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晨慧 徐航

摘 要:隨著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發展,教育已從傳統的教育逐漸轉變為智慧教育。混合教育模式使用信息技術設備、教育媒體、傳統及電子教科書,以特定的理論指導為基礎,以學習者的關注點為起點,教師發揮引領和組織作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應在智慧教學思想和理論的指導下,借助智能學習環境,通過網絡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層整合,以學生為中心作為目標來建構一套相對穩定的教學流程和教育活動。本研究著眼于英語專業教學改革需求,探索在智慧教育背景下,構建符合民辦高校學生特點的混合教學模式,實現創新性的混合式應用,為促進英語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提供可行性方案。
關鍵詞:智慧教育;混合式教學;教學模式設計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3.071
1 研究背景
智慧教育是一種將人工智能、網絡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結合,利用網絡技術優勢,方便教師開展教學,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從而啟發智慧。在這個環境中,學生可以獲得智慧增長,教育可以達到“知識”人、“智慧”的人的培養。智慧教育可圍繞智慧教育理念、現代化技術和網絡資源三方面進行詮釋。理念上,智慧教育強調啟發性和自主性,學生作為主體,在完成自主學習和同伴間協助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習積極性和自身的領悟性。科技發展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對話溝通方式,也使課堂教學更加靈活、開放、活躍、有效率。智慧教室的出現,整合多種教育應用程序、數據與流程,將現實的學習空間與虛擬學習空間相互交織,為學習者提供針對實際學習情況和個性化的支持,幫助學習者分析學習者的多種學習要求,還支持有效的教師培訓。在資源方面,智能教育的實現應該依靠動態共享數字學習資源,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各種需求,比如SPOC、Micro課程等,可以有效整合各種類型的課程資源。
教學模式已經歷了三代革命性變革。互聯網隨著Web3.0技術而變得更加個性化、智能化,為也符合時代發展的現代化教學提供支持。這一點,作為教育一線的青年教師更是深有感觸。教學模式應隨著時代發展而進步,隨特定情境的條件變化而進行調整,隨受眾群體的差異而即時應變,隨學習環境變化進行重構。因此,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運用能力的提高,知識結構和教育模式的改變迫在眉睫。
2 研究基礎
混合教育模式是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將傳統的面對面教育和在線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支持和完成一系列教育活動,以實現有效的教育模式。國外學者對混合式教學模式有如下研究。Purnim Valiathan圍繞技術、態度和能力進行混合模式研究。Josh Bersin提出混合教學的設計過程:(1)分析學習者的內部要求和期望值。(2)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習者的內部要求,開發教學設計及評價標準。(3)查找并整合教育資源,使用技術介質進行呈現。(4)按計劃實操訓練,追蹤其執行效果,并對結果進行評價。
國內的研究人員也對混合教育模式進行了探索研究。例如余勝泉等在“網絡環境下的混合教育”中,詳細說明了混合教育的理論基礎和混合教育的環境構成。“混合學習的原理與應用模式”中,李克東教授提出八個混合教育的教學環節。李克東通過“信息技術環境ESP+EGP混合教學模式”實現雙主體教學,為未來的混合培訓提供了理論指導,即:學生自主型學習、在線對話型學習和課堂教學的混合教學。
可見,國內外學者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已達到一定的理論高度,近兩年對于混合式教學過程、教學實踐的分析研究也逐漸增多起來,但是,基于智慧教育理念,構建一個獨立運行的、可操作的、閉環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尚有待研究。
3 研究目標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在智慧教學思想和理論的指導下,借助智能學習環境,通過網絡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層整合,以學生為中心作為目標來建構一套相對穩定的教學流程和教育活動。整個教學理論框架的設定將為新教學模式的探索提供依據,以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學習效率,為促進英語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提供可行性方案。
4 研究思路
4.1 智慧教育內涵的界定及教學模式的概念、發展及構成研究
本研究聚焦于智慧教育視域下的高校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對5G時代的智慧教育進行界定,總結提煉出智慧教育在理念、技術和資源的三大特征。即:注重啟發學生智慧、結合現實學習空間和虛擬學習空間、以動態、共享與多種形態課程為學習資源,最大限度滿足不同需求。
4.2 提出智慧教育理念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成要素
本研究從理論目標、學習空間、教學活動、學習資源、評價方式五個方面來建構符合智慧教育理念的混合教學模式。
4.3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
混合設計教學的核心是針對特定的學習者,為合理有效地傳達知識和教學內容而使用現代化媒介的教育方法。為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本研究結合智慧教育理念建構了符合民辦高校學生的英語混合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該模式分為三大階段:混合式教學的前期準備階段、混合式教學活動的實施階段、混合教學評價階段。
(1)授課前準備階段:教師通過對課程情況和教學內容的分析,根據實際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智慧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并通過“藍墨云”平臺的幫助,公開學習資源,布置學習任務。學生在網上獨立學習,掌握相關背景知識,立即完成課前學習測試。教師以背景數據分析為基礎,能夠全面理解學生的預覽情況,并立即掌握反饋信息,進而對線下的教學任務進行調整。
(2)活動實施階段: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學習空間由線上轉為智慧教室進行。首先,學生用手機完成老師提前準備的考試。教師接受反饋,有意識地調整教學安排,詳細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并提供個人指導。其次,發揮智慧教室的智能優勢,將混合教學方法融于教學活動,通過學號點答、小組搶答、詞匯云等組織學生完成教學任務,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