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燕仕偉(1967-),男,漢族,陜西西安人,主要研究方向:財務管理、預算管理、資金管理等。
摘要:企業為了加快發展,增強市場控制力,降低經營風險,提高競爭力以及應對外部環境變化,一般會實施并購(Mergers and Acquistitions,簡稱M&A)。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以獲取目標企業的控制權和經營管理權為目的的企業并購在我國方興未艾。由于企業并購過程非常復雜,往往存在著大量的財務風險且貫穿并購活動全過程,若應對不當不但可能會對企業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而且有可能造成并購活動的失敗從而給企業帶來沉重的負擔。本文主要分析了企業并購過程中的定價、融資、支付和整合四方面的財務風險,并針對這四種類型的財務風險提出防范對策。希望能對業者有所幫助,從而有效降低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
關鍵詞:企業并購;財務風險;防范對策
企業并購是指企業在平等自愿、等價有償的基礎上通過收購被并購方資產、承接其債務或購買其原股東股權或新增發股份等方式,取得被并購企業的產權,直接或間接控制被并購企業的行為。
企業并購作為當今企業發展的一種重要形式,越來越受到企業界的高度重視和熱情擁抱。并購活動不但能夠幫助企業迅速實現做大做強,提升市場控制力、實現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外,而且也可以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作為一種應對外部市場變化的有效手段,并購還可以幫助企業建立高效、穩定的供應鏈,降低經營風險和提高綜合競爭力[1]。另外并購也可以幫助企業迅速突破一些行業壁壘和門檻限制,快速進入新的市場,節省研發成本和時間成本。
1.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
1.1定價風險
企業并購活動中的第一大財務風險是定價風險。所謂定價風險是指在評估被并購企業的價值過程中產生的財務風險。
企業在進行并購前,一般都需要對被并購企業的整體價值進行評估,以此為基礎制定收購價格。在大多數情況下,企業并購過程中對被并購企業估值主要依據被并購企業的財務報表、現金流量和歷史數據等資料。由于存在信息的不對稱和利益的相悖,不利于被并購方的一些信息可能會被有意或無意地遮蔽起來,這就往往會導致對被并購企業價值做出錯誤的估計[2]。若并購企業對被并購企業的財務狀況了解的不夠透徹,則在此基礎上對被并購企業做出的估值往往不夠準確。若收購價格低于被并購企業的公允價值,則肯定會被并購企業拒絕,并購活動難以進行;若收購價格高于被并購企業的公允價值,則并購企業要多支付超過被并購方資產真實價值的收購溢價。這不但會在資金上對并購企業造成很大壓力,而且會攤薄并購企業以后的盈利能力,造成股價(或每股收益)下降。
1.2融資風險
并購活動中的另一大財務風險是融資風險,所謂并購活動的融資風險是指并購企業不能在規定時間內籌措到并購活動所需要的足夠資金支付并購對價,從而影響并購活動的順利進行,甚或造成并購活動失敗而需要承擔違約責任的風險。
由于并購活動需要動用的資金體量很大,光靠并購企業自有資金往往難以完成并購,這就需要并購企業通過快速融資來支持其并購行為。通常情況下金融機構將企業并購過程中的融資業務分類為高風險業務。如果并購企業沒有穩妥可靠的融資渠道倉促融資,往往會造成融資成本上升,企業不得不支付高額利息,從而增加了當期財務費用。同時銀行對于并購融資貸款一般都會設定嚴格的抵押或擔保條件,若并購企業不能及時還款,則并購貸款往往就成為并購企業的負擔。若并購企業選擇通過發行股票或債券的形式融資,則可能會受到股市和債券市場短期波動或突發事件的影響,造成發行失敗,導致并購企業無法按計劃籌措到到足夠資金從而影響并購活動。
除了這些因素外,并購融資后一般會造成并購企業負債增加,也會降低自身的償債能力。一旦財務出現危機,就難以再進行新的融資,企業往往面臨“無錢可借”的困局。
1.3支付風險
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還表現為支付風險。企業并購的支付風險是指企業選擇的并購價款支付方式不合理而讓并購企業產生巨大的財務壓力,削弱企業的支付能力,影響企業資金周轉和償債能力的風險。
企業并購對價的的支付方式主要有現金支付、股票(股份)支付、混合型支付(現金及非現金支付結合)及其他支付(如債轉股、承擔被并購企業的債務、劃撥等)等方式[3]。如果企業并購采用單一的現金支付方式,除非并購規模不大或企業資金實力非常雄厚,否則會讓并購企業產生巨大的財務壓力,削弱企業的支付能力,影響企業資金周轉和償債能力;而如果采用股票(股份)支付方式,則可以有效避免承擔巨大的償債壓力,也能避免短期內現金流出量過大而產生的周轉壓力。但是股票(股份)支付也存在一些缺點,主要是會稀釋并購企業控股股東的股權,使其可能失去對企業控制權。同時股票(股份)融資過程復雜冗長、費用高昂;如果采用承擔債務的方式支付對價,雖然并購企業在并購初期不需要支付大量現金,也不存在股權被稀釋的問題,但這種情況下被并購企業一般都存在較嚴重的經營危機和財務風險,不是債務纏身資不抵債,就是經營上虧損失血嚴重,且在并購后往往還面臨著員工安置和人事安排等一系列棘手問題。并購這一類企業后往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才能幫助其擺脫困境重新走上正軌,這其中的隱性風險可能更大,陷阱也可能更深。
1.4整合風險
企業并購中的風險還包括并購后的財務整合風險。企業并購中的財務整合風險是指并購交易完成交割后,被并購企業與并購企業由于在發展戰略、管理方式、財務制度、人力資源及企業文化等方面存在差異,兩者不能很快融合會因此產生財務管理失控的風險。
并購企業如果沒有在并購前對被并購企業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并針對并購中的整合問題制定科學的整合方案,或者是在制定整合方案時沒有根據被并購企業的實際情況擬定恰當的方針、策略,則并購后并購企業對被并購企業的管理將難以順利進行下去,無法達到預期的目的。這樣的并購不但不能給企業增加助力,反而會拉企業的后腿,從而給并購企業帶來經營管理和財務管理上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