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雅麗
摘要:在當前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背景下,“互聯網+”成為了人們熱議的一個話題,同時“互聯網+”在不斷成熟的過程中,被人們應用到了各行各業、各個領域中。其中,教育領域首當其沖,成為了“互聯網+”技術的第一批“用戶”。通過對“互聯網+”技術的挺有效應用,能夠全面改變傳統模式下的課堂教學方法,實現對全新教學路徑的有效開發與創新。這不僅滿足了課堂教學的目標,還推動了后續教學工作的深度開展。
關鍵詞:“互聯網+”;生物教學;高中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028
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有效應用“互聯網+”技術對學生進行知識教學與培養,能夠讓學生了解到如何借助全新的學習方法提升自己的生物知識學習能力,而且可以學生認識到如何在電子技術、多媒體技術、教學白板技術以及信息化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調整自己的學習思路、創新自己的學習思維。
一、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
互聯網進入高中生物課堂并不是一個全新的話題。但是,由于互聯網信息的復雜性及高中生物教師普遍承擔著比較沉重的教學壓力,所以經常缺少互聯網角度的有效準備。很多時候,教師把互聯網作為一種可有可無的課堂教學手段,隨便查找一些內容,簡單整理后就帶入到課堂。無論其價值還是形式,都缺少對學生的吸引力,實質上是在浪費師生雙方的時間精力,同時也浪費了豐富的互聯網資源。教師應該通過更過的研究和實踐,提升自身的互聯網應用水平,并在此基礎上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讓互聯網資源的價值能夠體現出來。
例如,在學習“細胞的生命歷程”時,教師應該明白這部分內容不僅是在提升學生的生物知識水平,同時也是在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促使學生以更加端正和深入的認識去認真學習生物知識。隨后針對這一教學目的去搜集整理互聯網上的相關學習資源,盡可能去豐富學習資源的形式,想辦法引起學生對這些資源的學習探究興趣。比如近段時間在央視上播出的《工作細胞》動畫,就可以帶到課堂上。通過這樣一部對細胞進行擬人化描寫的動畫,能夠起到更好地培養學生生命意識的作用。
二、完善課堂的教學活動
基于“互聯網+”,高中生物混合式教學需要完善課堂的教學活動,保證核心環節的良好呈現。在此情況下,高中生物教師需要完成預習檢測、課堂講解、分組考察三個方面的工作,具體如下: 第一,高中生物教師需要將課前的準備工作落到實處,做好預習檢測,提升高中生的課前學習效率。具體來看,高中生物混合式教學的預習檢測,主要集中在任務清單題目的評分和講解。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將預習檢測的環境,安排在課堂教學的開局,以此為引子導入教學內容,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并且,高中生物教師通過檢測不同學生的預習情況,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 第二,高中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師生互動,增加高中生的參與感和體驗感,活躍課堂氣氛和教學環境。但是,高中生物教師不能過度放任自留,而是應該制定師生認可的課堂教學規范,保證高中生的自由性和約束性的統一,保證高中生物混合式教學的質量。另外,高中生物教師不必營造嚴肅、壓迫的教學氛圍,而是可以更加妙趣橫生,加深高中生的學習印象和記憶深度。 第三,高中生物教師完善課堂的教學活動,可以進行分組考察。具體來看,高中生物教師可以通過分組考察,給予高中生更加廣闊的思考空間和討論平臺,有助于高中生對生物知識的全面認識和深入探討。并且,高中生物教師可以設置分組對抗模式,激發高中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高中生物教師可以設置學生互評環節,加強學生之間的評價和反思,幫助高中生精準認識自身的優勢和劣勢。
三、進行課后的總結評價
基于“互聯網+”的高中生物的混合式教學,同樣需要教師在課后對學生進行評價,引導學生不斷改進自己存在的問題,獲得持續性的進步。為此,教師需要進行課后總結和教學評價兩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在課堂教學活動之后,教師需要對課堂上講授的知識進行全方位的總結,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為學生呈現完整的知識框架,引導學生更加全面的吸收課堂所學內容,并靈活調動所學知識解決生物問題。具體而言,教師可以使用互聯網建立線上的課后總結平臺,借助這個平臺為學生提供課外的輔助資料,引導學生更加快速的進行總結,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僅如此,教師還可在這個平臺當中添加討論的功能,從而方便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提供答疑解惑的平臺。
其次,是在課堂教學之后進行總結性的評價,為此,教師需要著眼于基礎,通過評價建立反思機制,對教學的流程有整體性的把握,便于教師提升教學結果,獲取教學反饋。具體來說,高中生物教師能夠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做出符合實際的評價。另外,教師還應當拓展課后評價的方式,構建多元化的互聯網評價模式。
綜上所述,基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創新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方法,可以使其構建成為“互聯網+高中生物”的教學體系和學習框架。在這一背景下,教師可以結合“互聯網+”的應用為學生選擇豐富的教學素材,而且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更好的了解到如何借助全新的技術實現對個人生物知識學習綜合素養以及生物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雙向提升。
參考文獻
[1]馬亮亮.基于“互聯網+”背景下高中生物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數字通信世界,2020(11):244-245.
[2]杜靜,呂樂.研究型實驗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效果及完善——以基因工程實驗為例[J].教育觀察,2020,9(35):88-8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