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興利
摘要: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現代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到教育教學之中,并逐步成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別是對語文這類課程來說,簡單的口頭講述往往難以達成預期的目標,學生也常常感到乏味、無趣,漸漸喪失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顯然,這對于教學的實施是十分不利的。而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為語文課堂注入全新的生命力,吸引更多的學生融入課堂,參與到合作學習、探究之中,最終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基于此,以下就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作為載體,著重分析現代信息技術與合作閱讀整合的策略,希望提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化時代;現代信息技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合作學習
語文是小學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必須學習和掌握的一門課程。但是,由于深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一些教師依舊以單一、老套的方式實施教學,使得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長久地處于這種模式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良好激發,語文素養的培養更是談不上。新時期下,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已有資源的優勢,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實施教學,為學生構建更加優質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主動融入其中。另外,為了進一步強化教學實效,教師可以嘗試將舞臺交給學生,使學生以合作的形式進行閱讀、探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那么,在實際教學中,如何達到上述目的呢?具體如下。
一、制作導學案,鼓勵合作探究
預習是新課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通過良好的預習,學生可以明確將要學習的內容和方向,更好地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針對不懂的地方,會重點標注,在課堂上帶著問題學習。這不論是對學習的順利進行,還是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課前預習都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各項能力尚未完全發育成熟,預習常常是“走馬觀花”,未能充分發揮出預習的作用[1]。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將現代信息技術利用起來,為學生精心設計、制作導學案,鼓勵學生結合導學案進行合作學習、探究,為正式學習做好充分準備。例如:在教學《草船借箭》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提前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導學案的設計和制作,通過導學案帶領學生閱讀、思考文本內容,從而強化預習效果,為高質量閱讀教學的實施創造良好前提。具體來說,導學案的設計要緊扣“草船借箭”這一事件進行設計,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索本節課的知識,如字詞等基礎內容,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深化學習體驗。如此一來,能夠增強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探究動力,促使學生在現代信息技術的輔助下進行合作探究、情感交流,對文本形成更加全面的把握,為接下來的深入探究做好鋪墊。
二、創設閱讀情境,制定探究任務
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現代信息技術有著更為顯著的優勢。它集視頻、圖像以及音頻為一體,可以將原本抽象、生硬的事物以更加具體、形象的方式進行呈現,更易于學生認可、接受[2]。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結合具體教學的內容和要求進行閱讀情境的創設,同時制定合作探究任務,讓學生進入情境之中,積極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以助推閱讀教學的有序實施。例如:在教學《故宮博物院》這一課的時候,如若僅憑口頭講述,難以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利于后續教學的進行。這個時候,教師選擇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了與故宮博物院相關的視頻片段。可以發現的是,此時學生視線紛紛落到了大屏幕上,注意力十分集中。于是,教師把握時機,順勢拋出提前制定好的探究任務,如下:①結合視頻,說說故宮博物院的館藏情況及其文化內涵;②思考故宮博物院的建筑格局、特色……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緊扣上述問題展開探究[3]。在此過程中,學生十分積極,踴躍參與,大膽發言,闡述個人見解,主人公作用得到了全面發揮。當學生探究完畢后,教師可以大致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并且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讓學生的閱讀更加深入、有效。
三、注重教學評價,強化合作實效
教學評價是課程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說,這點也不例外。通過有效的評價,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及時明確自身的長處和不足,從而改進不足、發揚長處,朝著前方邁進;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知識理解程度,進而結合具體情況調整、優化教案,提高教學的針對性。當然,在合作閱讀中,教學評價也同樣重要。教師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搭建更加民主、現代的評價平臺,以保證教學評價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學《兩小兒辯日》這一課之后,教師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為各個小組設計了如下問題,即“學習完本篇課文后,你懂得了哪些道理?”讓各個小組就此展開交流,說說自己的看法。片刻后,讓各個小組派出一位代表,展示本組成果。接著,教師借助評價軟件,就學生的參與情況、成果進行多元點評、補充,以強化教學評價的成效[4]。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間,教師要考慮到多個方面的內容,如學習參與度、知識掌握、互動情況、學習態度等進行點評,分析學生合作閱讀的情況。如此,學生對自身的綜合情況有了更加充分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數,在未來學習中有更加明確的方向。
結束語:
總而言之,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融合,是革新教學手段的有利體現,也是提高教學實效、推動學生全方位發展的迫切需要,值得受到充分的重視。作為學生學習、成長道路中的引路人,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優化自身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努力為學生搭建高質量語文課堂,讓學生有更多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平臺,從而在親身實踐中實現新知和技能的獲取,為今后的語文學習和成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楊美芳. 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9, 000(027):P.1-1.
[2]江橋英. 如何將信息技術應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 ——以《月光曲》為例[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9, 000(005):11-11.
[3]胡純梅. 執\"子\"之手,與\"子\"共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運用的幾點實踐[J]. 小學生作文輔導(五六年級版), 2019, 000(007):1-1.
[4]黃艷楓.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J]. 課外語文, 2018, 000(004):16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