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京源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小學教育的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僅達不到現在的教學要求,還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小學數學錯題整理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錯誤是學生學習的必然產物,錯題集勝過一本數學學習資料,所以合理利用錯題集能提高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主要對小學數學錯題的整理思路進行初步的研究,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錯題集;整理方向
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處在發育的階段,對很多知識都理解不到位,很容易出現失誤,尤其是那些難度較大的題目,若老師不能及時采取措施,會直接影響其對未來數學學習的信心,所以教師必須改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而建立錯題集正好能避免學生重復犯錯的現象,同時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數學錯題集的整理方向
1.根據題型分析整理
指導學生進行錯題整理、制作錯題集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自主學習能力,針對失誤原因進行相關知識的查缺補漏,避免日后再次發生類似的錯誤。通常來講,整理錯題集就是為了在過程中找出問題所在,所以最為關鍵的是把所有錯題進行分類整理,現如今大部分學生在考試中出現失誤的主要原因在于不認真、知識點掌握不到位、解題方向不明確等。因此,在整理錯題之前,學生首先要找出自己出現失誤的根本原因,再結合題型的分類進行歸納和總結,以便后續學習的順利開展。
2.復雜題型的歸納整理
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老師的講解會意識到每一堂數學課上所講的知識之間是有關聯的,有很多數學題可以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解答。所以在整理錯題的同時還要注意分類這個問題,要知道錯題集的整理不單單是對錯題進行收集,還要對問題的種類進行認真分析總結,因此這就必須對錯題進行有效的分類,把同一個題型的題目都整理在一起,這樣在后續翻看時能一目了然,進而提高錯題集的利用率。例如,在遇到有關正方形面積的錯題時,我們可以將這道題和之前遇到的幾何錯題放在一起,利用多種解題思路讓學生全方面掌握整塊的相關知識,進而形成完整的數學知識網絡系統。
二、如何實現小學數學錯題集的有效性
1.培養學生日常做錯題集的習慣
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瞬間就能掌握全部的解題技巧。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學生要通過不斷地學習加深對該類型錯題的認知,進而掌握全部相關解題思路,提升解答的準確性。此外,教師還要充分喚醒他們對相關知識的印象,充分利用錯誤資源加強他們對這個板塊的學習和鞏固,進而全面提高自身的數學學習效率。
2.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指導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教學活動是指將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進行結合。通過實踐證明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提升教學效率。例如,空間與圖形作為小學數學中重要的教學內容,也是學生容易出錯的知識點。針對這類計算面積的錯題,教師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結合制作的模型,運用轉化思想幫助學生理解面積計算公式,從而加強對圖形面積的計算。
3.重視解題思路的整理
有些題型的解題方式較為復雜,因此需要學生對這種類型的習題進行系統化整理,以便后續進行鞏固和學習。在日常學習中教師可以針對這些教學難點組織考試或者比賽等活動,通過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來了解他們對解題技巧的掌握程度。例如,在每周一的早晨,數學老師對課代表收集好的錯題集進行系統檢查,對那些整理得比較好的學生要給予適當的表揚,并將他們的錯題集展示給同學們看,抽個別學生進行錯題講解,并對解題思路進行對比,加深學生對錯題的理解,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收集錯誤問題的熱情和效率。
4.鼓勵班上的學生多交流
老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鼓勵班上的學生進行交流和分享,通過溝通學生可以了解彼此的解題方式,共同對相關題型進行詳細的分析,總結出最為合適的解題方法。在平時老師也可以結合多個學生存在的問題從根源上為他們提供幫助,并鼓勵學生在平時上課中大膽提出有關質疑,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總之,小學生在做數學題時出錯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出錯之后如果不及時吸取教訓并加以改正會對未來的學習效果產生不良影響。而建立錯題集能夠幫助學生很好地吸取經驗教訓并促進其數學學習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薛東.小學數學“四三三”導學智慧課堂教學模式芻議:以寧夏固原市實驗小學高效課堂為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2):67-68.
[2]陳宏云.淺談“數學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文化價值的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2):72.
[3]王昌如.數學錯題集的建立成因及應用和功能分析[J].成功(教育),2013(2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