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文
◆摘? 要:隨著現代教學理論的發展和進步,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實現時代氣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和進步,成為教師關注的核心教育課題之一。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長期處于乏善可陳的困境,學生對作文寫作缺乏興趣和想象,表達能力發展未能達到預期教學目標。對此在新的教學時期,教師需要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進行積極開發和拓展,給學生的表達能力提供更多可能,促使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到更有效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個性化指導;教學分析;實踐策略
傳統作文教學短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學生在知識學習中缺乏寫作思考習慣,對作文寫作比較排斥,導致其核心創作力不足。其次學生自己缺乏生活經驗和寫作素材,也成為掣肘其能力發展的關鍵因素。最后教師在教學指導方面缺乏科學的教育理念和策略,也使學生的語言天賦得不到有效展示。對此在新的教學時期,在個性化教學理念指導下,教師需要對作文教學進行更綜合化的考慮,促使語文作文教學的質量得到切實提升。
1培養學生的作文寫作意識
1.1縮短作文寫作訓練的時間周期。在傳統的語文課程教學模式下,教師一般會按照單元進度進行作文講解訓練。這樣的教學模式導致兩次作文訓練之間的間隔周期過長,學生的作文寫作經驗無法有效積累,在臨時寫作中有很強的應付心理,導致其作文水平無法獲得穩步提升。此外教師壓縮了作文教學時間,對作文寫作的限制要求較多,也增加了學生的焦慮情緒和心理壓力。1對此在新的教學時期,教師應該縮短作文寫作的訓練周期,在一周內至少布置兩三次簡單的話題寫作練習,促使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保持寫作意識,寫作經驗得以更有效積累,為其能力的穩定發展創設積極條件。例如教師可以積極開展生活化教學,鼓勵學生對自己在生活經歷的奇聞異事、故事人物、不同的情境帶來的不同情緒等內容進行積極創作寫作,放寬學生的寫作時間,鼓勵學生對作文內容進行積極構思,促使學生的文字功底逐步得到培養。
1.2鼓勵進行模仿、改編、評價寫作。在傳統語文教學中,模仿寫作被視為作文寫作的“禁區”。事實上學生的作文創作力十分有限,如果再禁止學生進行模仿寫作,只會使其語言過于虛浮和縹緲,寫出的文章缺乏真實內容和真情實感。對此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模仿、改編、評價寫作,針對學習的課文,自己閱讀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促使學生從作文寫作中周到最基本興趣,并為此投入更多精力。例如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古詩翻譯成現代文,并配以自己的想象和故事,以此使學生的作文寫作有所依托,寫出的內容更符合文字訓練的基本要求。
2培養學生的素材積累意識
2.1鼓勵學生對寫作素材進行拼接和組合。在作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多樣策略拓展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在語言表達上表現出多樣興趣。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已知的作文素材進行拼接,將不同的人物故事整合在不同的場景下,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學生的創作樂趣。比如在閱讀完《魯濱孫漂流記》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想象自己的荒島求生經歷,對魯濱遜深處的時代背景資料進行調查和分析,猜想自己能夠在個人生存中做出哪些積極嘗試,自己會如何被救援等,使學生對魯濱遜的故事做到更多樣深刻的解讀。
2.2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教學。在語文素材積累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踐行課外閱讀教學策略,使學生保持多樣的閱讀學習視野,為其作文寫作提供更多素材。對此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涉獵閱讀意識,給學生提供閱讀書單,分享附近圖書館、書店的地址等。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多搜集閱讀資源,以豐富自己的世界觀和想象力,使自己對學習和生活保持多樣興趣。此外教師可以定期開展課外閱讀鑒賞活動,要求學生將自己近期閱讀的內容、想法、收獲拿到課堂中進行分享。以此使課外閱讀教學更受到重視,激發學生的表達意識,提升全體學生的閱讀視野和興趣等。
3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采取更多的輔助、誘導措施
3.1放寬作文寫作限制條件。在作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保持贊賞的眼光審視學生的作文內容。在這個過程中跑題和偏題只能算作次要的評價標準。學生能夠記錄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能夠對一個故事進行巧妙地復述,就可以算作高質量的創作內容。以此使學生逐步掌握作文寫作的科學方法和路徑,而不是對作文題目中“高大上”的要求進行趨炎附勢。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中肯地指出學生作文內容的優缺點,激勵學生在不斷的寫作中作出更積極的嘗試。2
3.2采取完善的激勵教學策略,給學生的作文更大的展示空間。在作文寫作教學中,學生創作內容在最終得不到更充分的展示,也會打擊學生的創作熱情。教師要洞悉學生的自我表達心理,設計更多樣的激勵措施,提升學生的表達意識。例如教師可以對學生的作文作業進行公開化的定期評價,公開的評價學生作文的優缺點,激勵其對文字寫作保持熱情。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隱私的保護,保持“點到即止”的原則,使師生之間形成更深厚的感情和默契。此外展覽優秀作文內容,開展多樣的征文活動等,都是激勵學生進行作文創作的可用選項。
3.3教師促進班級人文和諧文化的發展。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維持師生關系,學生集體關系,使學生對教師保持認同和尊重,對其他同學保持熟悉和了解,以此提升學生的文字表達意愿,充分發揮學生的寫作潛力。如教師保持熱情演講的授課風格,組織學生參與課堂小組討論,課堂游戲活動,戶外實踐活動等。
4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學中想要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寫作素養,教師就需要保持更開明、科學的教學態度和理念,采取多樣措施促進學生基礎素養、文學素養、實踐素養的全面發展,促使學生在作文寫作中想寫、會寫、能寫,使語文語言教學的綜合目標順利達成。
參考文獻
[1]劉開菊.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個性化教學分析[J]. 精品, 2020(7):110-110.
[2]蘇淑芳. 基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個性化教學分析[J]. 家長, 2020, 000(003):P.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