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摘 要】中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漫漫歷史長河中,流傳至今,為后輩子孫留下了千千萬萬燦爛無比的文化精髓,傳統歷史文化帶給的熏陶也是無可估量。同時,在高中期間培養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對以后的人生觀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高中教師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歷史知識,要培養學生對歷史的興趣,還要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進行自我思考,營造積極課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將對新課標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新探展開敘述。
【關鍵詞】高中歷史;新課標;有效性;培養策略
我國是延續五千多年的歷史大國,同樣也是一個文化上的大國,學生需要了解我國的歷史文化,增強文化認同感,提高文化自信。學習歷史文化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還能幫助學生學習知識,拓展視野,提高自身素質。因此,對于高中生來說,歷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而要想學好高中歷史,不僅需要學生培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和歷史的興趣,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創新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從而實現新課標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歷史,提升高中歷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一、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現狀
高中歷史在整個高中的學習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是知識性與時代性的綜合,多功能性和基礎性的統一。教師一般是在課堂中進行教材的講解,從而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之后通過讓學生背誦知識點,讓學生對考試中經常出現的知識點進行進一步的掌握。這種應試般的教學方式雖然在教學成果方便效果突出,然而,這并不能幫助學生真正地提高歷史辯證思考能力與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僅僅是死板的掌握基本事件,同時反復地背誦會使學生產生對歷史學習的厭倦感,需要進一步改善。
(一)以教師為主體的方式
在以往教學中,一般是教師占據主體地位,教師決定課堂,教師講解,學生聽講;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教師布置任務,學生完成任務。學生沒有對于課堂學習的自主性,完全依賴于老師,所以這就導致學生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缺乏對于歷史事件的辯證能力,同時學生緊緊跟隨老師也無法對歷史知識進行研究,發表自己的見解,無法對歷史學習產生興趣,導致消極型課堂。因此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與新課標下,高中歷史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都差距很大,教學方式存在很大問題,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改進,創建有效的高中歷史課堂。
(二)知識點枯燥乏味
在高中對于歷史教材的教學中,教育工作者們過于側重于對重大歷史事件的具體時間、具體過程、結果以及事件的定義方面,這樣就導致學生將自己的學習重點放在了背誦與死板的記憶中,忽略對歷史事件本身的思考能力、判斷能力和研究能力,而這種枯燥乏味、嚴肅分明的教學方式也讓學生失去對歷史學習的主動性和趣味性。對于高中生來說,高中繁重的課程使得學生壓力增大,對于這種枯燥乏味的知識點無法提起興趣,這就導致課堂教學的效果不顯著,學生學習自主性以及效率不高,歷史學的發展遭到停滯不前的后果。
二、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的意義
(一)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
對于高中生來說,高中階段是壓力大、情緒敏感的時期,因此學生在對繁重的學習壓迫的時候就會產生壓力以及厭學的想法,在高中歷史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創新課堂教學,從而幫助學生更有效率的學習歷史,創建有趣并有效的歷史課堂。而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需要創建一個有效率的歷史課堂,這就需要教師做到教學內容的創新、教學方式的創新、教學模式的創新以及教學評價的創新,這種有效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對高中歷史的學習產生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在高中歷史學習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鍛煉自己的歷史思辨能力。
(二)加強教學的課堂效率
在高中階段,每一個學科都有自己的學科特點,對于高中歷史也同樣如此,有效教學可以更好地把握歷史學科特點,從而加強歷史教學的課堂效率,幫助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努力與效果成正比。在歷史學科的有效教學中,教師可以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更好地把握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從而為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帶來更有效率的歷史課堂教學。教師可以通過把握歷史的學科特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學生更好理解的方式進行,從而加強歷史課堂的教學效果,由此,高中歷史的有效教學對學生和教師都有很好的幫助作用。
三、新課標下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培養策略
(一)改變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材教學是非常重要的,而在高中歷史教材中,充滿趣味性、故事性、含義深刻的歷史事件有很多,那么教師們可以改變教學方式,對于情節式的歷史事件,教師們可以采取看電影,組織相聲表演,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多樣化教育,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記住歷史事件,落實知識點的學習,還可以幫助學生在枯燥乏味的學習中找到樂趣。同時教師采取開放式課堂的方式,在課堂中滲透一些歷史觀,為學生講授一些非常有意義的歷史事件中的細節或者小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事件,感悟民族精神,促進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比如,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像辛亥革命、鴉片戰爭、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等具體事件,教師們可以在網上查閱有關于這一主題的系列電影,提前發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前了解基本的知識信息,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堂教學中的歷史知識。在課堂中,教師還可以再播放幾個經典的小片段,讓學生在特定的情節上,在真實的體驗中,真正的去了解當時的國家情況,從而對歷史事件有一個更為直觀的了解,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提高對歷史學習的積極性,促進高中歷史課堂的有效性。
(二)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加強課堂教學互動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歷史課堂的質量,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因此教師可以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創新教學方式,進行翻轉式課堂,讓學生來講解,幫助學生對教材知識內容有自己的思考,在課堂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屬于自己的歷史價值觀,促進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加強課堂過程中的師生互動。這樣不僅可以改變傳統高中歷史課堂的枯燥,還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學習的興趣,培養對歷史的興趣,從而符合新課標的歷史教學要求,更好地促進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更進一步的挖掘歷史內涵,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