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沙
摘要:當前對于小學美術課程的教學改革,就是要改變以往傳統美術教學缺乏情感滲透的缺點。小學美術教師要致力于從美育與德育兩方面,讓學生對于美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體現有所感悟,進而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形象的品味蘊藏在美術作品中的別樣情感。因此,只有在美術教學中充分融入情感體會的元素,才能為培養學生高尚的藝術修養打好基礎。本文旨在對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教育情感滲透研究,提出自己的意見。
關鍵詞:教育情感;小學美術;教學改革
將情感教學滲透到小學美術課堂中,這種新形式的美術教學方式,將徹底改變在傳統小學美術教學中,小學美術教師僅依靠課本開展美術教學的單一教學模式。在趣味生動的情感教學中,不僅突出了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主導地位,也將能夠更好地完成在美術教學中以學生為本,幫助學生提高美術素養、積累美術知識的目標,同樣將美術教學與情感教學相融合,也將激發學生對于美術課程的無限興趣。
一、將情感教學融入于小學美術課堂的重要性
將情感元素滲透到美術教學之中,是指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繪畫表達出的情感,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美術作品的內涵與含義,進而引導學生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美術知識。
在小學階段對美術教學進行創新,旨在加強學生在美術課堂學習的多樣性,改變學生只能進行單一繪畫學習的現象。借助蘊藏在美術中的深層情感,將會使學生對于美術有著全方位、多層次的理解。在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中,融入多種形式的情感啟發,不僅將是小學美術教學的一次重大創新,也將能夠極大程度的改善美術學習在學生心中的刻板印象,從而徹底使學生在美術課堂缺乏靈性的現狀得到極大的改觀。
例如,在《巨匠童心》這一課中。學生將接觸到水墨繪畫,水墨畫是中國特有的繪畫方式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水墨畫歷來也是古代文人雅客直抒胸臆、表達情感的首選方式。因此,如何幫助小學階段的學生更好地理解水墨畫中所呈現的獨特意境,以及丹青水彩的獨特效果,這便是小學美術教師在美術教學中所應當講述的重點。在《巨匠童心》這一課中,便列舉了齊白石先生飽含童趣的童心之作,老先生簡單幾筆便將動物的悠閑自得的形態、動作表現地惟妙惟肖,這也讓人在欣賞畫作之際,也能深切體會到作者對于生活的豁達心態。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會到美術作品中的美學表現,教師便應當將畫中水墨的濃淡干濕、畫筆中鋒側鋒的用法,對于繪畫效果產生的直接影響,以更加靈活童趣的方式向學生展示,這樣將水墨畫的筆法技法融入到美術課程的教學理念當中,也將使得小學階段的美術課程變得更加通俗易懂、更加靈活有趣。
二、將情感教學融入于小學美術課堂的應用措施
1.通過趣味化的美術課堂,加強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往往難以對于細致的講解產生足夠的興趣,如果教師一味強迫學生聽講,甚至還會導致學生對于美術課程產生抗拒心理。因此,小學美術教師應當積極轉變教學策略,教師可以通過設計趣味化的美術課堂實踐活動,加強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將情感教學融入于小學美術課堂,不僅能夠吸引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美術課堂當中,也將使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更好的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
例如,在《唱大戲——戲劇臉譜》這一課中。為了將美術教育與德育培養相結合,使學生在接受美術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夠對于自身的品德修養有所幫助。教師便可以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先幫助學生了解臉譜的不同顏色所代表的不同性格,如紅色是忠勇、黑色是魯莽、白色是奸詐、黃色是仁義。在學生對于臉譜的知識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教師便可以通過為學生播放相應的戲劇片段,使得學生更加直觀地體會到,我國古代人民在藝術創作中的杰出智慧,以及使得學生深深體會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強大生命力。這樣的教學也將為激發出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對于中華文化的敬愛之情,打下堅實的基礎。
2.美術創作實踐
傳統美術教學的主要場所是在教室內,美術教師大都通過課本、多媒體等方式向學生講述相應的美術繪畫知識。這種教學模式雖然有助于學生全面的了解美術知識,然而這種教學模式的弊端是,學生不能有效地將課堂上所學到的美術知識,運用到日常的美術繪畫中,以及學生不能將充分體會到繪畫當中所表達的情感內涵。教師應該轉變教學理念鼓勵學生通過繪畫記錄生活中樂趣的初衷。
例如,在《剪紙故事》這一課中,教師便可以鼓勵學生從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剪紙作品中發現藝術之美。在開展課程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先借助多媒體資源向學生展示剪紙藝術家所創作出的精美絕倫的剪紙作品,在學生對其感到驚嘆之后,教師便可以鼓勵學生親自動手創作剪紙作品。讓學生從實踐中去體會剪紙藝術的奧妙,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對于剪紙這一項家喻戶曉的手工創作,有著更加崇高的認識,同時使得學生更加切實的體會到藝術源于生活的深刻含義。
三、將情感教學融入于小學美術課堂的反思
在新時代的小學美術教學課程中,為了使學生更加深入細致地體會到美術作品中的深刻情感,教師便要善于通過課程設計凸顯美術課程的視覺性,并且教師也可以借助融入新媒體元素的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在美術教學中加入情感滲透,就是要調動學生的多感官去領悟美術、體會美術。這樣也將為學生在今后的美術學習道路上更進一步,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將情感體驗與小學美術課堂實踐相融合,是為了讓學生通過欣賞各式各樣不同的畫作,促使學生認識到情感才是美術創作的源泉,進而培養學生形成高尚的價值觀與藝術修養,以及幫助學生建立起符合新時代青少年發展的個人興趣愛好。因此,為了更好的將小學美術教學與情感體會相融合,小學美術教師就應當不斷探索,為建立起適合小學階段學生的情感美術教學模式而努力。
參考文獻
[1]龐圣民.傳統模式下小學美術教學的弊端 (1977-2008) [J].社會,2016,(5):155-174.
[2]曹晶.情感教學在小學美術課堂的實踐與創新 [J].教育科學2013,(4):66-71.
[3]雷萬鵬,汪傳艷.對于小學美術教學改革的合理性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12,(24):7-13.
[4]劉顏.在小學美術課堂進行新型教學改革的策略淺談[J].廣西教育,2017(40):49-52.
[5]陳何. 新課程理念在美術課堂的運用——加深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程度 [J]. 美術教師,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