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
摘要:現階段,我國工業企業發展的速度比較快,隨著我國進一步融入到全球產業分工中,國內企業能夠在國際市場中獲得市場份額以及資本,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工業生產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在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中需要更為精細的管理策略作為支撐,以精益生產管理模式來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從而充分發揮規模優勢,這對于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以及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主要對精益生產管理在企業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希望該管理模式能夠在現代工業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作用。
關鍵詞:精益管理;生產效率:實施策略
在企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隨著企業體量的提升,企業管理的復雜性也在不斷提升,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在初創階段殘存的一系列管理問題會進一步凸顯,低效的管理模式將導致企業運營成本大幅度上升,同時也使得企業的體量優勢難以得到發揮,針對這一問題就需要將精益管理模式引入到企業的生產管理中,實現對各個生產環節的有效控制,在提升企業生產效率的同時,也能大幅度降低在生產制造環節中產生的浪費,保證生產質量的穩定性,以及企業產品庫存的合理性,因此對于現代生產企業來說,需要重視精益管理模式在生產管理中的應用,從而實現對生產環節的高效精細化管理。
1.精益生產的內涵以及實施思路
1.1精益管理思想內涵
精益生產是日本豐田企業在管理實踐中總結出的一種管理哲學。精益生產的最終目標是減少生產環節中產生的浪費,縮短產品的生產周期,保證產品質量的一致性,從而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總的來說,精益生產是一種面向生產環節,以市場為導向,以生產環節優化為手段的現代化生產管理模式。與傳統的生產管理模式相比,精益生產更加注重對生產管理環節的細化,加強對各個生產環節的分析,通過精細化的管理手段,最大程度減少生產浪費,并提升生產工序的合理性,能夠使企業有效的生產資源發揮出更大的生產效益。
1.2精益生產的實施思路
精益生產管理模式的實施需要基于企業實際的生產情況,通過對企業各個生產流程的細致分析,從而對生產流程進行改進優化,并對生產環節的技術方法進行創新,從而實現降本增效的管理目的。目前來看,精益生產在我國生產企業中的應用主要是通過建立標準化的生產流程、看板管理、拉動生產模式、同步化生產模式等管理手段。相關管理手段的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生產進度的把控,并縮短的了產品的生產周期,標準化的作業模式不僅能夠提升產線的生產效率,同時能夠保證產品生產質量的穩定性,各個生產工序之間都能得到有序的銜接,進一步降低了產品的生產成本。與常規的生產管理方式相比,精益生產管理模式在管理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對生產細節的把控,對各個生產要素進行全面的統籌,從而最大程度的整合生產資源,在保證產品生產質量的基礎上,縮短了產品的生產周期。確保在產品生產的過程中能夠對各個生產工序進行有效的管理,最大程度的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效益。
2.精益生產的實施策略
2.1減少產品在產線的滯留時間
在精益生產的管理視角下,產線中存在不能創造附加值的工作流程,均屬于生產資源的浪費,為了較好地執行精益生產管理的要求,就需要重視對材料人力以及物力的精簡,并確保生產質量管理的相關措施得到有效的執行。如果產品在產線中滯留的時間過長,不僅會在很大程度上加大生產管理的難度,同時也會增加產品生產制造的周期,造成生產資源浪費。因此,生產企業在進行生產管理的過程中,需要控制好產品在產線中的滯留時間,保證產線中生產設備正在加工的產品為當下真正需要加工的產品。通過這種方式,使工序間的銜接更加平順,即使某個生產環節存在瓶頸,也無需進行大規模的生產調整,只需要在相關工序前后設置堆基站,再通過其他工序的推動作用來快速減少產線中堆積的產品數量,從而大幅度減少產品在產線中的滯留時間。
2.2解決生產工序瓶頸
在產線中,往往存在一些存在瓶頸的生產工序,而精益管理的目的就是要解除生產工序的瓶頸,最大程度的利用生產資源,從而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在進行流水線作業的過程中,有多種因素會影響生產的效率,從生產時間上來看,勞動力是否均衡是決定產線生產效率的重要因素。為了解除生產工序的瓶頸,進一步提升產線的生產效率,就需要重視提升勞動力在產線中物質的均衡性。企業需要從實際的生產情況出發,設立精益生產管理小組。管理小組需要深入到產線,加強對產線各生產工序的研究,保證能夠合理的安排產線的人員布置。在實施管理工作之前,精益生產管理小組還需要從精益管理的目標出發,制定生產計劃,完善生產流程,并建立全面的監督管理制度,從而為更加有效地產線管理創造條件。
2.3完善產線布置,設立虛擬生產線
從當前工業企業對產線的布置形式上來看,往往采用集群式布置方式,這種產線布置形式本身并無問題。但是在生產實踐中,產線的實物流往往會較為混亂。比如前一個工序的某臺設備加工后留到后邊的工序的哪一臺設備往往是隨意的不固定的,這種情況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生產計劃的實施,并給現場生產管理帶來很大的難度,進而會影響產線的生產效率。這個問題可以從企業所生產產品的特點出發,對產線的生產設備進行分析和歸類,從而將不同車間的設備組合設立虛擬生產線,明確相關設備之間的前后銜接關系。以這種產線布置形式,避免產線的實物流混亂問題。
參考文獻:
[1]王曉君,史金鑫,管少亮,胡浩.汽車零件車間精益生產實施研究[J].汽車實用技術,2021,46(09):202-206.
[2]本報記者采訪組. 堅持精益管理? 實現生產管理上臺階[N]. 中國鐵道建筑報,2021-05-11(002).
[3]陶昌隆,張周岐,汪春艷,謝思亮.基于精益生產的制造業企業管理創新模式[J].化工管理,2021(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