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一英語的入門教學不僅是整個中學階段英語教學的起點,更是整個中學階段英語教育至關重要的一步。每年小升初的學生中,都有一些人因為銜接脫節而掉隊甚至厭學,英語教學又因其特殊性而在這一問題上表現得尤為突出。那么如何做好小升初英語教學的銜接工作呢?本文就此問題提出一些具體的實施建議。
【關鍵詞】小升初銜接;夯實基礎;學習興趣;學習習慣
【作者簡介】程榮榮,女,安徽省桐城市第二中學,英語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育。
當我們接手七年級的英語教學時,經常會遇到不少七年級的學生家長抱怨,他們覺得孩子在小學時英語成績挺好的,怎么上了初中就突然不行了呢?其實初中英語和小學英語相比,無論是在學習內容上還是學習方法、學習要求上,都是完全不同的。這不僅僅是因為英語這門學科在初中的地位和課程節數發生了變化,更為重要的是英語學習的難度和要求明顯提升。初中英語課堂也不像小學英語課堂那樣輕松快樂,以游戲、活動為主要教學模式。由于有升學考試的壓力,初中英語的教學任務比小學要重得多,老師除了傳授基礎知識之外,還要注重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而剛升入初中的學生還習慣于小學英語老師的課堂教學模式,有的學生對初中老師的課堂久久不能適應,同時,課程難度的加深又使一些學生的自信心受到打擊。因此,部分學生可能會掉隊,跟不上班,甚至產生厭學情緒。那么如何做好小升初英語教學的銜接工作,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初中英語課堂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注重夯實基礎
由于初一學生來自不同的小學,各個學校對英語的重視程度不一樣,再加上家庭等其他方面的原因,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生上過一些英語課外輔導班,有了一定的詞匯量和閱讀能力,而有的學生可能連26個字母也認不全。但是不管以前的英語學得如何,我們都要讓學生認識到初一對于所有的學生來說都是一個新的起點,英語教材是從基礎知識講起,老師也是從基礎知識教起,這樣可以避免沒有英語基礎的學生有畏難情緒,而學過英語的學生又指望著“啃老本”。
在初一英語的起步教學中,首先,我們要讓學生過字母關。不能因為大部分學生已經學過字母,就將這個教學環節省掉。我們不僅要教學生會讀會寫26個字母,還要強調每個字母在書寫時的正確筆順以及字母在三線格中的正確位置,包括以后的單詞書寫和句子書寫都應有嚴格的要求。另外,還要強調每個字母的正確發音,尤其是每個字母中所含的元音音素更要加以強調,我們可以把26個字母按其所含的元音音素進行分類,讓學生對于音標及元音音素有初步認識。其次,就是音標教學。這是英語單詞教學中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環節。許多學生單詞記憶困難,要么當時記住了,過兩天又忘記了;要么出現丟字母、加字母、改變字母順序等拼寫錯誤,究其原因就是學生的記憶方法有問題,沒有按照讀音去記憶,而是全靠死記硬背。如果我們指導學生通過音標來記憶單詞,那么學生只要會讀,一般就不會出現拼寫錯誤,而且再長時間也不會忘記。所以,在開學初要重視音標教學,從字母的發音到單詞的發音,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不斷滲透音標教學直至學生熟練掌握。我們還可以指導學生歸納總結某些字母組合的發音,讓學生掌握元音字母以及一些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從而解決學生背單詞的難題。英語字母和音標教學可以說是英語起步學習中最基礎的環節,在小升初的銜接階段,一定要重視和認真對待這一環節。
二、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英語感興趣,才愿意去學習;只有愿意學習,才能把英語學好。小學英語老師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都喜歡采用直觀教學法,比如帶學生做游戲、搞活動、看視頻等,這些方法生動形象,給人以真實感、親切感。而且小學英語學習任務輕,對學生沒有過多的要求,所以學生一般都還比較感興趣。到了初中,學習任務重、難度大,學生在最初的新鮮感消失或者“老本”啃完之后,就逐漸失去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尤其是小升初的銜接階段,我們更要考慮到學生剛剛升入中學,可能還習慣于小學英語課堂模式,對于初中英語課堂還比較陌生,所以我們要特別注重這一階段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在初一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用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和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詞匯教學時,可以適當準備實物或者圖片,來建立直觀印象;在語法教學時,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用圖、文、聲并茂的方式來講解,并適當添加音樂和視頻,讓語法講解生動有趣;在閱讀教學時,可以根據閱讀內容,適當創設情景,讓學生積極參與。總之,我們要根據初一學生的年齡特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用新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人教版新目標英語教材每個單元Section A中,都有一個對話活動,在進行這個部分的教學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分角色進行對話表演,然后來一個小比賽,學生都是非常感興趣的;在Section B中都安排有一篇reading,我們可以根據reading的內容,用復述故事,或者開展課堂小演講、小辯論,甚至是情景劇表演等方法去學習。在每節課開始上課之前,我們可以采用各種形式導入新課,比如播放英文歌曲,讓學生學唱;或者安排一分鐘的英文演講;再或者讓學生回去準備,然后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所熟知的英語諺語、名言警句或者英語文化小知識等。只要我們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他們就會主動思考,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從而愛上學習這門課程。
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英語教學是要著力在聽、說、讀、寫四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讓學生浸潤在英語語言的環境里,耳濡目染,能說會寫,培養英語語言運用能力。那么如何去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呢?
1.培養英語聽力水平。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其中聽力水平的提高至關重要。我們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各種聽力訓練。比如學習一段對話之前,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合上課本,集中注意力去聽,然后盡可能復述自己所聽到的句子。一開始學生可能復述不出完整的句子,我們可以鼓勵他們,哪怕是一兩個單詞或者短語也可以,長期堅持下去,學生的聽力水平會明顯提高。我們還可以用聽英文歌曲,聽英語演講,或者觀看英文電影等各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聽力熏陶。我們甚至可以讓家長督促孩子,每天堅持聽英語磁帶10—15分鐘。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利用起一些碎片時間,如在孩子起床穿衣、漱口刷牙、睡覺前、吃飯時等時間段來放英語磁帶。有些家長開車接送孩子上下學,可以把聽力磁帶刻錄到汽車里,讓孩子在上下學途中聽聽英語。這樣,這些分散性的時間被利用起來了,孩子也浸潤在英語的語境里。只要堅持不懈,就會對孩子英語聽力水平的提高大有幫助。
2.培養英語會話能力。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能用英語表達的就必須用英語,剛開始可以用漢語夾雜英語進行交流,但是一定要養成敢于開口說英語的習慣,不能把英語學成啞巴語言。以前我擔任班主任時,為了鼓勵學生說英語,把每周二設成英語日,就是這一天學生在班級里只許講英語,進行英語會話,逼著學生說英語。一開始雖然很困難,要夾雜漢語,借用手勢,但是堅持一段時間后,我發現學生對這個規定非常感興趣,有的學生甚至堅持在學校所有場合都用英語交流,外班學生看得一頭霧水,我班學生卻是其樂融融。我們還可以開展課前一分鐘演講來培養學生說的能力。還有課本中的對話也可以利用起來培養學生說的能力。班級一旦形成敢于開口說英語的氛圍,學生就會非常喜歡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學習興趣也濃厚了,英語語言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3.培養英語閱讀習慣。我們可以給學生每天規定15—20分鐘的英語閱讀時間,這個時間可以是早讀,也可以是午休或者是臨睡前等其他時間段。我們可以要求學生準備一個筆記本,每天閱讀時詳細記錄閱讀時間,閱讀時長,所閱讀的文章的題目或者書名,以及自己所欣賞的單詞或者短語、句子等。我們每周可以抽出一兩節課,在開始上課之前用3—5分鐘,鼓勵學生上講臺給全班同學做閱讀分享,分享的內容可以是自己在閱讀中遇到的生詞,以及這個詞出現的語境和它的用法,也可以分享在閱讀中積累下來的自己欣賞的句子等。通過開展這種閱讀分享活動,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養成閱讀習慣。我們還可以指導學生看一些原版配音、帶英文字幕的大片,既放松了身心,又有助于英語的學習。
4.培養寫作能力。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無詞不成句,無句不成篇。寫作的基礎是詞匯量,詞匯量越大,寫作就越是得心應手。所以增加詞匯量可以說是提高英語寫作水平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我們可以指導學生有意識地積累詞匯,比如在英語閱讀中積累,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但是僅有詞匯量還不夠,我們還要培養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在教授生詞時要指導學生用詞造句,或者連詞成句,提高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七年級的英語教材中有許多短對話,我們可以讓學生在熟背這些對話后進行仿寫或者改寫。平時還可以鼓勵學生用英語寫便條、寫日記,寫讀書心得,哪怕最初只是一兩個句子,只要堅持下來,日積月累,一定會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總之,小升初銜接階段英語教學對于學生整個中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在這個銜接階段,我們要特別注重基礎知識的夯實,并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聽說讀寫四方面去養成他們的英語學習習慣,引導學生適應初中英語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使其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