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潤澤
摘 要:在新課改的推動下,義務教育對初中物理教學的水平和層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關注的重點放在物理教學的有效性上,期望能夠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進來提升物理課堂的質量和效率。初中物理已經具備一定的難度,不僅需要牢記相關的概念,還要加強對原理、實驗等方面內容的理解,從物理思維、學習興趣、系統認知等方面展開深入有效的學習。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物理教學;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0-00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0.016
初中物理在學生的學習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其分值占比在不斷提升,另一方面初中物理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通過初中物理學習可以對學生的情感、價值觀、生活態度等方面產生積極的影響,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一、新課改下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相關原則
(一)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
傳統的物理課堂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都會產生厭煩的情緒,枯燥乏味,無趣散漫是學生對物理課堂的固有印象,因此,對物理學科不感興趣的學生大有人在。這說明物理課堂需要進行改革創新,從教師開始,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重新成為課堂的主人。與傳統教學不同的是,教師在課堂中與學生充分互動,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并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以此推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
(二)課堂中運用情景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原則
物理不同于其他學科,相對來說更加抽象,且難以快速理解。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沖破物理學習的障礙,可以借助情境創建的教學模式。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仔細留意教學內容與周遭事物的緊密聯系,在學生難以理解抽象概念時,及時舉出直觀的例子,由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此過程中,教師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堅持及時勉勵原則
課堂中教師可以對課堂重點內容進行提問,隨機挑選不同層次的學生反饋學習情況。從學生的回答中判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充分掌握的學生可以進行語言上的獎勵,對于掌握程度不夠的學生也需進行相應的鼓勵,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并激勵學生再接再厲。同時通過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與綜合,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適時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調整教學進度,優化課堂中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以求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四)堅持理論與實踐兼備,利用講練結合教學原則
教師在進行教學前的課件安排時,需要明確當天的教學目標,使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將課堂還給學生,教學過程中多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課堂提問或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任何問題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并指出錯誤,鼓勵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遇到不理解的,教師在旁邊進行及時的引導和指導。課堂教學不應只停留在知識的輸入層面,更應當讓理論知識與練習相結合,將所學知識進行實物化的運用。可以借助許多手段為學生打造良好的課堂環境,比如多媒體、游戲搶答等方式。
二、新課改下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效率低下,新教學理念未行之有效,教師未進行合理教學
物理教師還停留在生硬輸入知識的階段,枯燥地講解書本知識,缺乏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遇到抽象的知識,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不足,一味地輸出知識,未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全面的講解。缺少生動的語言去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對于營造舒適愉快的課堂氛圍,將書本變成舞動的知識庫的物理教學新理念,未能有效地實施,更沒有接受新的教育理念。除此之外,作業布置得不科學也是一大問題。為趕進度,在一節課里完成幾節課程的內容,一次性布置很多作業,下次講課時卻略過作業講解環節。學生有問題問不了,不懂的問題越積越多,造成了教學質量低下,教學方法不合理的現狀。
(二)實驗操作依葫蘆畫瓢,學生的實踐性沒有得到鍛煉
實驗操作是初中物理的一大重點,實驗操作也是中考的必考項目,雖然很重要,但卻被嚴重忽視。其一,實驗操作只是依葫蘆畫瓢,簡簡單單在上實驗課時帶學生進實驗室,根據書本上的演示自行動手操作。首先,沒有給學生說明實驗目的,學生對實驗操作步驟一概不知,比如在“放大鏡的原理”的實驗中,教師在黑板上畫出所用實驗器材,給學生演示了怎么選擇實驗器材,以及放大鏡實驗的步驟。學生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實驗,對實驗原理依舊茫然。其次,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這一問題在諸多教學模式中都是很難解決的問題,物理實驗操作同樣如此。學生難得進實驗室操作,喧鬧聲與亂走動影響了教師教授實驗課程,教師在學生實驗操作時只會在比較靠前的位置粗略地查看,并不會全程觀望,也不能及時指出學生在操作中的失誤,致使學生不能在實驗中獲取正確的知識。教師習慣包辦、重結果輕過程等不良現象,以及片面地強調知識與實驗操作的關系,都大大限制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三)教師與學生對于自我的定位不明確
教育改革之后提出全新的教育理念,即以學生為主體,貫徹落實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但傳統的教學模式依然提倡教師講解、學生聽講。這樣的教學體制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課堂主動性,學生不能在課堂中發表自己對問題的見解,教師無法充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三、新課改下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具體對策
(一)以教學實驗為基礎,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