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玲
摘要:化學實驗是化學這門課程的本源,化學教材中的很多觀點、化學方程式、定義等都是通過各種實驗得出的,所以教師在教學時應該讓化學學習回歸到本源中,不能只追求課程的教學進度,對于學生們來說,他們在學這門課程時也是初學者,在生活中也比較難真正地接觸到,所以陌生感會比較強,那么老師高質量的教學就更加重要了。提升教學質量可以從多角度入手,例如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利用小實驗,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實驗活動等等。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室教學;提升教學質量
化學不同于初中教學的其他學科,實驗是化學教學的基礎。它除了要求學生能夠掌握理論知識,也要求學生能夠把課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和方法運用到實驗室的具體操作中。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將化學實驗落實到教學中對化學課程目標的達成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進行化學實驗時,老師要注重化學實驗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往的化學教學由于基礎設備的缺乏,很多學生在學這門課時很難講課堂上學到的化學原理轉移到實驗室中,但是現如今實驗室的設備齊全,同時也是面向全體師生開放的,所以教師應當把握好這一學科的性質,改進和創新實驗教學方法以便讓學生學到更齊全的化學知識。本文就提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質量進行簡要分析。
一、在進行化學實驗教和學過程中必須堅持的原則
堅持嚴謹科學的態度對待化學實驗。化學實驗室不同于玩具室,可以隨意地擺弄和組合,實驗室里任何物品和化學劑都有它的使用方法,教師帶領學生進實驗室時要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同時能夠讓他們用科學的態度對待化學課堂。良好的實驗習慣主要包括:規范使用實驗儀器、具備規范的實驗操作能力、能夠認真觀察并且記錄實驗現象、遵守實驗室規則、注意安全和節約藥品等等。
二、結合現代信息技術,豐富課堂內容
化學這門學科在教學時有很多原理和現象的展示,如果一些化學現象不能呈現出來,學生很難把握這一原理,初中的化學原理中也有很多危險系數比較高的實驗不適合學生動手操作,或者有一些步驟復雜且不易成功的實驗在學生操作起來比較困難,這時候就可以用多媒體設備將這些現象呈現出來,比如鎂條的燃燒生成的氧化鎂對人的呼吸道是有害的,所以可以借助多媒體的展示。這種將抽象的方程式和難懂的原理具象化展示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能夠理解書中每一個化學原理,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充分利用小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投入到學習中最好的老師,在化學教學中也是如此。老師在設計化學實驗教學時要結合學生心理特點和學習樂趣把化學實驗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同時不能脫離化學本身的學科性質和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出實用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實驗課堂。例如老師帶領學生學習氫氣這門課時,可以提前準備幾個氫氣球,讓同學們實實在在的感受氫氣的魅力,老師還可以在課堂中帶領學生做一些利用化學原理的魔術,比如“清水變色”這個魔術就是利用高錳酸鉀片提前粘貼在礦泉水瓶蓋的內側,待水將高錳酸鉀浸泡,里面呈現的就是高錳酸鉀溶液了。在開展趣味課堂時老師要提前準備,并且告訴同學們各種注意事項,確保實驗過程的安全性。
四、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實驗活動
結合課本開展化學實驗教學時不夠充足的,而且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很多化學實驗的操作要經歷多次才可能成功,有些化學實驗也比較復雜,所以開展課外實驗活動拓展學生們的化學知識是十分重要的。老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實驗活動時,要選取沒有危險,安全可靠的實驗操作,最好是能夠讓學生容易取材,且能夠體會其中趣味的小實驗。例如“鐵釘生銹”這一現象就可以讓學生在家中動手操作,教師首先給同學展示試管中鐵釘生銹的樣子,并和同學們解釋這一原理,然后讓同學回到家中找鐵制的釘子,將其放置潮濕空氣中,并且觀察現象。進而再請學生思考:“一半浸在水中的鐵釘,哪一部分銹斑最明顯,為什么?”啟迪學生對“你認為鐵在什么條件下最容易生銹?”這一問題進行探究,從而讓學生在自己探索時對這一化學現象有更深入的理解。開展課外實驗既能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又能讓化學聯系生活,提升學生的學習樂趣。
總的來說,提升初中化學實驗的教學質量,老師要著眼于化學的學科特點和同學們的學習興趣進行設計。讓同學們能夠在有趣的化學實驗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同時,老師應當清楚地知道開展化學實驗的實際作用和意義,將初中的化學實驗重視起來,不斷探索和研究促進化學實驗課堂開展的教學方法,為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科能力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鄭燕,張新宇.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J].名師在線,2017(19).
[2]丁向陽.淺談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策略[J].新課程(下),2016(12).
[3]張愛玲.初中化學目標教學課堂的幾個環節[J].伊犁教育學院學報,2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