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海燕
摘要:小學這一階段不僅要重視知識的學習,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養成。逐步培養明辨是非的基本能力,養成踏實肯干的學習精神。本文就小學數學學習習慣如何養成展開探討,并提出幾點可行的措施供各位讀者借鑒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習慣;培養方案
引言:小學數學相較其他科目而言較為抽象,需要學生擁有數學思維才能夠理解數學知識點。因此,小學數學在教學環節時需要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切入點,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才能夠有效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要結合目前的教學現狀,了解本班同學的學習現狀,才能夠做到因材施教運用針對性的培養方案。
一、小學數學學習現狀
(一)學生未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心智發育尚不成熟,導致在學習上沒有一定的自律性。大部分學生在課下完成作業時并不能做到注意力集中,往往應付了事,這就使得課后作業失去其原本的作用。此外,絕大部分學生沒有養成回顧總結的習慣,對于這一段時間在數學科目上所犯的錯誤與取得的進步沒有形成反思與評價,導致整體數學知識體系不夠扎實。長此以往,學生在課堂上聽不懂教師的上課內容,自然會喪失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二)教學模式未能及時創新
絕大部分教師所采取的傳統教學模式往往已經不適應現代的教學要求。在以往的數學課堂上,教師占據大部分時間傳授知識,而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卻所剩無幾,導致學生難以消化新的數學內容逐漸喪失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再加上數學老師沒有及時與學生進行課下的溝通交流,導致師生關系較為疏遠緊張,學生在上課時往往會感到壓力。更不利于自身學習習慣的養成。久而久之,對待數學科目形成了惰性思維。
二、數學學習習慣養成途徑
(一)合理設計課堂教學模式
為了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首先需要了解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不單單只要求學生掌握數學知識,而是做到全方位培養。包括學生的人格、價值觀,都需要老師進行引領與指導。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就要摒棄以往唯分數論的片面教學觀念,要以全面培養學生為最終目標,逐步養成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對于教師而言,要采取更加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充分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基于本班同學的興趣愛好、成長環境和學習狀況,能夠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設計得更具有針對性和合理性,按照層次進行劃分,逐步提升數學的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小數的乘法和除法時,許多學生剛接觸這一新的概念需要從基礎開始練習。而對于一部分已經有扎實的數學基礎的優等生而言,可以適當地為他們布置一些應用題進一步提升他們的數學水平。這樣針對性的教學會讓不同數學水平的學生在現有的數學基礎上都有顯著的提升。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提高課堂參與積極性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對各項新奇的事物都比較好奇。因此數學教師要合理借助學生這一特點,帶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再展開課堂教學前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并在分組時將好學生以及部分后進生進行搭配分組,實施幫帶活動。根據組內學生的特點設計適合的小組活動方案,讓學生通過活動,對于本堂課的內容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和接受。例如:再學習《圖形的運動》一課時,可以讓學生對于教室內的一些常見物品例如風扇窗花等進行平移或旋轉,并小組討論經過變形后的圖形。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意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有重要的運用價值,從而端正對于數學的學習態度。同時,組內的交流能夠有效地開拓學生的思維,有助于學生邏輯能力的培養。
(三)設置疑問促進思維發散
在課堂上,數學教師也能通過一些問題的設置來幫助小學生發散思維。以往的課堂上都是老師單一地講授,并沒有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而為了進一步地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開拓思維模式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針對性的問題,激發學生深入思考與探索。鼓勵學生能夠對一道題目用多種解題方法。在學生將其思路展示后教師要及時地點評,并與之前學習的內容進行串聯,做到及時復習。或者為接下來要講的新課進行鋪墊,讓學生能夠逐步融入到課堂的數學學習氛圍中,輕松地達到預期的數學學習目標。
(四)及時給予數學學習指導
在學生習慣的養成道路上離不開數學教師的耐心指導,有些學生活潑好動,在上課或者自習時往往不能沉心靜氣去解答題目。這時就需要教師要多與這部分學生交流。可以通過適當的物質獎勵,例如一支筆或者一個本子,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擁有更高的學習動力。久而久之,班級內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才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
結語:總而言之,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需要基于學生的學習現狀,制定適合本班同學的教學方式。不斷提升班級的學習氛圍,從而才能夠有助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開拓學生的視野和思維。
參考文獻
[1] 邵鵬飛. 讓習慣之花綻放? ——談小學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J]. 數學大世界, 2020, (13):29,28.
[2] 于世千. 談小學數學學習習慣的有效養成[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20,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