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驍煒
摘 要:科學區域活動要求教師圍繞幼兒的發展需求和科學教育目標,創設綜合性、立體化的育人環境。教師應在科學活動教學中融入新穎、有趣、多樣的游戲環節,有效激發幼兒對科學知識的探究熱情,促進幼兒想象力、觀察力與合作交往能力的全面發展?本文以游戲化教育理念為先導,以幼兒的身心發展為目標,梳理了游戲與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聯系,闡述了從“做中學”的幼兒科學區域活動的實踐價值和應用路徑,以期豐富幼兒科學教學方法,為更好地促進幼兒科學思維、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的綜合發展提供有意義、有價值的理論支撐?
關鍵詞:區域活動;科學教育;幼兒教育;游戲精神
中圖分類號:G42?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38-0004-02
引 言
游戲活動主題鮮明、豐富有趣,是幼兒運用知識和語言探索周圍世界的實踐活動。教師在科學區域活動教育中滲透游戲精神,能夠豐富幼兒的實踐體驗,調動幼兒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使幼兒在活躍、新穎、多樣、趣味的科學探索活動中發揮創新思維潛能,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1]?因此,教師在科學區域活動中,應注重游戲價值和功能的發揮,創新科學區域活動形態,鼓勵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活動環境中展示自我、表達自我,親身經歷科學知識的發展與形成過程?教師在科學活動中滲透游戲精神,要尊重幼兒的自由意志、探究興趣和主體地位,引導幼兒在多元化、游戲化的科學實踐氛圍中,積極主動地體驗、思考新鮮事物,逐步深化對科學知識的感悟與理解?
一、創設趣味主題,挖掘思維潛能
游戲活動新穎有趣,可以讓幼兒在求知興趣的引導下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展開探索、交流、想象和創新[2]?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教師應以幼兒的興趣特點和思維發展規律為教學依據,采用幼兒喜聞樂見的學習形式創新教學形態,引導幼兒在自由、寬松、自主、開放的學習環境中,積累科學知識?因此,教師在幼兒科學區域活動中,要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投放材料,設計游戲化的科學探索主題,讓幼兒在動手動腦的游戲互動中,以積極主動的情感態度,對科學問題展開觀察、交流和實踐操作。同時,教師應為幼兒提供自由選擇和自主實踐的權利,讓幼兒在充滿樂趣的環境中展開探究、考察、操作,確保幼兒在多樣化趣味主題的啟迪下,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體驗科學現象的神奇?
例如,在關于“浮力”的科學教育活動中,為了讓幼兒清晰地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發展幼兒的探索精神,教師以“運水”為主題,采取小組合作的游戲形式,組織幼兒利用石子、空藥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等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完成整個游戲過程?這樣,幼兒就能夠在愉悅的活動體驗中認識到,物體在水中的上浮和下沉是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在游戲活動中,教師首先可以提出常識性問題:“這些材料在水中都出現了什么現象?”幼兒回答:“石子和橡皮泥沉到了水底,泡沫板、空盒子、塑料吸管浮在了水面上。”教師:“怎樣讓沉在水底的物體浮在水面上?”教師要引導幼兒親手實踐,鼓勵幼兒運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驗證答案?之后,教師引導:“大家能夠把這個水池的水運到另一個水池嗎?”這樣,幼兒就能以游戲的形式,運用多種不同材料,體驗合作運水的樂趣,并根據自己的觀察,了解水有浮力并描述水的浮力,認識到科學就在身邊?
二、尊重主體觀點,營造自然空間
科學知識涵蓋生命、生物、生活、科技、飲食等客觀世界的本質規律,是能夠解釋客觀事物的知識系統。教師在滲透游戲精神的科學區域活動中,應為幼兒提供探索科學知識的自由空間,引導幼兒在豐富的實踐活動中進行自主探索,了解科學知識的奧秘?幼兒正處于思維、視覺、聽覺、觸覺發展的關鍵時期,教師要為幼兒提供思考、想象、探索的游戲空間,讓幼兒在寓學于樂的學習體驗中發散思維,運用多種感官從不同角度開展科學探索實踐,了解事物的本質?同時,教師要提高科學活動的挑戰性,鼓勵幼兒在手腦并用的科學探究中,將科學知識轉化為思想和能力。教師應盡量引導幼兒進行自主發現,使幼兒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相互交流合作,相互探討觀點,從而在愉悅、寬松的游戲體驗中,發揮潛能,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3]?
例如,在“探索生命奧秘”的科學實踐活動中,教師應充分發揮游戲的開放性和自由性功能,將科學知識探索拓展至戶外,讓幼兒在自然空間中開闊思維和視野,了解植物生長的奧秘?幼兒已經初步具備創造力和想象力。教師在科學活動教學中應合理選擇游戲材料,為幼兒提供創作和想象的空間,讓幼兒在觀察植物的過程中,了解鏟子、水壺、鑷子、手套、放大鏡等工具的用途,形成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教師問:“請大家看這一粒粒小小、黑黑的是什么東西?”幼兒:“種子。”教師:“讓我們拿起工具將這粒小小的、黑黑的種子變成一株綠色的植物好嗎?”教師要為幼兒創設生活化、趣味化的學習情境,引導幼兒在持續的實踐操作中,感知體驗植物從播種、發芽到開花、結果的生長過程,了解不同植物的觀賞、食育功能?
三、靈活介入指導,促進創造想象
教師要在科學區域活動中最大限度地滿足幼兒的探索需求,尊重幼兒的自主行為,引導他們在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透過科學現象的本質了解現實世界的多樣性?在科學區域活動中融入游戲精神,應突出獨立性、自由性和自發性?教師在教學中要為幼兒營造平等、自由的交流環境,注重與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利用游戲為幼兒營造實踐操作的科學探究環境。教師在游戲化科學區域活動中,要讓幼兒感受到理解、尊重、關懷和欣賞,激發幼兒的實踐熱情,讓他們在實踐操作中邊觀察、邊動手、邊思考,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使其了解現實事物的多樣性、多變性和事物變化的狀態、原因和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