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艷麗
【摘 要】 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其中思維能力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必須具備的能力,需要教師重點培養。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通過學習語文知識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還能增加他們的生活閱歷,使其以后可以順利展開學習。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當前教師亟需解決的問題,為此本文對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理念下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進行了簡單分析,希望可以推動學生更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核心素養? 思維能力
核心素養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中占據著重要位置,它是依附于具體課程體系而存在的,所以需要教師充分挖掘語文課程中的相關內容,為學科素養甚至是思維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不同學科對核心素養的要求有所不同,其中對于小學語文科目來說,應該利用其有效價值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這也是本文討論的重點內容,希望可以給予教師一定幫助,讓學生可以在理解了語文知識以后掌握事物特點以及發展規律。
一、構建相關情境,讓學生主動解決問題
小學階段的學生還處與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性格也比較活動好動,所以要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融入到具體的情境中,通過親身體驗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真正懂得怎樣運用語文知識,其思維能力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當前階段小學生對教師和家長的依賴性還比較強,要讓他們從被動思考轉為主動思考,可以為其設置有趣的情境,使其融入到所學知識中,從而產生了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同時還增強了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通過教學情境的設置,使得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學生的積極性也更加高漲,在不斷的討論和發言中,使他們獲得了學習的快樂。比如,在學習《司馬光》這篇短文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具體講述這篇文章中所描述的故事,然后通過角色扮演讓他們處在具體的情境中,這樣可以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并依靠其自身的努力去解決問題。每個人在面對同一件事時,所想到的方法都是不同的,對于學生給出的解決方案教師要給予鼓勵的態度,然后再引導他們尋找出最佳解決辦法。這一過程就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可以讓他們在玩耍的過程中學習到必要的語文知識,也進一步推動了他們綜合能力的發展。
二、通過設置問題,引發學生主動思考
要想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要把他們放在主動學習的位置上,以此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傳統教學中有些教師會以自己為主導,從而讓自己站在了主導地位,這樣容易導致學生在教育中變得越來越被動,思維方式也受到了一定局限,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甚至還會阻礙其學習水平的提升。為了改變學生傳統教學中的被動地位,可以采取有效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這樣可以使其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自主思考的良好習慣,其思想也能得到無限放飛,進而為思維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礎。比如,關于《海底世界》這篇課文的講解,受到年齡和生活閱歷的限制,不是每個學生都到過海洋公園,對海底世界的了解也不甚清楚。所以在學生開始閱讀之前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海洋動物的圖片,然后向其提問“誰能說出這些海底朋友的名字”,最后可以讓學生以自己的語言形容這些海洋生物。這樣不僅增加了教學趣味性,還能讓其主動思考問題,對于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都是極其有利的。小學時期教師需要對學生加以引導,并合理篩選問題,以此來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能得到不斷提升。
三、重視思維鍛煉,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要想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通過語言的運用提高其思維的活躍性,使其敢于對語文知識進行創造和探究,這樣才能給予學生不一樣的學習感受。為此,可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強化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使其通過對文章的續寫來掌握豐富的寫作技巧,以及提高其思維聯想能力。在續寫過程中還能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展其創造和創新意識,為以后的學習和寫作奠定了基礎,同時還培養了他們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關于《巨人的花園》這篇童話故事,小學生比較喜歡閱讀這種童話體裁的文章,可以在閱讀過程中使其感受到快樂和夢幻。教師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這篇文章進行續寫,這也是培養他們思維能力的良好方式,同時對于其寫作水平的提升也起到了一定推動作用。
結束語
總之,當前教育理念下,核心素養是教師比較關注的教學內容,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通過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可以使其擁有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為他們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其中語文思維能力的提升,可以讓學生在遇到實際問題時,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 吳佳妮.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理念下的閱讀教學改革初探[J].考試周刊,2020(29):37-38.
[2] 王思兒.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理念下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新智慧,2020(0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