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婷 楊玉欽
摘要:疫情突如其來,網絡授課難度不小,在很難抓住學生注意力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寓教于樂,用趣味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筆者在實踐具體總結出三點:激發學生興趣,進入學習狀態;革新教學方式,維持學生興趣;趣味教學語言,促進學生學習。
關鍵詞:寓教于樂;線上課堂;語文教學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廣大教師搖身一變成為“網絡主播”,開始了直播教學。網絡授課看似還是教師的本行,可是操作起來卻大不相同。我的親身經歷表明網課和平時課堂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教師很難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平時在課堂上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很多方法此刻都不太好用。當我失去了一個眼神甩過去就可以監督學生的能力時,我的內心開始慌亂。當我慌亂到只能不停說話,不停說話時,學生已經完全走神了,網課現場已然失控。那么作為“新晉主播”,該怎么辦呢?杜威有一句經典名言:教之于學,猶如賣之于買。那么作為“賣家”必須要吸引“買家”。我吸引的方法就是寓教于樂,用趣味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霸⒔逃跇贰辈皇钦f在課堂上營造一種快樂的氣氛,或者是用某種教學手段使學生在枯燥乏味的學習之外暫得一時歡娛,而是作為一種教育思想始終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1]在網上課堂的實踐中,我歸納出如下三點:
一、激發學生興趣,進入學習狀態
“學生學會”可以說是教學永恒不變的邏輯起點。線上教學雖然看不到摸不著學生,但是學生仍必須是關注的核心。因此,課堂一開始就要讓學生參與進來。如何參與?首先與學生充分互動起來。每次線上教學,我都會提前十分鐘上線,與學生聊一聊有趣的事情,讓他們在評論區發言互動,或者讓學生跟著我做一個小游戲。利用三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都參與進來,以這種輕松有趣的方式,幫助他們集中注意力,快速進入狀態。接著就要在標題和課堂導入下手。想方設法用趣味性的標題來抓住學生的眼球,從而抓住他們的關注點,教師再伺機配以生動的語言引導,這樣學生聽課的興趣油然而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例如:在教學《賣油翁》時我的課堂題目是“神箭手初遇賣油翁”。再配以語言引導:今天老師給大家講一個神箭手與賣油老翁的故事。讓我們一起看看身份懸殊的兩人會擦出了什么樣的火花?
二、革新教學方式,維持學生興趣
線上教學,教師是“主播”,但絕不是一人播,一言堂。授課過程中一定要有學生的聲音在其中。學會利用直播平臺的功能,發揮這些功能的優勢會讓聽課效果事半功倍。如果條件允許,一定要充分利用連麥功能。從我上網課的經驗來看,孩子們對于網課連麥回答的興趣要比課堂上點名回答大,更比教師講感興趣的多,因此注意力也就更集中。在關鍵問題,尤其是重難點的講解時,連麥學生不僅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幫助教師自身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當然也可以利用留言區發言功能來開發新的教學語言。最簡潔方便的就是數字法。學生對這一方式很感興趣,很樂于參與,自然聽課就認真。比如,“扣1”表示完成或“是”的意思,類似于課堂上的點頭?!翱?”就是和“扣1”相反的意思。再有學生連麥回答完畢,其他學生可以“扣666”表示贊同或者答案正確來評價。
三、趣味教學語言,促進學生學習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2]語言不是蜜,卻可以黏住學生。在無法眼神交流,無法共情的線上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藝術就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兩相隔離還需要繼續學習的日子里,學生的學習生活可以說是孤獨甚至枯燥的。但如果我們的授課語言能夠生動活潑,詼諧幽默,那肯定會增加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既然是網絡授課,我覺得不妨嘗試加入一些網絡語言來增加語言趣味性。如在教授《木蘭詩》時為幫助學生理解,我會這樣講:木蘭放到現實生活應該不是那種“精致的豬豬女孩”而是“風一般的女子”,其性格和行為舉止更像男孩子,所以就算是最親密的“火伴”也依然不知木蘭是女郎。這樣一來,學生注意力更集中,也有助于對知識點的理解。作業反饋時我也嘗試使用趣味語言,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提升學生對作業的興趣。如“昨天的小短文作業抄襲的,應付的,還有忽視不寫的。你寫沒寫,認真沒認真,你我都知。千里師情一線牽,珍惜網絡這段情。疫情終將會過去,開學總是要來到。開學不需要我找后賬,考試成績是最好證據。最后真心一問:認真寫作業嗎?”這樣幽默愉快中,學生就對自己作業存在的問題了然于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寓教于樂,樂中求學,寓學于趣,以趣促學。在此全民戰“疫”之時,愿以趣教心,打好學習之戰役,修行之戰役!
參考文獻:
[1]景履榮.在語文教學中有效實現寓教于樂發[J].文學教學,2021(6):183.
[2]蘇霍姆林斯基 .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 杜殿坤,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