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育紅
摘要:自閉癥兒童心理發展特點是心理發展遲緩與語言障礙、智力發展較慢與內心反差、個別方面突出與具有特長。根據自閉癥兒童心理特點,運用繪畫活動治療自閉癥兒童,包括起始階段、探索階段、發現階段、發展階段、鞏固階段。繪畫活動對自閉癥兒童心理治療具有促進作用,能夠凸顯兒童特長與提升認知能力、發展兒童情感與更好宣泄情緒、提高適應能力與促進更好交際。特殊教育中,教師要根據自閉癥兒童具體情況,落實繪畫活動教學,更好培育自閉癥兒童。
關鍵詞:繪畫活動;自閉癥兒童;心理治療;情感宣泄;社會交往
自閉癥是也稱孤獨癥,是一種孤獨性障礙,對兒童成長發育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表現為不愿說話、不愿交流與交往,語言溝通能力差,缺乏參與互動的興趣等。美術教育是幼兒教育與特殊教育的重要項目,也是治療自閉癥兒童心理的重要方法。在師生共建的繪畫活動中,教師與兒童互相合作,共同完成繪畫創作,能夠打開自閉癥兒童的心里大門,拉近師生間的心理距離,讓他們更信任老師,更有興趣、更加積極參與繪畫活動。針對自閉兒童的教育教學中,經常組織繪畫活動,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其中,能夠更好發揮心理治療的作用。
一、自閉癥兒童心理發展特點
研究繪畫活動對自閉癥兒童心理治療作用,首先要分析和明確自閉癥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根據具體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發揮繪畫活動的優勢,心理治療作用更為顯著[1]。首先,自閉癥兒童的心理發展遲緩,很少與同齡人交往和互動,導致語言功能退化,致使出現語言障礙,影響其正常成長。其次,心理問題以及語言障礙還會拖慢智力發展,與普通兒童相比,認知能力較差,學習速度較慢,導致他們內心反差,無法形成積極向上的自我認知。最后,自閉癥兒童通常個別方面比較突出,具有一些特長,比如對音樂、美術感興趣,藝術領悟力與學習力很強,有著一定的天賦等,要借助這些優勢進行心理治療。
二、繪畫活動對自閉癥兒童心理治療的主要階段
在學校美術教育中,教師組織繪畫活動,對自閉癥兒童的心理治療,要遵循一定的流程,這一般分為五個階段。
一是起始階段,主要是讓兒童自由創作,不作出任務要求,只提供繪畫工具和材料,讓兒童信手涂鴉等。二是探索階段,可以通過創設輕松與安全的繪畫環境,通過引導讓兒童畫自畫像,指導合理用筆用色,根據畫作初步了解其內心世界。三是發現階段,教師試著規定一些繪畫題目,讓兒童畫簡單的靜物,包括花草樹木、房子等,對于一些兒童繪畫的混亂情況,可推測其情緒波動較大。四是發展階段,要繼續將繪畫的主題拓展到社會人文上,讓兒童畫“我和我的朋友”“我和我的伙伴們”等,從畫作中看出所畫人物比較小,場景也不夠熱鬧,可以看出自閉癥兒童通常沒有安全感,但是卻渴望有朋友,希望與朋友們一起玩耍。五是鞏固階段,隨著時間的推移,繪畫活動發揮心理治療作用,自閉癥兒童變得逐漸開放,能夠打開心扉與人交談,此時再讓他們畫“今天的我”等。
三、繪畫活動對自閉癥兒童心理治療的重要作用
(一)凸顯兒童特長,提升認知能力
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要認識到自閉癥兒童的心理問題只是暫時的,能夠通過各類治療手段逐漸讓他們打開心扉,和正常的兒童一樣活動。自閉癥兒童通常具有一定的藝術天賦,通過開展繪畫活動,凸顯他們的特長,讓他們在自己專長上勇于突破自我與展現自己,激發其創造力,提升認知能力。
例如,教師先教授自閉癥兒童的繪畫基礎知識,包括畫線段、畫圖形、畫靜物、上色,然后指導他們畫植物、畫動物、畫建筑、畫人物、畫游戲活動等。通過一步步教學,慢慢地開發他們的潛能,能夠凸顯自閉癥兒童的繪畫特長,同伴、教師和家長不由自主地贊賞和表揚他們,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感受到繪畫創作的喜悅,從而主動與人交流和交往,勇于敞開心扉,勇敢接納他人。繪畫活動中,需要調動多種感官,通過觀察、觸摸與動手操作等,在顏色、圖形的刺激下,能夠提升兒童的認識能力。
(二)發展兒童情感,更好宣泄情緒
人類從出生開始就會表達情感,比如哭笑吵鬧等,隨著年齡的增長情感表達更加多樣和更為復雜[2]。自閉癥兒童由于心理問題,情感發展遲緩,不愿意、不會和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借助繪畫活動,可以讓自閉癥兒童利用畫筆,在紙面上表達自己的情感,更好宣泄情緒,發展兒童的情感表達能力。
例如,在繪畫活動中,自閉癥兒童在繪畫自畫像和畫人物時,通過面部表情與動作,可以窺探他們的內心深處,教師也可以根據他們在繪畫中的表現,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輔導。比如,如果自閉癥兒童心理煩躁不安時,他們所創作的作品很可能是混亂的、毫無邏輯的,或者干脆放棄繪畫,此時就要進行心理干預。在繪畫中,有的自閉癥兒童還會搖頭晃腦、自言自語、唱歌等,這些都是宣泄情緒的方式,教師要根據具體表現進行心理教育。
(三)提高適應能力,促進更好交際
自閉癥兒童通常不愿與同伴、老師和家長交流或交往,喜歡獨處和不善言辭,這與其心理障礙、適應能力差有很大關系。繪畫活動可以讓自閉癥兒童在不經意間提高適應能力,教師教授他們如何作畫,他們遇到不懂的問題會尋求幫助,或者教師主動走向前去指導,引導同伴之間互相交流探討。不論是口語交流,還是肢體語言,都能夠讓他們打開心扉,提高適應能力,促進更好交際[3]。
例如,在人物畫的創作中,教師先教授兒童基本的畫法,如何畫臉形、眼睛、嘴巴、鼻子、耳朵等,然后讓自閉癥兒童自主創作。在人物畫的繪畫中,他們會遇到不少的問題,有的兒童會提問,教師也可走上前去手把手指導繪畫,這樣就可以在不經意間實現師生交流,也可以讓同伴之間探討如何畫好人物。
結語
綜上所述,根據心理學研究,兒童繪畫通常是其內心的真實反映,不同的畫作與狀態,表現出不同的心理。借助繪畫活動,能夠起到對自閉癥兒童心理治療作用。教師要落實繪畫活動的五個階段,以此打開自閉癥兒童的心扉,促進師生與生生的交流與互動,引領健康成長,對自閉癥兒童的成長有利。
參考文獻
[1]祿曉平, 陳青萍, 明蘭,等. 自閉癥兒童曼陀羅繪畫治療功能研究及其深度心理依據討論[J].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18, 045(004):675-678.
[2]邵雪原, 朱曉潔. 畫由心生——對一名自閉癥兒童美術作品的案例分析[J]. 科教導刊, 2018(24):168-169.
[3]邵雪原, 邵晗. 試析美術教育在促進自閉癥兒童心理發展中的作用與價值[J].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8, 034(005):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