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
摘要:在當前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中,教師需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應用全新的教學機制為學生創設科學合理的學習空間和學習環境。基于此,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綜合效能將得到顯著發展,且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效率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所以本文立足于課程的實際開展情況,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作為主要闡述的內容,以期望能起到拋轉引玉的效果。
關鍵詞:合作學習;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方法探究
通過合作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可以幫助學生構建合作探究、合作分析與合作解讀的學習認知。這對于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引導意義。因此,教師需要應用合作教學方法設計全新的教學機制,對中職語文課堂進行有效創設。
一、師生合作,提升課堂效率
在以往的中職語文合作學習中,大都強調的是學生之間的合作。其實,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下,師生之間也是一種合作關系,不能用傳統的眼光將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支配者,而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在雙方基于合作的良好配合下,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能理解學習的意義,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效率。為此,教師應該實現教學理念、策略和方法上的轉變,要為學生能夠在師生合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留出足夠的空間,創造出與之相適應的課堂學習氛圍。
例如,在學習一些思想內涵比較復雜的課文時,教師應該與學生共同去進行探究。因為即使是教師,有時也很難全面把握這些課文的內涵,相關的研究工作一直在進行,時常會有新的發現。師生的合作探究,能夠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有的學生能夠從自己的角度讀出不一樣的含義。這對拓展學生思維,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都是很有幫助的。當然,教師仍然要擔起引導和啟發學生的責任,要讓學生向全面成長的目標前進,不能片面追求雙方角色在合作中的平等。
二、生生合作,促進思維融合
合作學習的方式不僅僅局限于師生合作的層面,更要求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合作。通常來說,學生之間的溝通要比學生與老師照顧畫板的溝通更加順暢。所以,在構建合作學習課堂的道路上,教師不僅僅要不斷強化師生合作,更要在此基礎上有意識的引導學生之間進行合作,以此加強學習過程中學生之間的連通性,促進合作學習模式互動良性發展,最終產生提高教學效果,教學效率的效果,促動學生的綜合性發展,讓學生思維能力與探究能力不斷提升,促進思維融合。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文言文知識時,在課堂上,教師首先與學生展開合作,共同發現課文當中存在的生字與生詞,并引導學生定位課文的學習重點與學習難點,然后由教師提出針對性的問題。接下來,教師需要對學生劃分合作小組,結合“任務驅動型教學”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以教師先前提出的問題為任務,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合作與探究。在這種集思廣益的教學模式下,不僅有助于鞏固教師和學生之間合作,更能夠以通過劃分小組與任務驅動型教學相結合的課堂組織形式,強化學生之間的合作,讓合作學習的價值得以最大化體現,打造更加有效的互動性課堂。
三、基于評價,突出合作價值
現在學生的個人意識和自尊心更需要得到照顧,因此,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對教學過程、結果進行客觀評價,以提高整體教學效率和質量。同樣,針對小組合作學習,教師也要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參與程度、合作成果等進行點評,以有利于學生下次開展小組分工與合作。此外,在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方面,還需要教師本著賞識原則和因材施教原則,發現后進生的閃光點,放大學生的優點,給予他們以鼓勵和肯定,激發學生再接再厲,繼續學習的信心。針對成績較好的學生,為了避免學生出現驕傲心理,教師要客觀公正地去點評學生,著重指出學生存在的不足,以穩定學生的心態,讓學生在教師指導和幫助下及時調整自己。
例如,通過學生自評、生生互評以及師生互評的形式,讓評價的主體不再是單一枯燥,而是多元生動,學生根據對案例的討論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發現自己在生活中所存在的問題。在互相評價中,學生能夠看到自己看不到的錯誤,“最佳總結小組”的選定則能調動全班的學習氛圍,在這個氛圍當中,還存有不足的學生能夠更好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作為評選人也更好地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此將合作學習課堂的活力激發出來。
綜上所述,通過合作教學方法的應用,開展師生合作、生生合作以及合作評價工作,能夠讓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建立起良好的共情能力。在這一背景下,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整體質量必然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且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的開展中也會更加輕松,也唯有教師采用合作學習,才可以讓學生在中職階段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深入到語文課程的探索當中。
參考文獻:
[1]雷如意.信息化教學在中職語文課堂的應用——以寧城縣職教中心為例[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9(24):67-68.
[2]廖 義紅. 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強化學生的職業能力[J]. 高等教育前沿,20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