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素玲
摘要:新課程改革教育背景下,教師要想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就需要及時轉變沉疴已久的傳統教育觀念,要能夠在核心素養推進到一定程度后,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要能夠在有效的語文學習活動中探索出一條能夠促進全體學生獲得進步發展的道路,將學生從被動的狀態中脫離出來,在主動意識引導中實現語文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本文筆者結合自身的教育實踐,從以下方面入手探析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有效對策
當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全新教學理念的提出使得語文課堂的有效性得以提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嚴格遵循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充分認識到高效課堂建設的重要性基礎上,通過分析整體單元,明確教學目標;重視分層教學,實施因材施教;優化教學評價,激活學習活力等教學方法應用在有限的課堂中優化課堂,將知識內容最大程度上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的語文知識,最終促使教學目標得以達成,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分析整體單元,明確教學目標
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提升需要教師的引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積極研讀分析教材內容,要能夠了解學情實際,要能夠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引領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課堂中主動學習。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中,教師要能夠結合現代教育與學生需求,改變陳舊教學觀念,通過研讀分析明確目標以強化學生綜合能力培育。比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把握語文教材的整體單元導讀內容,通過分析單元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明確學習目標。以《蝙蝠和雷達》一單元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積極分析“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的人文主題,明確“閱讀嘗試從不同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這一語文要素,在教學過程中分析單元四篇文章,同時重點明確《蝙蝠和雷達》讓學生學習從不同角度提問的語文要素,在教學目標的設置確立時,教師就可以按照核心素養的三維目標確定目標,鼓勵學生在目標引領中實現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重視分層教學,實施因材施教
新課程改革標準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根據學生的認知學習能力制定出不同的教育內容和措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班級學生的實際學情認知,通過觀察和了解學生的學習意愿,對班級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因材施教,由此讓學生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內都能夠得到進步,這樣能更有效地促進高效課堂的有力構建。比如,教師在教學《記金華雙龍洞》一課時,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進行景觀方面的習作練習,可以布置作業讓學生觀察某個公園的自然景觀,寫作練習實施前,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的寫作水平分出等次,而后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出不同的寫作標準,比如讓寫作差的學生模仿課文文本仿寫句子,讓中等水平的學生寫一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景色,在語言表達上措辭要恰當,可以適當借鑒相關的摘抄佳句;對寫作較好的學生,教師除了讓學生貼合生活實際進行練筆外,還可以充分要求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將自己的主觀感受加入到習作中,要能夠真切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在情感融入中確保文章水平。通過不同學習目標的指引,教師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練習,能夠逐步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
三、優化教學評價,激活學習活力
當前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師不再主宰語文課堂,學生從被動的學習狀態中分離出來后,初步產生了自主學習的意識。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通過因勢利導的方式優化教學評價,要能夠在評價學習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活力得以激活。以《琥珀》一篇課文的教學為例,四年級的學生初步具備了自主學習和質疑的能力,當學生提出問題,對幾千年萬年前地球上時候存在蒼蠅這一生物時,無論學生提出的問題是否合理,教師都應該充分激勵學生,肯定學生敢于提問的勇氣和勇于質疑的精神。通過積極的評價學生,讓學生從內心感覺到自己獲得了教師的認可,而后學生會對自主學習和探究思考迸發出更加充沛的學習熱情,在評價學生的學習表現時,教師要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能夠及時幫助學生查漏補缺,用恰當的言辭指出質疑中存在的不合理之處。如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課下進行網絡資源的查詢和資料的閱讀,對蒼蠅出現的具體年代有初步的了解認識,通過這樣的方式將評價轉化為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學習,能有效完成學生對知識的積累。
綜上所述,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不僅僅是新時期教育的基本要求,也關系到學生未來的成長潛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充分認識到語文知識對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的重要性,要能夠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思想理念,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創新應用讓語文學習獲得積極的發展,引領學生始終堅持積極的學習狀態參與到語文課堂中,這樣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毛海燕.聚焦核心素養 構建高效課堂[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12):21-23.
[2]郭燕.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教育教學論壇,2015(09):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