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一林
摘 要:首先對初中物理教學中幾種常見的教學策略進行概述,其次對初中物理教學中幾種常見教學策略的應用方式和應用舉措進行詳細闡述,最后做出總結。
關鍵詞:實驗教學法;生活教學法;項目教學法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多種策略的概述
(一)實驗教學法
物理本質上是一門實踐性學科,而眾多物理知識和規律也是通過大量的實驗總結而來。因此實驗在幫助學生積累物理知識和感受物理原理上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不僅因為實驗活動具備較強的趣味性,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因為實驗活動能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初中物理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實驗,努力保持和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生活教學法
人們的生活中蘊含著多種多樣的物理規律,初中物理教師可以把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到一起,讓學生充分體會和感受“物理與生活密不可分”“物理知識能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問題”。初中物理教師要巧妙地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且生活化教學也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體會,當初中物理教師引導學生利用物理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時,既有助于他們鞏固所學知識,又有利于他們感受知識的實用性和應用價值。
(三)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的基礎是建構主義理論,主張讓學生圍繞某一特定的目標或特定的問題以物理學科的概念和原理為中心,充分利用所學知識積極進行調查、研究、合作和探索。項目教學法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在完成項目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知識和提高能力。對初中物理學科來說,教師可充分借助項目教學法來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教學的效果。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多種教學策略的具體應用舉措
(一)實驗教學法應用舉措
實驗教學法注重學生在操作物理實驗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和積累經驗,并詳細觀察實驗的過程與牢記實驗的結果,把教材理論知識與實踐實驗活動相對應,積極驗證原理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以“凸透鏡成像規律”為例,初中物理教師可讓學生合作完成凸透鏡成像的實驗。物理教師提前進行分組,讓組內的每一個學生分別承擔不同的任務,如組內學生分別負責制訂時間計劃、準備實驗器材、記錄實驗數據、總結實驗經驗等。教師在學生合作開展凸透鏡成像實驗時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真正讓學生去理解和感受凸透鏡成像的原理,讓學生詳細記錄實驗的過程,驗證實驗結果與教材內容之間的契合性。總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如“測量、物態變化、重力與質量、慣性”等實驗知識點,充分利用這些知識點,積極組織物理實驗,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并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二)生活教學法應用舉措
物理知識不但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而且能作為解釋很多生活現象的主要依據,如霧、霜、露等多種多樣的自然現象的產生都可通過物理知識來進行理解。所以初中物理教師要將物理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嘗試用物理知識和物理原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并從生活中的現象去探究利用物理知識和從物理角度進行分析的邏輯思維方式。
(三)項目教學法應用舉措
項目教學法的核心是讓學生在任務的引導下積累經驗和學習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例如,初中物理教師在教授“時間與長度的測量”知識時,可分別讓學生依次進行上文中所述的四個學習任務。以“測量班長的身高”為例,普通的刻度尺無法用于測量人體的身高,所以需要制作足夠長的米尺。初中物理教師可引導學生使用刻度尺、細繩等來做一把量程更長的米尺。同時為了能提升測量的精度,可讓測量的刻度從米、分米到厘米,進而更準確地測量出真實的身高。總之項目學習法能讓學生在共同研究和探索的過程中圍繞同一個學習目標而不斷嘗試,讓學生在動手研究的過程中對物理知識有更深刻的體會和理解。
綜上所述,實驗教學、生活教學和項目教學等幾種常見的教學策略,對提升物理教學的效果和質量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未來初中物理教師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不斷豐富教學的內容和創新教學的方式,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憶君.生活化教學在初中物理課堂上的應用[J].華人時刊(校長),2021(6):84-85.
[2]鄭芬芳.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初中物理教育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42):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