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
【摘 要】 數學問題,是小學數學這門課程的心臟,在整個數學課堂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筆者在本文通過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主要從“結合教學情景提問,激發學生探究興趣”“提出探究性數學問題,提升學生探究能力”以及“進行層次性數學提問,促進學生整體發展”這三個策略,闡述了小學數學教師如何開展更加有效的課堂提問。
【關鍵詞】 小學數學? 課堂提問? 策略
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理念更加關注的是學生本身的主體性以及主動構建數學知識的過程,這是對傳統數學課堂教學理念的徹底改革和挑戰。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就不只是教師一個人的活動,而是變成了師生之間相互交流和參與的共同活動。課堂提問,正是教師與學生這兩者之間進行良好溝通的重要課堂活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將數學問題作為整個課堂教學的主線,并且將學生數學興趣的激發作為核心,引導學生展開更加積極的數學探究過程,最終促進學生數學探究能力的提升。
一、結合教學情景提問,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課堂提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學生起到激發興趣的教學作用。但是,一成不變的機械性提問,反而還會對學生的數學探究興趣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并不會對學生主動參與數學課堂提問活動中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教學情景提問,以此來快速激發出學生的數學探究興趣。教師可以結合生活情景,提出與學生現實生活相關的數學問題;也可以結合多媒體情景,提出與數學知識相關的數學問題;或者是在操作情景中提出問題,促進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而掌握到其中的數學知識。
比如,在學習“小數加法和減法”這一節的時候,首先,教師可以設計情景,談話導入:“周末,張老師去文具店買文具。發現有這樣一些文具種類,從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學生說一說從中了解到什么。這時候,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減法計算的問題嗎?”有的學生可能就會提出:“一個講義夾和一個筆記本一共多少元?”有的學生可能則會提問:“一個講義夾比一個筆記本貴多少元?”還有的學生會提問:“一個講義夾和一支水彩筆一共多少元?”然后,教師可以選擇一個比較簡單的數學問題入手,引導學生列出式子,并且提問學生:“你會用豎式計算嗎?在草稿本上試一試,再與學習伙伴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學生在草稿本上計算,列出豎式并討論。教師巡視,找學生錯的、補0的、不補0的幾種情況都放在展臺上。由此逐步引導學生體會到加法算理。
二、提出探究性數學問題,提升學生探究能力
數學問題,是學生展開數學探究過程的一個重要內在動力。可以說,數學問題本身的價值,將會直接關系到學生數學探究的最終成敗。如果教師所設計的數學問題只是對數學公式等基本數學理論知識本身進行簡單的提問,或者是一些判斷是非的數學問題,那么只能變成幫助學生回顧數學知識的一種工具,并不能引導學生展開更加深入的數學思考,而學生也就始終只是數學知識的記憶者。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提出探究性數學問題,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數學探究能力和意識。
比如,在學習“小數乘整數”這一節的時候,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具有探索性的數學問題:“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老師想從一個有趣的小調查開始,請問同學們喜歡吃水果嗎?水果的價格在一年四季都一樣嗎?其實,西瓜的價格在夏天和冬天是不相同的。如果在夏天買3千克西瓜,一共要多少元?你能列出算式嗎?”由此引導學生說出:“0.8×3。”其次,教師可以繼續引導:“這道乘法算式和我們以前學過的乘法題有什么不同?不難發現,乘數里面有小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數乘整數。”由此引出學習主題。接下來,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究上面列出的乘法算式,讓學生猜想應該如何計算,以此來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進行層次性數學提問,促進學生整體發展
學生與學生之間是一定會存在差異性的,而當前的素質教育理念更加重視學生之間的這種差異,并且提出了更合適的課堂教學了理念,提倡的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更加個性化的數學發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進行層次性數學提問,以此來促進學生的整體數學水平得到發展。教師要注意不能設定同一個數學標準、同一個數學問題,否則將會限制掉某些學生的數學思維,而是應該根據不同的數學學習需求,設計出不同的數學問題。
比如,在學習“用字母表示數”這一節的時候,首先,教師可以設計層次性的數學問題:“同學們,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有聽過英文字母歌嗎?那你覺得英文字母和數學有什么關系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撲克牌,你們知道在撲克牌中,J、Q、K分別代表什么?”由此引導學生說出這幾者的關系。其次,教師可以繼續:“由此,從撲克牌中可以看出字母可以表示確定的數字。”最后,教師可以總結:“同學們,其實字母除了常見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在數學學科領域中,它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們也經常要用到字母來表示數,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通過學生自己熟悉的生活經歷,使他們感受到字母在我們的生活中是比較常用的,并且它還可以來表示一個確定的數,也可以表示不確定的事物。同時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將學生立即引入到課堂中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此為基礎揭示出本課的課題。
綜上所述,課堂提問是激發數學數學興趣和學習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培養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對該環節進行精心的設計,切實提升這個環節的有效性,讓學生的數學思維可以通過該環節而得到有效激活。
參考文獻
[1] 俞淑梅.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環節的實踐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0(23):115.
[2] 張娜.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研究[J].科技視界,2020(23):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