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劉晶淼(1989—),女,漢族,黑龍江雙鴨山人,中級會計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事業單位會計、事業單位財務管理。
摘要? 隨著我國互聯網行業的迅速發展,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融合成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電子發票是“互聯網+財稅”背景下的新興產物,與傳統紙質發票相比具有諸多優勢。文章從電子發票在高校推廣使用的意義和優勢出發,分析其推廣使用面臨的問題,提出電子發票在高校如何推廣使用的對策,以期加強人們對電子發票的認識,為推動高校財務工作信息化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 電子發票;高等學校;財務信息化
近年來,我國在互聯網技術、產業、應用等方面迅速發展,互聯網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對實體經濟造成重創,在線醫療、在線教育、云辦公等“互聯網+傳統行業”的新模式成為支撐百姓生活、社會生產的重要力量,信息化辦公能力的重要性格外突顯。電子發票是“互聯網+”背景下的必然產物,也是“互聯網+財務”工作的必然趨勢,在高校推廣使用電子發票能夠推進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提高財務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切實提升信息化辦公能力,助力高校實現“內涵式發展”目標。本文從電子發票在高校推廣使用的意義和優勢出發,分析其推廣使用面臨的問題,并提出電子發票在高校如何應用的對策,以期為推動高校財務工作信息化建設提供參考。
一? 電子發票在高校推廣使用的意義
隨著高校科研經費規模迅速增長,高校科研項目的發票報銷量和發票開具量也急劇增加,這對高校財務部門的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水平。與此同時,國家相關部門對高校的財務監管愈發嚴格,高校經常接受財政部門、審計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的檢查、巡視,需要頻繁調閱各種會計憑證,查閱、復印紙質發票耗費較多人力物力。在這樣的情形下,推廣使用電子發票能起到較好的節支增效作用。
2015年,國家稅務總局組織開發了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自2015年12月1日起在全國全面推行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2020年3月,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發布《關于推行區塊鏈電子普通發票有關事項的公告》,決定在北京市開展區塊鏈電子普通發票應用試點。目前,電子發票在電商、電信、零售等行業中已經被廣泛使用,高校可以借鑒這些行業中成功應用的經驗,逐步上線電子發票的開具和報銷。
二? 電子發票在高校推廣使用的優勢
電子發票是在商品流通過程中,以電子數據方式開具、獲取、存儲和傳輸的收付款憑證。電子發票與普通紙質發票具有同樣的法律效力,但它不需要借助紙質載體,相比傳統紙質發票具有諸多優勢。
(一)節約運營成本,提高會計工作效率
和傳統紙質發票相比,電子發票減少了印制環節,不需要使用油墨和紙張,低碳環保,節約資源,同時,也降低了發票使用的領購、流通、存儲成本。當高校財務工作接受各種審計和檢查時,電子發票可以很便捷的調用,不需要再對紙質憑證進行抽取、借閱、復印等,極大的節約了人力物力。
(二)完善內部控制,避免發票重復開具
因電子發票具有以電子數據形式存儲和傳輸的特征,使用電子發票有助于施行更加信息化的內部控制措施,更好的實現科研項目收入準確入賬的內部控制目標。目前,科研項目立項流程為:項目負責人持立項通知書到財務部門辦理立項,會計人員查看立項項目是否已開具發票,如已開具發票,會計人員在計算相關稅費后,根據立項通知書進行立項;如未開具發票,項目負責人需到開票人員處按到賬金額開具發票,再到會計人員處辦理立項。在實際工作中,會計人員查看項目是否已開具發票多數時候是向項目負責人詢問,或到開票人員處查詢,但因存在項目負責人未能提供準確信息和發票登記信息不完整的情況,在實際工作中會出現發票重復開具的現象,導致學校重復繳納稅金,給學校造成損失,內部控制存在漏洞。
如使用電子發票,可增加一項內部控制措施,規避重復開具發票的風險。具體流程為:在電子發票開具后,開票人員以項目名稱命名電子發票版式文件,并上傳到電子發票數據庫,會計人員在立項時先在數據庫中搜索項目名稱,如發票已開具,則可搜索到相應的電子發票版式文件,并可打開文檔查看發票,驗證開票金額與立項金額是否相符,方便會計人員做賬。因電子發票具有無需紙質載體的優勢,方便傳輸與共享,可以很便捷的在內部控制流程中增加上述環節,避免發票重復開具,優化科研收入管理流程,實現科研收入準確入賬的內部控制目標。
(三)提高服務水平,推進財務工作信息化進程
從紙質發票到電子發票的更迭,是財務信息化發展的必然,在高校建立基于使用電子發票的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極大提升高校財務工作的服務水平。在開具紙質發票的模式下,教職工如申請開具發票,需到財務部門專人處開具,如高校使用電子發票,則教職工只需在網上提交開票申請,由財務部門專人開具后發送到相應的電子郵箱即可。在這種模式下,教職工能夠更便捷的獲取、保管發票,規避紙質發票容易丟失、損壞的風險。
使用電子發票還能促進高校各部門之間數據的及時傳遞和共享,財務信息使用者可以更便捷的獲取信息,并進行統計、分析等相關操作,使高校財務工作更好的服務于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
三? 電子發票在高校推廣使用面臨的問題
電子發票雖然在電商、電信、零售等行業已被推廣普及,但在高校中并沒有被廣泛推行。相比較企業而言,高校的經費支出類型更加多樣化,審核更為復雜、嚴格,面對的報銷群體人數更多,因此電子發票在高校推廣使用面臨的矛盾也更多,許多高校比較抵觸使用電子發票,電子發票在高校中的推廣普及面臨諸多問題。
(一)安全性問題
發票以電子數據形式存儲,會存在被泄漏、篡改、損壞以及病毒侵害等風險。會計核算以憑證為依據,作為會計原始憑證,發票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至關重要,如電子發票因未能被妥善保管而出現被篡改或損壞等情況,則會破壞會計工作的真實性和可驗證性,在實際應用中必須采取相應措施防范這些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