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琴
摘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中,要求美術教師需要使用多種不同的方式展開教學,區別于傳統的美術教學方式。那么,教師可以使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一方面可以通過該模式提升小學生參與美術創作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該模式改進小學生的美術學習問題,并且在該模式下采取多種教學對策,保證在興趣的前提下展開教學,從而可以提升美術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美術;合作學習;教學對策
引言
目前,小學美術課堂中已經暴露出些許教學問題,有些因為教師引起,有些因為學生個人引起,這些都是美術教學的障礙。因此,針對這些問題,教師需要重新思考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讓美術課堂充滿趣味性,這樣相比以往教學會具有明顯改善,從而可以改善課堂教學問題。
一、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美術教師如果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學習任務布置下去,由學生自主完成,已經達不到教學的目的。合作學習的形式可以有效避免這一缺點,教師以小組合作形式,根據小組成員的實際情況布置學習任務,調動每一位學生課堂參與性與學習積極性,為完成學習任務大家集思廣益,發揮各自的想象力。教師在旁邊進行指導,學生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及時給予幫助,引導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應主動尋找解決辦法。合作學習的形式既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又使學生自主學習、人際交往等綜合能力得到鍛煉。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紀律不嚴謹
在美術課堂中,當教師分成多個小組后,多數小學生沒有領會到合作學習的真意,有些學生會借此機會上課做小動作,與其他同學竊竊私語,并且教師布置的小組作業,有些小組沒有進行過互相溝通交流,直接會得出作業答案,這就說明合作學習形同虛弱,學生們沒有認識到合作學習的紀律。
(二)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效果較差
在合作形式的學習過程中,不僅需要生生之間的配合,而且需要師生之間的配合,但是有些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不太融洽,在課堂中的互動環節少之甚少,這會造成課堂氣氛不適于合作學習,反倒會產生負面影響。
(三)參與感不強
在小學美術教學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布置完學習任務后任由學生自行完成,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會意見不統一,而導致出現矛盾等各種問題,教師不能及時引導或幫助解決,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在以后的學習中不愿參與進來。這種現象如不及時解決會使學生間的差距增大,使不愿參與的學生徹底失去學習美術的興趣。
三、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一)做好分組,規范紀律
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由于有些學生的個人因素,會導致整個小組的合作學習效果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美術教師強調紀律性。那么,可以從科學分組方面思考,一方面,在分配組員時可以按照班級內的總成績表,從中間劃分為A和B兩部分,A部分代表成績較為優異的學生,B部分代表成績較為落后的學生,然后將A1和B1、A2和B2、A3和B3分為六人小組,按照該方式以此類推,這就可以保證小組內屬于優差平衡的狀態。另一方面,在分配小組長時,盡量選擇小組內的班干部,因為班干部較之其他普通同學具有較高的責任感,對于教師給予的合作學習任務會堅決執行,并且可以幫助教師督促其他學生認真地投入合作學習中,這就有利于達成合作學習的目的。那么,通過以上兩個方面,這就可以加強美術課堂的紀律性。
(二)展開美術游戲活動,增強合作學習的趣味性
對于小學生而言,游戲活動總是會第一時間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陷入其中無法自拔,那么美術教師可以利用該方面優勢,在課堂內展開美術游戲活動,并且將其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這會讓美術課堂變得有趣起來,充分地提起小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有助于展開美術教學。
例如,當教師在教學《大家一起真快樂》時,從該主題上看,“大家”的范圍較為廣泛,教師可以從該方面展開“畫畫你的同桌”美術游戲。首先,教師讓每個小組內相隔的兩人互為伙伴,然后讓兩個伙伴之間互相描畫對方的長相,顯然小學生不會創作人物畫,但是依然會精神奕奕地創作,這就說明該游戲已經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創作中。并且,在該過程中,每個學生之間會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在歡聲笑語中度過該堂課。另外,需要美術教師做好對學生繪畫作品的評價準備,不能從一而終地使用“不錯”、“很好”等敷衍類語言,需要真切地針對小學生的畫作提出中肯的評價,如“小恩同學畫的真不錯!把小伙伴的眼睛畫得栩栩如生!繼續加油!”,這樣既可以給予小學生美術創作的自信心,又可以感受到評價的獨特性,有利于提升美術學習效果。
(三)重視合作學習成果的展示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中,有些教師過多地關注于教學過程,沒有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成果的展示環節,有些學生會因為自己的創作成果,得不到其他同學、教師的認可而失去美術創作興趣,這會影響同組同學的參與美術活動的積極性。所以,美術教師需要轉變教學理念,加強在展示階段的教學措施,足夠尊重小學生的美術創作成果。
例如,當教師在教學《彩色的圓形》時,從該主題上看,主要讓小學生根據“圓形”展開美術創作,那么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成員自行發揮想象力,用圓形創作出最為喜愛的畫作,如“五環”、“太陽”、“自行車”等,然后教師讓每個小組之間互換畫作,既可以增強畫作的展示效果,又可以加強小組間的互相學習交流,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效果。最后,教師可以從中挑選出個性突出、畫技較好的畫作,這就可以起到樹立榜樣的作用,有助于提升學生參與美術創作的積極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中,需要重視每個小組的分組情況,保證該活動可以有效地進行,需要重視游戲對合作學習的促進作用,加強小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還需要重視每個小組的創作成果的展示環節,這會增強創作積極性,有利于提升合作學習活動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秋萌.小學美術課堂合作學習的組織構建[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0):745.
[2]郭春梅.小組合作在小學美術教學的策略研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3):172-173.
[3]覃玲玲.初中美術教學實踐中合作學習的組織及實踐[J].青春歲月,2018,(17):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