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班牙教育制度不斷改革,依照去中心化原則,將教育權下放至各個自治區,由中央負責制定教育課程及教學標準,借以保障全國學生受到均等的教育機會,同時為各自治區教育教學的開展提供政策保障。基于此,為更好地了解西班牙初中義務教育現狀,本研究收集大量資料,針對西班牙中等義務教育教學培養目標、辦學依據、入學保障、授課課時、課時設置等方面,通過文獻法、調查法等展開論述。研究發現,西班牙初中義務教學階段發展的特性為面向西班牙所有適齡學生的教育經費實行免費入學計劃,旨在培養初中學生具備基本學科知識及道德品質。
關鍵詞:初中教育;入學制度;學制
中圖分類號:G53/5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33-0005-03
2006年的西班牙《教育組織法》(LOE)和2013年經修改后的《教育質量改善法》(LOMCE)規定,西班牙初中義務教育主要面向年齡為12—16歲的學生,為免費義務教育,學制四年。在初中教育階段中,教育和職業培訓部(MEFP)根據國家規劃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成果評定標準,制定中等教育各個階段的課程,各教育管理部門在各自的管理范圍內執行實施[1]。
一、初中義務教育培養目標
初中義務教育就學年齡為12—16歲,總共分為四個年級,作為小學基礎教育的延伸,初中義務教育同時也是學生進行后續教育的基礎,旨在配合學生的個人能力進行輔導,協助學生認識自己的能力,選擇適合個人的發展方向,培養學生未來升學或者就業所需要的能力。根據《教育法》規定,西班牙的初中義務教育主旨在發展學生關鍵能力:1. 促進學生成為民主社會的優良公民;2. 發展和深化學生的學習的態度和學習習慣;3.了解兩性權利及機會平等,拒絕任何形式的性別歧視;4.強化感受力、發展良好的溝通能力,培養和平解決沖突的能力;5. 運動西班牙文和外語進行溝通和表達;6. 培養能夠辨別所接受事物的能力和批判能力;7. 獲得文化基礎知識,尤其在人文、藝術和科學技術方面、重視藝術創造、學習接受并使用科技新事物等。初中義務教育階段綜合全面的教學范圍和模式讓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并有能力處理復雜問題,為日后的學業做準備[2]。
二、辦學數據
所有初中義務教育教學機構被稱為中等教育機構(I.E.S),初中可以分為公立初中、半公半私初中(concertado)、私立初中。公立初中是免費的,學生家庭只需要支付教學書本費、材料費、餐飲交通費,學校也會提供獎學金來支付這些費用。公立初中一般也開設職業教育,半公半私和私立學校通常也開設幼兒園和小學教育。費用直接通過銀行支付給學校,學校把該保險金交給隸屬于就業、移民和社會保障部的社會保障局。
相關資料顯示,2016—2017年,西班牙的公立學校數為4157所,私立學校3224所,其中半公半私學校2790所,純私立學校434所。
三、初中義務教育入學保障和相關規定
在初中義務教育期間,政府教育部門對在其管理區域內的居住較遠的學生提供幫助,為他們提供經濟資源和必要的支持,避免出現因地理、社會、經濟等其他因素導致家庭無法給其孩子選擇合適的教育。
初中教育是基礎的義務教育,所有12—16歲的適齡兒童都應該接受教育,所有完成小學教育的適齡兒童都應該進行初中義務教育。由于每所公立小學都附屬于中等教育教育機構,學生可以無須再重新進行新的入學程序而直接進入初中就讀,當學生入學需求超出招生計劃,學校會優先考慮錄取自己附屬小學的學生。學生父母或者法定監護人有權利為其選擇公立或私立初中,唯一的入學要求是出生年限,入學學生必須年滿12歲。公立學校和半公半私學校有義務保證學生受教育直到年滿16歲,除非家庭要求轉學或者其他學生違反學校管理規定的情況[3]。
初中義務教育階段在城市中進行招生時,會考慮到出生率、外國學生的增加、新區人口增長等因素,在農村地區進行招生規劃時,考慮地理情況、出生及死亡率、人口老化、務工人員的數量等,保障學生在初中教育階段獲得免費的學校教育,使學生今后能夠順利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考慮到農村地區的特殊性,學生可以在學生居住地附近的城市上學,如果去附近城市上學較為困難,學校可以提供住宿,學生周末回家,交通及食宿均為免費。
半公半私學校和私立學校有權利自主制定招生程序,自治區教育部門規定,私立學校和半公半私學校的招生時,必須保證父母或者監護人擇校的平等和自由,在不受意識形態、宗教、道德、社會、性別種族或出身原因的歧視下,均衡合適地分配學生,保證為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提供充分、均衡的教學機會,確定每個學校特殊學生的比例。
如果公立初中和半公半私初中名額不能滿足入學需求,則適用國家統一規定的優先錄取標準:1. 申請者是否有兄弟姐妹在該校就讀;2.父母或者法定監護人是否在該校任職;3. 申請人家庭住址與學校之間的距離,或者其父母或法定監護人其中一人的工作單位與學校之間的距離;4. 家庭人均收入;5. 是否為多子女家庭(3人或3人以上);6. 申請人本人或者其兄弟姐妹、父母是否有身心殘障;7. 由于父母被強制調動造成整個家庭搬遷,或者由于性別暴利行為而搬遷;8. 對于來自國外的學生,初中義務教育教育課程根據他們的自身情況、知識掌握情況、自身能力情況、年齡以及之前的學習情況來安分配,使其能夠順利進行后期學業。
四、授課課時
根據教育和職業培訓部最低要求,西班牙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制定每年校歷,最少175天教學日。整個學年假期包含大約11周的暑假,圣誕節假期約15天,圣周期間在三月末或四月初有8至11天的假期,由當地政府部門宣布的12天的節假日或非授課日以及復活節兩到三天假日,根據每個自治區有所不同。
每個學校自主安排授課時間段,公立初中在周一至周五的白天授課,私立初中可以自行安排。學校總教學時間表(包括課余對外的開放時間、每個階段的教學活動時間、學校設施開放的時間和條件等)應符合教育委員會規定的要求,咨詢學校教師委員會(Claustro de Profesores)。一般來說,初中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階段每周包含30—32節授課,每節課55分鐘。
初中并沒有遠程授課模式。遠程教育創新和發展中心(CIDEAD)是為非大學針對由于個人情況,不能連續性地入校參加初中課程的12至16歲學齡兒童,學生可以經由相應的教育部門授權,通過遠程教育創新和發展中心(CIDEAD)進行遠程學習。
五、初中義務教育課程設置
對于課程內容規劃,西班牙全國并未設置統一的學科計劃或標準,為保障學生受教權利及教學質量,確保學生獲得必備的基礎能力,西班牙中央政府嚴格規定各科的最低學時數,設置核心課程及其最低教學標準大綱,提供全國學生共同的基礎課程內容,確保全國各學科領域的基本教學時間,提供各學科領域教學的彈性空間,并由中央教育與科學部制定全國初中義務教育核心課程及其最低教學標準大綱(Ense anzas Mínimas de Educación Secundaria Obligatoria),根據此大綱,各個自治區教育部門制定符合該區域教育要求或者教育政策的課程框架,最終由各個學校評估自身情況及需求,規劃該學校的課程培養計劃[4]。
第一個周期(初中1—3學年)的課程分為核心必修課、其他必修課、選修課三種。核心必修課(第一學年不能少于教育部門規定的授課課時數的50%),第一、二學年課程包含生物和地質學(第一學年)、化學和物理(第二學年)、地理和歷史(第三學年)、西班牙語語言文學(第一,二學年)、數學(第一,而學年)、第一外語(第一,二學年);其他必修課(每年都開設)包含體育、宗教或道德價值觀(由父母或監護人選擇),也可以從古典文化、視聽教育、造型教育(Educación Plástica)、音樂、創業活動、第二外語、技術、宗教或道德價值觀等課程中任選其一;選修課包含與卡斯蒂亞語在語言文學領域上有共同待遇的共同官方語言文學(第二官方語言)、一些特定課未開設的課程或各個自治區教育部門自主設定的課程[5]。
第四學年課程由于第四學年是初中的第二個階段,為畢業做準備,學生可以選擇學術方向或職業教育方向,主要分為核心必修課、其他必修課、選修課三種。其中核心必修課程包含地理歷史、卡斯蒂亞語言文學、學術型數學、第一外語,選修兩門可從生物和地質、經濟、化學和物理、拉丁語等課程任選;其他必修課課程包含體育、宗教和道德價值(由父母或監護人選擇),也可以從表演藝術和舞蹈、科學文化、傳統文化、視聽教育、哲學、音樂、第二外語、信息與通信技術、宗教和道德價值課程中任選其一;選修課包含與卡斯蒂亞語在語言文學領域上有共同待遇的共同官方語言文學(第二官方語言)、一些特定課未開設的課程或各個自治區教育部門自主設定的課程。
據有關資料顯示,2017年初中教育學科課時占比為:語言、寫作和文學為17課時;數學為13課時;自然科學為11課時;社會研究為10課時;第二語言為11課時;體育與健康為7課時;宗教/道德/價值觀為4課時;其他學科為3課時;學校自行開設的選修課為23課時。
外語教學模塊由教育部門設置,對第二官方語言的教育也做了一些規定。根據規定,各科核心課程最低教學標準大綱的教學課時數應該占該科授課總課時數的65%,在具有第二官方語言的自治區則占55%(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加泰羅尼亞語;巴斯克區:巴斯克語)。
此外,在不改變授課內容的情況下,一部分學科可以用外語授課,確保學生獲得兩種語言的相關學科術語。
六、授課方式與教材
教科書和其他教學材料的監督,是教育管理部門對構成教學過程進行檢查的一部分。西班牙規定,所有學校對教科書的選擇應該遵循以下準則:每個學校的教學協調委員會(Comisión de Coordinación Pedagógica)準備一份他們認為適合的所有教科書的報告,由該學校的學校董事會(Consejo Escolar)和教師委員會監督(el Claustro),教師最終選擇使用哪些教科書。教師使用教科書或者其他教學材料,必須符合以下標準:科學嚴謹、適應學生年齡、通過各自治區認可,能夠并反映、促進在現行教育法和反對性別暴力綜合保護措施組織法所推行的原則、價值觀等。
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為學校提供所有的信息技術基礎設施,保證信息和通信技術(TIC)教學的順利開展。在教育部門規定的教學原則的基礎上,學校可以自行選擇教學方法,并自行選擇教學材料和教學資源。每位教師應遵守總教學原則以及教育部門的規定內容,可以自由決定自己的授課方案。
對初中義務教育階段的授課方式,教育和職業培訓部建立了一般指導原則,教師的教學活動必須有利于完成該階段學生所應該獲得的相應能力,符合培養目標。此外,閱讀理解、口頭和書面表達、視聽傳播、信息和通信技術(ICT)以及價值觀教育是橫向教育,因此必須貫穿在所有科目的教學中。
在初中階段教育的指導原則是,初中教學活動必須推動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學生團隊合作并學會運用適當的研究方法。教育部門必須推行必要的措施,以便在豐富的學科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發展學生在公共場合正確表達自己的能力。
七、結語
綜上所述,西班牙全國并無統一的學科標準,為更好保障學生受教育權及教育品質,一方面通過核心課程及最低標準大綱,確保就讀學生能夠接受一致的教育訓練;一方面,西班牙政府也規定了最低授課課時,以確保全國各學科領域的基本教學時間,同時提供各學科領域教學的彈性空間。
參考文獻:
[1] Pilar Amaiz Snchez. Educación faclusiva:Una Escuela para Todos[M]. Malaca,Espa■a:Ediciones Aljibe,S.L.,2003:124.
[2] 薩爾瓦多·德·馬達里亞. 西班牙現代史論[M]. 朱倫譯,譯.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8:10-24.
[3] Femandez,C.,Yoshida,M.. Lesson Study: A Japanese Approach to Improving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J].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2004.
[4] 井上,星児. Across the Altruistic Education into International Ethics:A few Suggestions from Hiroshima and Japan[J]. 國際協力研究誌,1998,4(01):17-23.
[5] 魏晉慧. 試論美洲西班牙語特點及其社會語言學意義[J]. 外語教學,2006,27(02):26-29.
(薦稿人:張艷,安徽大學教授)
(責任編輯:鄒宇銘)
作者簡介:林茹(1989—),女,碩士,安徽大學講師,研究方向:西班牙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