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桂林
【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下高中英語教學的需求,現代化教學應當將信息技術與高中英語教學任務進行整合優化,為學生提供一個全新的、多元化的、原汁原味的英語語言學習環境,調動學生對于語言學習的好奇心與學習興趣,通過對信息技術恰到好處地運用,有效提升高中英語的課堂教學效率,加強教學效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英語;運用策略;教學方式
高中英語知識相較于初中來講,知識點更為繁多,學習節奏緊湊,學習壓力較大,導致學生容易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核心素養視角下教師應當融合當代社會先進技術優勢,通過引用現代技術活躍課堂氛圍,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幫助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突破,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一、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的意義
(一)豐富課堂教學,為學生搭建多元化平臺
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側重對單詞、解題技巧以及重要知識點的講解,形式也經常局限在板書與課本之中,死板單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感覺索然無味,對英語學習沒有興趣,也滿足不了當代社會對于素質型人才的要求。信息技術的融入能夠通過視頻、音頻等方式展開教學,其形式與途徑都讓學生更容易接受,通過對視覺與聽覺的刺激讓英語知識的傳遞更加深刻與生動,優化教學效果,改善因教師學科素養不足或教學方式呆板造成的教學弊端,通過微課、思維導圖、動畫動圖等方式為學生搭建多元化學習平臺,在課后仍可根據自身需要反復學習,充分體現了個性化、創新化教學模式帶來的教學優勢。
(二)推進差異化教學,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
高中階段學生已經接觸英語學科很長一段時間,對英語的認知程度、學習方式以及學習目標都有所不同,如果教師仍采用傳統教學方式,采用同一教學策略對待不同學生,有違于素質教學以及因材施教的核心思想,也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導致學生“吃不飽”或“不消化”。將信息技術與高中英語教學進行有效結合,能夠通過差異化設置教學目標與教學策略,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與方法,在學習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收獲自己能力范圍之內的知識,減輕學習壓力與心理負擔,有助于對學生差異化培養。
(三)營造語言氛圍,加強實踐練習
語言的學習需要語言環境和氛圍,中國式英語已經暴露出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弊端,因此新課程改革下教師應為學生營造純正語言環境,通過搭建英語聽說讀寫的多元化平臺,利用信息技術展現出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與語言習慣,充分發揮現代科技的優勢,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一般,充分感受英語語言國家的文化氛圍以及語言表達,通過耳濡目染讓學生提升英語學習能力。
(四)提升學生自我學習能力,規范學習思路
不少高中學生仍然采用初中生的學習模式,主要通過模仿與照搬來學習英語,沒有自己的學習思路,在學習過程中也非常依賴教師的幫助,只關注試卷上的成績,對于考試之外的聽說能力不放在心上。借助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實現平臺多人交流互動,通過在實踐與交流中暴露出的語言問題加以糾正與改善,規范學生學習思路,重視語言的實用性與人文性,關注對學生內在素養的培養。
二、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的教學策略
信息技術展現出與傳統教學方式無法比擬的教學優勢,因此教師應當把握好對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方面的應用,改善教學方式,拓寬教學途徑,幫助學生輕松愉悅地進行高中英語的學習與應用。
(一)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導學,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高中生學習內容繁多,學習節奏緊迫,學習難度加深,應試教育背景下學習壓力也非常大。這種情況下針對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與好奇心比較低的情況,教師的引導與教學方式顯得格外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活躍課堂氛圍,進行教學主題引導,發散學生思維,根據教學內容主題制作微課或PPT,通過巧妙新穎的課堂引導,將學生的思維活動與學習興趣充分調動起來,抓住學生眼球,通過視頻或音頻方式調動感官,融合一些有趣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幫助教師把握課堂節奏,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人教版中《Wildlife protection》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備課時結合章節主題即保護野生動物以及其生存環境,通過視頻、圖畫等方式讓學生產生共鳴,順利引出章節學習目標與教學任務。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部分播放一些英語紀錄片或動畫視頻,展現出人類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時的美好場景,然后通過PPT展示問題“What make the world around us so wonderful?”,讓學生自然聯想到課堂學習的主人公——Wildlife。接下來教師通過PPT展示一組野生動物被殘忍對待或殺害的圖片,提出問題“Why are these animals dying out?”發散學生思維,讓學生嘗試用英語來回答,通過這種方式既鍛煉了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充分調動,又能夠引導學生跟隨教師的思路,完全進入章節主題的學習之中。通過討論與查閱資料,總結出“lack of food”“bad environment”“too much hunting and killing”這些結論,并啟迪學生“Animals and forests are changing,are we human being are changed?”引出課文的教學,將課文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有效縮短,加深學生的共鳴感,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好奇心與積極性。
(二)利用信息技術有效突破重難點,加深學生理解
高中階段對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又有了更高一個階層的要求,加上很多章節的主題內容學生不太了解或距離日常生活較遠,章節內單詞與語法難度較大等,都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難度。教師可以通過靈活運用信息技術,針對重難點教學任務有效把握以及突破,將重難點的抽象知識轉化為實際的、具體的、動態的過程,讓學生知道其學習原理,讓學習直觀化、簡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