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晶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曾不止一次強調,家風建設是文明社會建設的基礎,也是社會文化建設的根本。優秀傳統文化不僅蘊含了良好的思想道德,還包含了為人處世的道理。我們要運用辯證的思維去看待傳統文化,要充分運用傳統文化的優秀部分,不斷促進新時代家風建設,不斷深化在家風建設中融合優秀傳統文化,在傳承中創新,凝聚強大的力量,在潛移默化之中深化人們的價值觀,助力新時代中華文化發展。
◆關鍵詞:家風建設;新時代;優秀傳統文化
家風是一個家庭呈現出來的整體風貌、品行、格調、氣韻和境界。家風是個人、家庭與社會價值觀的連接點和交匯處,也是展示平臺和擴散平臺。從深處看,家風是聯結個人、社會與國家的歷史基因;從遠處看,家風是聯結不同代際的道德根系。
一、傳統社會的家風文化資源
中國傳統家風的內容主要包括孝敬、忠誠、廉潔、禮節、儉樸、勤奮、和睦、敦厚、仁愛、公義十項內容。孝敬作為中國傳統道德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其基本內容是敬愛父母。在中國古人看來,孝敬是人最為基本的道德,這種道德可以感通天地。因此,無論是上古、中古還是近古,絕大部分家風都以此作為最首要的一條。家風是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節點,是促進社會文明發展的重要基礎。在家風建設的過程之中,要充分把握傳統文化的仁、義、禮、忠、誠等重要品質,不斷深化家庭成員的綜合素養,為培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設者奠定堅實的基礎。“修身、齊家、平天下”,而在家風建設之中要注重對正心修身的嚴格規定,要充分把握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合儒釋道三教根本理念,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而將家風建設擴散到社會文明建設之中,從而在新時代社會建設過程中釋放家風分文化資源。
二、優秀傳統文化資源
傳統文化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成的總體表現,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中華歷史悠久、民族眾多,流傳下來的文明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在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階段,面臨的國際形勢越來越嚴峻,國人更應秉承初心,傳承并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指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蘊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敝腥A民族之所以幾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歷經磨難,一次次鳳凰涅槃,成為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觀,最根本的就是深深植根于民族基因的偉大精神支撐和崇高價值追求。
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是儒家文化,其主要倡導血親人倫、世事功、修身存養、道德理性,尤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系,其中心思想是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其核心是“仁”。而家風建設最主要的是培養家庭成員道德思想品質與社會責任,在過程之中要充分挖掘傳統文化資源,更好地融入到家風建設之中,使之成為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的基礎,成為傳統文化資源綻放的載體。
三、家風建設中傳統文化的運用
我國大規模城鎮化進程導致家庭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陌生人社會”正逐漸取代“熟人社會”,單元家庭增多,傳統家風所依靠的社會結構已發生很大改變,但這并不意味著家風的社會功能消失了。在新的社會條件下建設新的家風仍然非常必要,構建當代家風應當充分把握優秀傳統文化,使之更好地融入到家風建設之中,傳承與弘揚中華文明。
(一)家風建設應以傳統文化為基礎
中華傳統文化是以儒家文化為主體,以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為枝干,編制出中華文明傳承,在整個過程之中,“仁義禮智信”的理論核心在家風建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華傳統文化不僅探索了社會職責與人性發展,更重要的是為人們的成長與發展制定了“規矩”,即讓人在一定程度之中進行發展,而這種“規矩”我們稱之為“道德”。在家風建設之中,中華傳統文化是形成良好家風的基礎,其中包含了古代智慧之人的治世之道與為人之道,是幫助家庭成員品德形成、家庭責任擔當、社會擔當的重要節點,是塑造高尚人格和品德的思想源泉。
(二)家風建設應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
在家風建設要重視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家風建設事實上是一種家庭文化建設的過程,是家庭接受文化熏陶的過程,因此,在家風建設過程之中要不斷汲取、吸收、提煉中華傳統文化,要充分利用傳統文化優秀道德理論和道德規范,將傳統文化優良品質根植于家庭每個成員之中,這樣才能促進優良家風的延續。比如,從小要利用孔融讓梨、孟母三遷等傳統故事刺激孩子對傳統文化有一定的認知,并讓孩子懂得謙讓、禮貌、好學等的重要性,使之能不斷擴寬自我視野與思維,從而為形成良好品德奠定堅實的基礎。家風建設的本質就是家庭成員的思想品德建設,就是利用傳統文化熏陶其思想,使之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并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積極正面的理論,比如“仁義禮智信”這些對幼年、青少年有著正面引導作用的需要成為家風建設的重點。
四、結束語
家庭是國家和社會文明的基石,家風則是國風和世風的基石。作為社會風氣最為基礎的層面和組成部分,家風對于社會風氣的功用非常明顯。通過建構優良家風可以極大地促進社會風氣的好轉。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推進當代家風建設,中國就一定會在偉大復興的過程中,建構出多姿多彩的家風畫廊,這既是構建國風的重要元素,也是中國送給世界文明的禮物,而這一切則取決于我們每個人的創造和付出。
參考文獻
[1]潘宏慶.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助推新時代家教家風建設[N].中國社會科學報,2020-02-24(004).
[2]趙嬋娟.從傳統家訓文化看新時代家風意涵[J].人民論壇,2020(26):140-141.
[3]崔家凡.基于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現代家風建設探析[J].鴨綠江(下半月),2020(09):115-116.
[4]鄧春玲.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家風建設[J].作家天地,2020(13):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