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露霞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教育改革不斷推進,不僅是教師教學模式有所轉變,教材編排內容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小學數學學科教材中增加數學廣角內容就是很好的證明。它是現代教學對于數學內容與數學知識傳授的一種嘗試與變革,能夠將數學思維、解決問題能力等有目的、有規律的向學生滲透。本文主要立足小學數學實踐教學,以新課改新教材“數學廣角”為主要教學內容,對教學內容中的搭配問題進行了探究,皆為聯系學生實際情況,提高其邏輯思維與運用知識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廣角;搭配問題
前言: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材編排更加注重數學思想、邏輯思維和運用知識能力的培養。對于小學數學廣角搭配問題,主要是構建具體情境、引導學生觀察、猜測與思考、在動手操作和探究過程中,找出事件的集合與組合數,主要是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與尋找搭配間的特殊規律,來提升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一、小學數學廣角搭配問題教學特點與作用
(一)數學廣角教學特點
首先,數學廣角教學內容具有現實性與實踐性,教學內容所選素材都貼近小學生日常生活,便于學生認知理解與探究參與。其次,教學過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在搭配的過程中主要是進行不同組合與排列,并探尋組合的一些規律,能夠有效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另外,搭配事件對象可以是一對多或多對多,可以將文字信息轉化成圖形形式,也可以進行彼此間的羅列或是連線,符合小學生年齡學習特征。最后,教學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綜合能力,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在相互組合過程中,可以鍛煉學生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二)有助于開展生活化教學
陶行知教育理念倡導“生活既是教育”,現代教育教學應回歸現實生活,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與運用知識。而數學廣角搭配問題教學,可以很好契合這一教育理念,教學選材和教學過程,都是基于學生現實生活視角,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與分析,讓學生可以結合對生活的認知和在生活經驗中展開學習與探究。
(三)有助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現代教育理念倡導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最為主要教學內容。數學廣角搭配問題,對于學生分析觀念、數學規律、推理能力等培養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也是核心素養培養的主要途徑,但最后落實的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綜合學習能力與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搭配組合過程中,上述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鍛煉與提升,這也是很多一線小學數學教師重視數學廣角搭配問題教學的主要原因。
二、小學數學廣角搭配問題教學實施策略
(一)構建情境,探索搭配組合
數學廣角搭配問題,通常是幾種事物之間的合理組合。但對于小學生而言,形象思維還處于初始階段,如何只是單純進行文字描述展開搭配組合教學,學生很難在頭腦意識中形成關系和符號配比。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構建學生易于理解的情境,讓學生直觀進行觀察,并尋找其中搭配組合規律,才能順利引導學生進入深度學習。
例如,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中搭配衣服問題,轉化成圖片展現形式,這樣才能是搭配對象更加主觀好辨識。比如構建情境時,可以將上衣:襯衫、短袖;下身:牛仔褲、休閑褲、運動褲,按照類別進行分組,并分成兩組進行展示,這樣學生可以更加直觀的進行觀察,也能夠通過連線、進行搭配組合。這樣主觀的情境,才能讓學生更好的進行搭配衣服,做到不遺漏、不重復,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記錄搭配組合過程,并一步步搭配出最多的搭配組合數。
(二)合作學習,探索搭配組合
合作學習一直作為一線小學數學教學常用的教學手段,這不僅是新課改實施下的必然教學發展驅使,也是因其實踐的教學效果得到了教師們的認可。合作學習對于學生團體意識、合作探究能力、共同學習互助等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小學數學廣角搭配問題教學中,合作學習也是應用較大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合作探究環境下,小學生們可以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參與動手操作,從而增加數學課堂互動性,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顯著提升教學效率。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探究搭配問題的實例,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進行擺一擺、連一連、拼一拼等互助性的實踐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借助團體配合找出所有搭配組合,這樣即能夠讓搭配組合速度提升,也能讓搭配組合不遺漏。比如,生活中的造成搭配問題,教師可以提供三種飲品:牛奶、果汁、豆漿;三種點心:面包、蛋糕、油條,然后讓學生進行一種飲品與點心的搭配,一方面可以讓合作小組成員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搭配組合,如牛奶+面包、豆漿+油條等,讓后輪換順序讓每個人找出沒有被選擇出的搭配組合;另一方面,也可以是一個組員拿出牛奶飲品,其他組員用三中點心進行搭配組合。這樣合作學習氛圍中,學生都有參與學習的機會,也可以提高學生合作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融入案例,探索搭配組合
學習的終極目的是學以致用,不僅是要回歸生活實踐,還需要在實踐中靈活運用數學知識。針對小學生而言,最好的方法是融入一些學生感興趣和容易理解的案例,這樣借助案例故事或是事件發展,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參與搭配組合的興致。關于數學搭配組合的案例在生活和歷史中較為常見,需要教師深挖和積極探索,為學生提供不一樣的教學素材和學習體驗。
比如,教師可以引用歷史故事“田忌賽馬”,通過故事中田忌對賽馬順序調整,將下等馬對上等馬、上等馬對中等馬、中等馬對下等馬的策略,比如是組合中的符號連線,進行將組合順序以故事發展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更好激發學生探索搭配組合的興趣,也會使學生明白學會搭配組合的重要性。同時,融入歷史故事案例,也是滲透數學文化的一種課堂表現,也是借助我國典故故事育人的一種課堂創新教學思維,對于教師優化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增添課堂學習體驗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總結: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注重新教材知識的編排,明確數學廣角搭配問題對于學生學習和思維鍛煉的作用,實踐教學中需要構建搭配情境、開展合作學習,并合理融入搭配組合案例,以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通過互動學習與實踐探究,引導學生更好的投入到搭配組合探究學習之中。
參考文獻:
[1]廖珊珊.淺談小學數學廣角教學策略[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8):601.
[2]郭芳金.小學“數學廣角”的教學實踐探究[J].課堂內外·教師版(初等教育),2020(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