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
摘要:初中階段的化學學科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是學習和教學重點、難點。化學學科具有文科記憶和理科邏輯的特點,且對于實踐和動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為學生的學習帶來困難,如何培養學生自主獲取化學知識,主動參與到化學問題的探究中來,是當前需要討論的問題之一,本文以此為立足點,多方面、多角度的探究了如何提升初中生化學學科探究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方法;探究能力
初中化學是學生學習化學學科的基礎和啟蒙階段,因此,初中化學教育教學工作者應積極注意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在為學生設置相應學習計劃的同時時刻關注學生在學習時遇到的問題,針對化學學科的特點,培養學生的互動探究能力、探索實踐能力、實驗操作能力等必備能力,所謂的化學學科探究能力實際上是指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時是不是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是否對新接收到的知識有足夠的探索欲望,是否會針對化學問題在同學之間、師生之間進行積極主動地溝通和交流,這種探究能力一旦形成對于后續的化學知識學習甚至于其它學科的學習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形成化學學科探究能力時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
1.在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新事物仍舊保有較高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因此初中化學教育教學工作者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積極發揮自身職業技能,對于課本中提及的較為枯燥、困難的知識點進行分析總結,并以學生較為感興趣且容易接受的方式為學生講授。如我在講緒言課時,用趣味實驗"白紙顯字”、“”空瓶生煙”、“”魔棒點燈”極大的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產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2.在課程進行時積極培養學生把握課堂機會提問的技能
老師在講授知識點的過程中允許學生及時對教師進行提問與交流,如果學生由于對所講授的知識存在疑問而打斷教師時,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將思路拉回到思考問題的正軌上來,并在本節課程的知識點講授完畢后為學生設置相關討論探究時間,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教師應及時進行解答,對于班級中存在的觀點較為獨特,有一定獨創性的學生,教師應給予其一定的包容度,一方面鼓勵其善于的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學生陷入思考瓶頸時,教師要積極為其進行引導,如果學生在課上課下的問題探究中發現教師的不足,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的行為,并及時糾正所講知識點存在的問題。例如:教師在進行“空氣”相關知識點講解時,應將其與日常生活相聯系,先提出相關問題,根據生活經驗,你知道空氣中有哪些成分?如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讓學生自己去完成。再為學生解答,清晰、詳細的講解。
3.在深度挖掘教材的過程中為學生設置探究問題
培養探究能力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因此探究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化學學科的探究能力提倡學生可以形成自己看問題的角度和觀點,通過自身的視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參與到探索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去,在學生的角度,自主的改變學習方式將被動學習升級為主動學習。由于探究性學習模式強調的是絕大部分的結論都是學生自主獲得的,因此探究問題的選擇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如果選題過于簡單,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就會喪失進一步探究的耐心和動力,探究結果出現的時候,學生也會缺少成就感,但如果所選問題較困難,學生在進行深入探究時就會頻繁遇到瓶頸,進而導致學生喪失探究興趣和探索精神,最終造成結果無法顯現或無法得出的后果。因此,教師在為學生選擇探究問題時應較為謹慎,在學生所掌握知識點的基礎上略微提升難度,既為學生提供探索難度,又不至于使學生喪失探究興趣,例如:“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就十分具有探究價值,學生本身具有“空氣中含有氧氣”這一常識,因此在討論和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進一步得出“空氣中的氧氣含量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的結論。
4.教師在實驗演示的過程中加深學生的探究意識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課堂教學是教師在進行演示學生在進行觀看,教師在進行講授學生在進行傾聽,這種近乎于灌輸式教學的方法會使學生喪失一部分的探究能力,學生成為了學習知識過程中的被動接收者而不是主動探索者,因此在強調提升學生探究能力的新型化學課堂當中,教師應積極主動的規避傳統課堂當中的缺點,即使在進行講授的過程中也要主動地培養學生進一步探索問題的能力,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討論空間和獨立思考的空間。
教師在課堂當中提出問題時,可以與學生日常當中所接收到的認知相反,如在講“燃燒和滅火”這一課時,提問學生“白磷是否可以在水中燃燒”,學生一定會給出否定答案,這時教師先不要急于否定學生,而是要準備出相關實驗器材:白磷、大試管、溫水、細玻璃管,并開始實驗,首先將一小部分的白磷放置于大試管內部,然后將50度左右的溫水注入試管,這時使用細玻璃管為盛放白磷的大試管底部吹入一部分空氣,學生們就會發現白磷在水下燃燒起來了,當實驗進行到這一步的時候,學生一般會產生較為驚訝的反應,教師就成功獲得了培養學生探究意識的目的。
5.在培養學生探究意識的過程中要不斷提升學生思考維度
學生所形成的探究性思維會存在一定的創造性和獨特性,因此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會變得越來越靈活,思考問題的角度也會越來越廣闊,一旦學生達到了這種程度,教師就應當深入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進一步拓寬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靈活的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將整塊的知識點分解成部分,也能將較為分散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教師在為學生布置相關問題時,要求學生給予不同的解決方式,沖破原有學生的固化思維模式,進一步加強學生在探索問題時的求知精神,使學生對于初中化學學科的探究能力不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學習的每時每刻中去。
結束語: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以及學科意識的不斷深入,教育工作者對于化學學科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越來越重視,因此教師在進行教育活動時應為學生創設相關學習情境、為學生課堂提問提供機會、深度挖掘教材信息、加強動手實驗頻率、提升學生思考維度、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科精神和探索意識,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為學生養成良好的科學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曹月梅.初中化學探究實驗能力培養策略.考試周刊.(2013):157-158.Print.
[2]苗延淑.新時期初中化學探究實驗能力的培養方案研究.中華少年.(2019):209-209.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