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序
摘要:語文是小學生學習的重要科目之一,對于學生的發展和成長有很大的影響。正因為如此,任課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該有意識提高和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發展,帶領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既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又能引導學生在活動中不斷發展和成長,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另外,任課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時,要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練習語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鍛煉和提高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學生經過積極參與各種課堂實踐教學,不僅可以推動自身的成長和發展,更能讓其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認真、積極,為提高他們的語文學習成績提供良好的條件支持。基于此,本篇文章對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的策略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179
引言
小學階段的綜合實踐活動評價存在泛泛而談的現象,它難以對學生的全面發展過程進行評價。另外,多數評價重視結果、輕視過程,且評價指標也不太詳細,難以完善學生的自我發展。如何做好科學評價,在評價過程中體現出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真正意義,是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現階段存在的重要問題。
1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的主要問題
逐步減弱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影響,讓學生主動學習,并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開展學習活動,這就是當前教育改革的意義。但是,從小學全面實踐活動課的現狀來看,教師似乎并沒有受到這些新的教育觀念的影響,仍然按照傳統方式進行教學,教學方法缺乏創新。
2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的策略
2.1趣味文娛活動,豐富學生生活
文娛活動是教師開展語文活動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之一,對學生的發展和成長十分關鍵。任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地開展趣味文娛活動,拓寬學生的眼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另外,任課教師在進行趣味文娛活動時,要注重教育教學方式,采用學生歡迎的教學方式授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沉醉在活動之中,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奠定扎實的基礎。在實施語文文娛活動時,任課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初步了解文章,并對文章的內容進行簡要分析,加深學生的掌握程度,進而為后面開展趣味文娛活動奠定基礎。
比如,任課教師可以在活動中組織和帶領學生開展課本劇表演,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投入。當學生學過某篇故事或者童話后,教師要及時組織學生開展文娛活動實踐,幫助和組織學生編排課本劇,引導學生分角色飾演文章中的角色。這不僅是學生喜歡的事情,也是學生樂意做的事情。任課教師要鼓勵和提倡學生開展文娛活動,引導學生抒發自己獨特的感悟,鼓勵學生在飾演角色時適當融入自己的情感,使課本劇更加精彩和動人。這樣的學習方式對于學生來說是快樂的,既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又能鍛煉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促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
2.2重視評價主體多元以及評價方法的多樣
不同于課堂知識講授,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更具開放性、更能夠凸顯學生個性的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是否有效開展直接取決于教師對教學模式的掌控,在涉及的主體中,它包括教師、家長、學生以及各類社會主體。對于所包含的這些主體,只有進行分析總結,才能夠體現出綜合實踐活動評價的多元性。在評價過程中,如果學生沒有采用小組合作的模式,而是采用獨立模式去完成,那么就應該按照自評、互評、主體評價去進行分析。自評模式可以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表現過程。教師要重視評價方法的多元化發展,在評價過程中要求學生對自我學習狀況及時地反思;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明確現階段的教學發展過程;用綜合性評價模式讓學生明確現階段教學工作開展狀況,努力分析教師評價學生發展存在的不足。在知識點統一過程中,按照過程評價發展思路使學生成為整個探究活動參與的主體;積極思考,積極總結。學生要學會分析優勢和不足,善于與他人進行交流,傾聽他人的想法,善于用他人視角總結觀點,獲得對知識的全面認知。
2.3采用分組形式,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教師可以建個班級分為幾個部分,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對他們的成長非常有幫助。首先,教師將學生分為幾組,選擇每組的負責人,并讓他幫助老師完成各種任務,以便有效開展各項活動。其次,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鼓勵每組學生進行分工,共同完成教師分配的任務。例如,在進行“拜訪孤寡老人”的實踐活動時,老師可以讓每個小組討論誰負責清潔、誰負責與老人交談、誰負責整理老人的房間等。活動結束后,老師應該組織學生進行總結,讓每組學生討論他們在這項活動中所獲得的成就,讓每組學生評價每個成員的表現,最后讓學生學會“尊重老年人”。老年人行動不便,作為學生,必須了解老年人的困難,并盡一切可能為他們提供幫助。
結束語
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課離不開活動設計,這是綜合性實踐活動課的活動性和實踐性特點決定的,在活動中,要讓不同的個體都能在綜合性實踐活動中展示自己的特長,在獨立、自主、合作、探究中發現自己、發展自己的學識和膽識,讓每一個活動在老師的主導下都是有生成的活動。
參考文獻
[1]張小嬌,曾怡.活動型教學走進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踐與反思——以《歡喜過春節,傳承孝文化》為例[J].課外語文,2020(22):68-69.
[2]楊月珍.開展實踐探究完善綜合素養——淺析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策略[J].教師,2018(18):36-37.
[3]張麗紅.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