
二、結合實際案例,著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創新能力是數學核心素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今社會對人才需求的首要前提,想要獲得更好的數學教學效果,在日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需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的交流和互動提供更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老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討論,通過相關問題的設置不斷地拓展學生的思維領域,以此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同時還需鼓勵學生敢于提出質疑,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和創新思維,從而促進其綜合素養的提升。讓數學融入學生生活其主要目的是加深學生對數學學科價值的認知,從而培養其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使其做到學以致用。然而,由于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性,為了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老師需要深入學生群體當中,全面了解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性格、愛好以及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水平,然后根據學生在課堂中的實際表現,及時調整及優化當前的教學策略,以便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比如,在學習“負數”相關知識時,為了讓學生認識到“負數概念”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意義,老師可以先通過實際案例加深學生對“負數”概念的認識:一棟樓里低于地面的建筑需要用負一層表示;溫度低于零度時需要用負數表示;水結冰時的溫度需要用負數表示等。學生受到老師的啟發后,通過自主思考找出生活中與負數知識相關的各種實例,從而實現對學生思維的拓展,進而培養其創新思維和想象思維。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讓數學融入學生生活其主要目的是加深學生對數學學科價值的認知,從而培養其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使其做到學以致用。然而,由于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性,為了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老師需要深入學生群體當中,全面了解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然后根據學生在課堂中的實際表現,及時調整及優化當前的教學策略,以便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劉輝.讓數學融入學生生活——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J].科普童話,2019(38):5-5.
[2] 張正芳.讓數學融入學生生活——淺談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數學教學[J].教育觀察(下旬),2019,8(5):127-127.
[3] 謝玉娟.探究小學數學教學如何融入生活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讀與寫(上,下旬),2020,17(4):296-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