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改變傳統課堂的不足,在“去其糟粕,汲取精華”的基礎之上,突破傳統授課的局限性,充分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并設計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帶領學生愉快地參與課堂,進而增加課堂的有效性。高中英語作為高中生必修科目之一,對學生而言至關重要,如此,高中英語教師必須有效融合新課程理念,以推動高中英語課堂走向有效化。
【關鍵詞】高中英語;有效教學;思考
【作者簡介】牛惠文,甘肅省蘭州市第五十九中學。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課堂是易燃體,會點燃學生的求知欲,燃燒學生的道德信念。但怎樣讓“這一把火”更耀眼、更吸引注意力,需要高中英語教師把握好課堂教學的45分鐘,讓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可掌控的“火把”之上。筆者也認為若能緊扣課堂45分鐘,必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此下文以解析高中英語教學現狀為基準,在此基礎之上對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提出思考,旨在推動高中英語課堂改革,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一、高中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英語作為必修課在高考中占著重要地位,但從當前的現狀來看,還有很多的問題影響著高質量課堂的構建,也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具體來說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形式單一。大部分高中英語教師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時,在教學過程當中為了完成教學形式,通常會采用“統一標準”的教學形式,使教學缺乏新意。具體體現為,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相同的教學策略,阻礙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外加,高中生學習壓力較大,教師如此教學,也會不斷地給學生施加壓力,使得學生縱然有一顆“想提高成績”之心,但卻有心無力。除此之外,大部分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并未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其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授課,導致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這種忽視學生主體化教學難免使得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語言,使學習枯燥乏味,長此以往,會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還會增加學生學習的負擔。
2.教學過程枯燥。高中英語知識體系太過繁雜,對于高壓力下的高中生而言,學習本就存在困難。外加,英語并不是我國學生的母語,所以導致其在學習過程當中十分頭疼,甚至還對此形成了偏頗概念:只有外國人才能學好英語。而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為滿足課時量需求,會加快教學節奏,難免會使得水平差的學生掉隊,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對英語產生的反感。如此可見,教師這種單一死板的教學方式,無疑會使教學過程非常的枯燥乏味。除此之外,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除了接受來自英語學科的壓力外,還會接受來自語文、數學等其他學科的壓力,大部分學生都爭分奪秒地在學習。而英語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難免會使得原本“力不從心”的學生感到乏味:在遇到困惑時也不會愿意主動交流,在課堂之上也只會機械地記憶知識。長此以往,就會消除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進而使學生沒有信心、耐心學習英語知識。
3.教學效率低效。“教學效率的高低”可直接用學生英語水平來衡量,到現階段的高中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出現了“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阻礙了高中生英語能力的提高;同時,也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使得大部分學生雖然能從理念理論層面上接收知識,但是卻不能有效地應用,致使學生應用能力得不到有效地鍛煉,有的教師甚至認為:學生的成績只要提高了,在日常生活當中如何運用需要學生自己去探索。當然,也不排除有人認為英語口語不重要的想法存在等等。但是,這樣的思想無疑是存在偏頗的。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便是重視“實效性”:即讓學生走出英語之門,養成自主、探索的好習慣;同時,教師也要給學生提供實踐平臺,讓學生在產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之上,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之中。顯而易見,高中英語課堂目前教學存在極大的不足。
二、提高高中英語有效性思考的策略
對策的提出是建立在問題的存在基礎之上的,只有認識到教學過程的問題我們才會提出改進策略,才會在不斷更新以及不斷完善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確保學生的綜合英語素養得到全面提升。所以,我們結合當前教學的先轉對如何提高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
1.借助信息技術橋梁,喚起學生參與興趣。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依托信息技術改變傳統教育的弊端,創新教學方式,尊重學生個性化需求,打造愉悅的課堂,喚起學生參與的興趣。首先,高中英語教師可以多多媒體改善課堂的枯燥性,把教材的文字變成音頻結合的動態課件,增加課堂的吸引力,以喚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大屏幕播放他國人交流的動態視頻或電影,以引領學生掌握英語知識。最后,就是還可以引領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相關內容訓練,推動學生信息搜索能力,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并有意識地將多種信息技術手段與日常的教學進行融合,以達到喚起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例如,我在帶領學生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內容“The internet”時,在教學知識為帶領我班學生理解:著名網站標識、功能、地域名稱,為減少學習的抽象性,實現英語學習的簡易法,喚起學生興趣,我有效的借助了信息技術,打造了動態化的PPT:先借助幻燈片呈現了百度圖標,并詢問學生“Do you like to use it”,以動態圖片喚起學生興趣,讓學生從專業的角度解析百度網站;隨即在有效拋出問題“There are many kinds of website,such asentertainment website”,并輔以多媒體呈現“各種網站”:educational website、IT website、on line shopping website。所以,在信息技術時代下,教師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要通過互聯網+教育的模式來喚起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進而,確保學生在高質量的英語課堂中養成自主學習、自主搜集英語信息的習慣,最終,為學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2.建立師生融洽關系,推動學生參與課堂。為了激發學生探究欲望,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必須要以“和諧相處”為基準,以指導為基準,營造和諧的氛圍,推動學生參與課堂。以滿足不同學習學生的需求,使學生有參與的興趣。但是,我們該如何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呢?在筆者看來,我們可以借助直觀的教學方式來打破原課堂的沉悶,進而,也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以為高質量英語課堂的構建做好保障。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內容“history and traditions”時,在教學過程當中,為了引領學生學習詞匯charge、approach 、sure 、generous 、national ,教師可有效引入教學資源圖片,營造和諧的氛圍,讓學生在圖片的引領之下和諧地融入課堂。除此之外,在引領學生學習句型:most people just use...;we found ourselves...等等。我有效地創設了交流環境,以引領學生與我一起交談,與其他同學一起對話,進而完成句型的學習,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喚起學生探索意識。
3.運用因材施教策略,促進學生深入學習。為了真正將因材施教策略實施到位,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可以借助APP吸收他人的優秀經驗,找到自己失敗的教訓,以實現資源整合,在備課環節實現尊重學生主體化。其次,在具體教學過程當中,基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性,教師必須要以問題為指引,有效推入學生深入思考,進而推動學生學習能力,英語水平的提升。最后,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為推動學生學習過程個性化,教師還可以領學生自己準備筆記本,把平時的學習經驗、學習不足謄寫下來,以培養學生記筆記的好習慣,以此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思考能力。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內容“People of Achievement”時,本科在于引領學生通過人物傳記收集關于杰出科學家的信息,并且學習人物傳記的結構和語言特點,以提升學生寫作水平。在具體學習過程當中,為尊重學生實際需求,先入了簡單內容:愛因斯坦。讓我班學生對科學家的貢獻、性格特點進行探索。即呈現問題“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Albert Einstein”?在具體學習過程當中,我并不是直接呈現傳記的寫作特點,而是引領學生基于生活經驗的基礎之上自主進行閱讀,找到難點,以有針對性地提供指導實現整堂課教學。如學生不能理解:What's the function of the sentence in para.2。我便引領學生結合前文和后文,所表達的意思此段落進行解析,以此在引導過程當中帶領學生進步。總之,在高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因材施教,要從不同的角度入手,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分層、教學目標的區分來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跳一跳”中摘到“桃子”,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4.采用小組互評形式,改變學習評價維度。合理的評價方式是學生樹立自信,學生改變學習認知的有效途徑。在以往的高中英語課堂,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學英語難學,英語無用。所以通常會望而生畏,望卻止步。如此高中英語教師必須要革新評價形式,幫助學生改變認知,推動學生學習由理論走向實踐,讓學生在愿意用之中提高英語水平。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內容“Body language”,為帶領5班學生解析不同文化中身勢語的不同含義,進而獲得略讀、猜讀、查讀、推理等閱讀技巧。在學生表達獨特感受后,我有效地引入了小組互評模式。即當學生表達了similar gestures時,我會呈現平臺讓其他小組判斷:這些是否是同樣的手勢語,以此幫助學生糾正錯誤,革新知識。同時,順帶問學生Which is the mean idea of the gestures?以引領學生在評價的過程當中,學會歸納整理所學知識。從某種程度上說,評價是為了促進學生走向多元化,如此,學生在評價完相應內容后,我還會引領學生說出正確答案,以此實現整個課堂的動態化。
簡而言之,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要把控住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途徑,以尋找多元化的方法,積累優秀的教學經驗總結失敗中的不足,運用新興技術,推動高中英語課堂改革,以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進而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易.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文理導航(上旬),2021(04).
[2]李華.高中英語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試題與研究, 2021(08).
[3]吳玲.關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方法的思考[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