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 張涵
摘要:區域活動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種學習活動,是當前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推動幼教改革的一種重要的教育活動形式,它能促進幼兒全面素質的形成,發展和提高。. 區域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的一種學習活動,讓幼兒在自立、自由的探索活動中學習、探索,掌握知識,而不是先教后玩,也不是邊教邊玩。我們把區域活動看作是能給幼兒提供一個優化的有利于幼兒活動與表現的良好環境和機會,它可以合理地安排各項活動,提供充足的能刺激幼兒活動的材料,建立和諧、自由、輕松的氣氛,從而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
關鍵詞:區域活動;幼兒學習;教師能力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021
幼兒園區活動既要發展幼兒個人的知識能力,又要發展幼兒的交往與合作能力,已成為世界各國幼兒教育所追求的目標。幼兒區域活動是一種開放、自由、自主的活動,幼兒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選擇活動內容、活動方式和活動伙伴,并能按自己的學習方式、速度、習慣去操作實踐,在活動中輕松偷快,并能體驗戰勝環境的成功感。隨著學習貫徹新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不斷深入,區域活動對幼兒的全面發展有著極其重要而深遠的作用。
1.幼兒區域活動和教師執教能力
區域活動是開放性的教育活動,是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進行的一種帶有學習性質的游戲,也是對幼兒進行個別化教育的最佳手段。一般認為,區域活動是教師根據幼兒的興趣和發展的需要,在幼兒園中為幼兒沒置的一定的教育環境即活動區,讓幼兒通過主動活動來學習,從而促進幼兒身心和全面發展。總之,幼兒區域活動就是教師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發展水平有目的地創設多樣的活動環境,提供多種活動材料,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自愿地選擇活動和操作。使幼兒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感知、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同時,教育內容的選擇、環境的創設、幼兒活動的調控等方面也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2.創造豐富多彩的幼兒區域活動環境
為了豐富和加深幼兒對物體和建筑物的印象,幼兒教師在日常活動中可以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周圍生活中的多種建筑,感知各部位的名稱、形狀、結構特征、組合關系與色澤特點,并將結構游戲與圖書角、美工區進行整合,讓部分幼兒自由地在圖書角查找相關的建筑物圖片資料,在美工區當設計師,把看到的建筑物畫在紙上,創造性地表現自己對事物的認識。此外,幼兒區域活動中還可以利用手工操作制作幼兒結構游戲的材料。例如在美工區,幼兒可以設計圖紙、制作街上的宣傳廣告;在手工操作區,幼兒可以利用各種廢舊材料如紙盒、可樂罐制作各種各樣馬路上的汽車。
善于觀察幼兒在區城中的活動情況,通過有目的的“設問”與幼兒展開討論,在討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幼兒因受不同發展水平、知識經驗等因素的影響,有時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無法給予積極的應答。這時教師可以采用自問自答的方式,幫助幼兒解決表達上的困難,進一步捕捉興趣點,以推進幼兒的活動發展。在區域活動的策略上,教師要在活動中通過觀察了解本次參加活動的幾個孩子處于什么水平他們的興趣點在哪,對材料的使用情況等。
3.幼兒教師進行適當的區域活動指導幫助
教師是幼兒區域活動的組織者、實施者,要幫助、指導、培養和啟發幼兒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并重點關注幼兒在區域活動的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區域活動結束后,幼兒教師可以引導孩子相互講述自己高興的事情。如“你是怎么玩的?“心里感覺怎樣?”這一環節,一方面讓幼兒與同伴感受心靈交流的快樂,一起分享成功的果實;另一方面,也滿足了孩子喜歡表達、愿意表達的愿望。例如教師可以設置操作式的問題情境:有一盆水,旁邊放了一個較大的術塊和一個很小的鐵塊。幼兒在操作過程中,驚奇地發現大的術塊飄浮而小的鐵塊卻下沉了。
幼兒自主性區域活動應在有目的、有計劃、適時適度的指導下,通過合理的空間安排、豐富多樣的環境材料的提供,為幼兒創設一個既有序又能自由表現的空間。因此,幼兒教師必須提高執教能力,利用區域游戲活動,來培養幼兒的交往與合作能力,最大可能充分挖掘每一個孩子的潛能,開發每一個孩子的智能,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快速成長。總之,幼兒區域活動的創設和指導是一項不斷創新的工作,要想使幼兒區域活動更富有個性化,更有效率,更有利于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我們幼兒教師還需要不斷地實踐反思一一再實踐一再反思,不斷地提高自己在幼兒區域活動中的執教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雪艷.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中班區域活動教學[J].天津教育,2020(33):187-188.
[2]李媛.有效開展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2020(30):20-21.
[3]吳雪萍.探討幼兒園如何有效開展區域活動[J].課程教育研究,2020(23):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