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清媛
摘要:在教育教學體制不斷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越來越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針對小學語文教學而言,也需要以核心素養導向為基礎,在教學模式、教學理念等相關方面不斷的轉變和創新,進而為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和綜合素質提供必要條件?;诖?,本文重點分析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重要意義,以及在核心素養導向之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等內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夠為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導向;小學語文;意義;實施策略
一、引言
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在提升學生語文成績的同時,也要從根本上提升其語文核心素養,以此為學生后續的學習和發展提供必要條件。在核心素養導向之下,小學語文教師也要改變傳統的單一式教學模式,要進一步有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優化教學過程,打造高校教學課堂,進而有效實現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供動力。據此,有必要針對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等內容進行剖析。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意義
1.有效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在針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培養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在語言應用能力不斷增強的背景下,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有效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同時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意識、學習能力等方面有效增強,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科學合理的利用各類詞語、句子等,并且深入理解,在不同的語境下,充分體現出不同詞匯的含義,同時讓學生融會貫通,進一步利用語言交流工具,使自我的語言應用能力得到質的提升。
2.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文章理解能力。在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中,提升其文章理解能力也是關鍵所在。在核心素養導向之下,可以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語文交流工具的重要作用和價值,通過這樣的工具,更有效的掌握相關語言的應用能力,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更高效的文章閱讀,結合文章的語境對于具體內容進行充分的理解,把握核心內涵和主旨思想,這樣可以更有效的進行自主探究和感受理解,進而在潛移默化之中使其文章理解能力得到更有效的強化和鍛煉。通過大量的文學閱讀,也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從而更有效的強化學生文章理解能力。
3.培養學生的語言鑒賞能力。在核心素養導向之下,可以讓學生更加自覺自愿的進行語文或者文學方面的閱讀、誦讀詩歌等,讓學生在有效參與、積極探究的過程中,大膽的想象,與作者和文章的語境產生共鳴,在聯想的情景中體驗到古詩詞和相關文章的藝術魅力和深刻內涵,進而使其文學審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陶冶其情操,為其綜合素質的提升提供巨大的助力。
三、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1.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得以提高。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著重做好閱讀教學是關鍵所在,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現代信息化教學手段,使學生更有興趣融入其中,進而為其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必要支持。例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構建班級電子圖書館,在班級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搜索和推薦相對應的閱讀材料,并設置相對應的閱讀任務,讓學生在任務的引領之下去進行閱讀和探究,這樣可以充分體現出信息技術的優勢和應用價值,同時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實現個性化的閱讀,這樣可以呈現出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在《七顆鉆石》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在引導學生理解掌握詞句之后,進一步加深對于課文的理解和認知,可以提前制作相對應的動畫視頻,通過富有奇幻色彩的童話故事視頻呈現形式,讓學生感受到水罐的變化。最后水罐中的七顆鉆石上升到天空中變成了星星。在引導學生觀看該視頻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們充分感受到文章的核心內涵,進一步明確關愛他人、用愛心對待生活的深遠意義,在這樣的行之有效的文章深入理解和信息化技術應用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深刻理解文章內涵,提升自我的文章理解能力,同時也達到思想教育目標。
2.使學生有更多表達機會培養其口語表達能力。在小學語文的核心素養中,口語表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因此,要高度重視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進一步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使學生有更多的自我表達的空間和機會,在潛移默化之中進一步有效強化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使其核心素養得到充分的強化。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除了進行師生之間的交流之外,還要引導學生之間進行深入的交流和討論,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敢于質疑,說出自身的觀點或者想法,同時也可以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辯證能力。例如,對于《山中訪友》這篇課文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感受文中熱愛大自然的主旨內涵,培養學生的美好情感,同時讓學生口頭表達自身的感受,說一說自身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美麗的景色或者旅游景點等。通過學生的積極表達和闡述,讓學生真正意義上增強自我表達的欲望和表達能力,掌握語文這門語言工具,進而使其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強化。
3.從根本上增強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習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是關鍵所在,只有挖掘自主探究精神,學會自主學習,有自主學習能力,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成效。因此,在核心素養導向之下,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使其更有效的參與其中,以學習興趣為指導,更深入的把握文章的具體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通過生活中的例子讓教學內容和生活融為一體,以此使學生有足夠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意識,進而可以取得更加良好的學習成效。例如,在《釣魚的啟示》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貼合的問題,例如:‘“同學們,你們有釣魚的經歷嗎?請回想一下當時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去的,和誰去的,有什么樣的收獲?”,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自主討論和學習,這樣可以更大程度上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使其更加積極有效的進行課文閱讀,實現自主探究,自主學習,這樣可以取得更為良好的學習成效,為其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必要支持。
四、結語
從上文的分析中可以充分明確,針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而言,要以核心素養導向為基礎,進一步結合教學要求和相關內容進行有效推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體現出應有的新課改要求,進而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徐光華.緊緊抓住教學關鍵著力培育核心素養――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培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初步探索與思考[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05):40.
[2]謝紅楨.試論當代核心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培養[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6(10):56.
[3]梁雪文.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J].時代教育,2017(04):55-56.
[4]肖靜敏.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J].教育藝術,2017(0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