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娟


摘要:大理巍山扎染是云南民間流傳已久的一種紡織品染色工藝,蘊含著獨特的人文屬性,鮮明的民族特色,是我國的文化藝術瑰寶。本文通過對大理巍山扎染工藝的工藝特點、圖案、文化及發展現狀等情況進行分析與探究,為促進扎染工藝良好發展提供有益的思考。
關鍵詞:大理巍山 ? 扎染 ? 現狀 ?發展
大理巍山位于云南西部,這里聚集了白族、彝族、回族等眾多少數民族,各民族的融合,形成了紛繁多彩且蘊含著深厚民族氣息與歷史文化底蘊的民間傳統工藝,成為了大理巍山少數民族最為重要的文化瑰寶,扎染便是其中一種。扎染其工藝程序主要分為扎結與染色兩個部分,通過線、繩等工具對織物進行縫、扎、夾、縛等多種組合處理后進行上色,染色后便留下層次豐富、深淺有致的皺印與色暈,這便是扎染圖案的形成,經歷了數百年的發展,巍山扎染工藝漸漸成了大理地區悠久歷史文化的縮影。
一、大理巍山扎染工藝特征
(一)扎染染色技術
扎染技法主要是利用捆扎夾后進行染色,并以部分染色形式制造出捆扎紋路的防染染色技法,使用的工具較為簡單,制作方式卻是多種多樣,步驟較為繁復,不同的制作方式與步驟,形成了扎染特殊的工藝特點。隨著技術進步,在古代捆扎相結合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發展出了彩色扎染,與傳統單色扎染的色調局限相比,彩色扎染在不失原本韻味的前提下,變得更加多彩靈動。
捆扎是扎染工藝中較為重要的一環,是為了捆扎織物時的防染,捆扎的技法頗多,包括捆扎、結扎、包扎、夾扎、縫扎等。用捆扎的技法可以使所呈現出的圖案輪廓更加清晰。
1.對稱扎法
圖案花型如果是對稱規則的扎染就叫對稱扎法,對稱扎法講究將織物對稱折疊后再進行針線串縫,把所有花型紋路全部串聯起來??梢愿鶕ㄐ妥鞫种换蛩姆种坏恼郫B,由于圖案大部分是對稱的,折疊之后的串扎不但能夠節省時間和材料,還能使織物染色顯得更加均勻。
2.自由扎法
自由扎法的圖案是不規則的,即對稱少偏凌亂,甚至有些花型會自由的散亂與扎染圖案之上。自由扎法的手法主要包括撮扎、疊扎、串扎、塊扎等,這些手法都能達到防染的作用。
(二)扎染工藝的色彩變化
一般的手工扎染制造出的工藝品,普遍都是使用單色入染的方式,在染色完成之后,染料的滋潤程度不同,便使圖案產生了自然的洇浸、滲透、暈紋等多種多樣的藝術效果。一般的單色扎染手工制品在其表面至少會呈現出三種顏色,本色、色暈及染色。本色會被扎染各方面因素的變化所影響,入染的量會使本色產生純度上的轉變,色暈也會因扎染變量的影響而變得深淺不一。
(三)扎染工藝的圖案分類
大理巍山扎染圖案所涉獵的范疇選材廣泛,大部分出自于巍山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扎染圖案基本代表了當地人生活的縮影與歷史變遷。其中包括了動物類、植物類、自然景觀類、人物類、宗教類等。
在創作手法上,大理巍山扎染主要包括二種分類。具象,抽象類。在大理巍山扎染工藝中,抽象是表現最多的創造手法,它為畫面賦予了靈魂,使人們對圖案印象深刻,而且也容易在扎染制作中生產。從圖案分類角度看,扎染中的三角花、八角花、正方形與圓形都能體現抽象的紋樣意境。
在扎染圖案設計過程中,巍山人也會融入他們對生活的想象、感受與向往,基于人對生活寄托了無限的期待與渴望,設計出許多內涵豐富且寓意深刻的圖案,將美好的自然景色與人物、事物結合起來,賦予愿望和思想,而這些形象帶有特殊的民族特色和審美觀。
1.具象圖案
主要指人們以自然界中或人類信仰中的物體為參照而產生的具有特定形象與象征意義的圖案,在扎染工藝中,具象圖案使用十分廣泛,包括龍、鳳、扎染蝴蝶圖案(圖1-1)、扎染魚圖案(圖1-2)、扎染羊圖案(圖1-3)、花及人物等,都是在扎染織物上十分常見的圖案。具象圖案不僅體現了扎染人高超的技藝,更蘊含著吉祥美滿的寓意。
(1)扎染蝴蝶
在巍山人眼中,蝴蝶具有特殊意義,在巍山彝族群落,蝴蝶樹、蝴蝶花、化蝶等都代表了彝族人心中美好的祝福與愿望。所以扎染圖案中大部分都有蝴蝶,蝴蝶圖式有單獨紋路,連續紋路、綜合紋路,表現出一種象征和抽象的意味(如圖1-1)。
2.抽象圖案
抽象圖案是指非自然界存在的,不具有固定形象的圖案,其分布與排列的方式可以是規則的,也可以是隨意的,可以是幾何圖形,也可以是不規則的紋路,尤其是不規則的抽象圖案與紋路,其所具有的獨一性與特殊性,是扎染工藝的一大特征,如果去找大理石紋路的扎染織物,便可以發現,同樣是印有大理石紋理的織物,但其紋理的分布、形狀、大小與顏色深淺,都完全不同,正是這樣的獨特性,扎染便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如圖2-1,圖2-2)
(四)染料綠色天然
扎染采用的是純天然的染料,染料主要分為礦物性染料、植物性染料及動物性染料。在手工扎染中使用最多的是植物性染料。紅色系的染料主要從紅花、紫草、茜草等植物中提取。藍色系的染料主要從板藍根、蓼藍、艾蒿等植物中提取。黃色系的染料主要從槐花、梔子、藎草等植物中提取。黑色系的染料主要從皂斗中提取,綠色系則從鼠李中提取。
(五)大理巍山扎染的材料
1.麻布
麻布是我國扎染工藝中最常用的主要材料,由各種麻類植物的纖維編制成的布料,具有透氣清爽、耐磨耐洗、防腐防曬等多種優勢,利用抹布制作扎染作品時,捆扎比較便利,做出的扎染品具有素凈的美感,是十分適合做扎染的布料。
2.棉布
棉布無論在扎染或在其他工藝中都廣為使用的材料,是以棉紗織成的布料,具有柔和保暖,貼身舒適的特點,在扎染過程當中,比麻布,其更加易于上色,利用棉布制作的扎染作品,主要是以服裝為主。
3.絲
絲料,是以桑蠶絲、蓖麻蠶絲及柞蠶絲等絲纖維制成的布料。以自身輕柔滑順、靜雅靚麗的特點,其成分為蛋白質纖維,含有多種有利人體的氨基酸,可以加快皮膚表面脂膜的代謝,進而使皮膚更加光滑,這種材料在扎染領域也是十分常用的材料,鑒于其易抽絲、易破壞的特點,在進行捆扎及染色的過程中,要更加仔細處理,才能確保作品的效果。
二、大理巍山扎染工藝現狀
(一)缺乏有效的管理
產業想得到更好的發展,需要良好的生產環境與管理,目前在國內,扎染工藝的生產環境沒有被重視,扎染作為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被埋沒與忽略,是國家文化的重大損失,只有對扎染技術給予充分的重視與支持,制定出更加規范化的管理政策,使扎染技術更加穩定健康的發展,才能夠更好的保留這一重要文化遺產。
(二)開發植物染料資源,采用純植物染料
為了保證染料的環保,扎染采用的染料都是植物提取,這是扎染的優勢,但自然給予人類的資源并不是無限的,在利用自然資源,保證扎染技術環保的同時,也要對扎染技術與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進行思考,在不妨礙自然染料使用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強化染料植物的種植,確保在不破壞生態系統、維護自然資源的前提下推進扎染藝術的發展,更好的體現出扎染本身所要傳達的天然、環保理念。
(三)注重扎染的深加工,積極引領時尚
近年來扎染工藝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步,與現代的時尚理念不斷進行融合,以適應現代審美發展的需求,以巍山縣為例,在巍山縣的扎染生產者中,很多人以自己先進的理念,適應了現今社會時尚日益變化的需求,并在保存原本工藝及文化韻味的前提下,對扎染工藝品進行深加工,用創新的理念創造出了更加前衛時尚的扎染服飾,這不得不說是科學化合理化的文化重建。
(四)現代管理觀念和品牌意識,有長遠的發展戰略
在現代的激烈社會競爭及行業競爭當中,扎染工藝只是以小村落小作坊的經營方式來運作,是無法得到更多重視與更大發展平臺的,為了使扎染這一歷史悠久的民族工藝得以長久傳承,得到更好的發展,并向國際化邁進,能夠讓更多國家的人,感受到扎染所蘊含的悠久文化底蘊,就需要建立起品牌的意識,運用先進的管理理念,讓扎染成為標志性的文化,為更多人所知,受到更多人的喜愛,才能確保扎染技藝得到更加長久的發展與傳承。
三、大理巍山扎染工藝共同面對的問題
(一)國內市場的惡性競爭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行業與行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惡性競爭無法避免且日趨嚴重,扎染以家庭作坊式生產為主,在市場惡性競爭的下,產生了只重量,不重質,扎染產品圖案千篇一律,讓扎染工藝品作為文化寶藏的價值大打折,必然是不利于扎染工藝的發展。
(二)缺乏行業協會的協調工作
人才流失及市場危機等多方面的因素,使扎染的傳承出現了危機,但在這樣的危急情況下,卻始終沒有相關的機構或部門來進行協調,國內的經濟學專家提出了組建行業協會的建議,對扎染工藝品進行協調與管制,為扎染工藝品的造價提供有益保障,確保扎染工藝的整體質量,使文化得以傳承。
(三)資金和創新人才短缺
行業與經營者對扎染工藝的忽視,導致其對扎染工藝與人才的資金投入并不充足,使扎染呈現出無特色、無質量、低劣化的局面,必定不利于扎染的發展,只有充分重視,提高在扎染人力資源方面的投入,才能夠讓扎染凸顯出其真正的價值。
(四)扎染技術力量流失嚴重
面對現在扎染經營的私人化及薪資過低的問題,多數手藝優秀的扎花女工都選擇了投入第三產業或外出打工,這導致了扎染工業人才的大量流失,所以使得扎染女工的流失日趨嚴重,以周城村為例,現在的周城村已經很少見到有年輕女子在傳承扎染這一古老的工藝,這樣的趨勢必定對扎染的傳承形成極大威脅。
四、大理巍山扎染工藝發展對策
(一)扎染技法與圖案突破
現今的扎染技法、圖案與花紋,在原本的基礎有了進一步的改善,加入更多能體現民族文化特點的人物、動物、植物及宗教等多種裝飾圖案?,F有的花紋圖案有一千一百八十多種,針法有二十六種。對傳統的土靛藍染藍地白花圖案進行保留之外,還研發出了白紅相間、白紫相間、白橙相間等多種花色,扎染工藝的種類逐漸增多,圖案更加豐富,色彩更加明艷,扎工也更加精細。技術的改進,逐漸彰顯出了更加大方自然、有層次、有情趣、古樸典雅的美感。集合了實用價值與裝飾性于一體,具有更高的實用與鑒賞價值。
(二)綠色環?;?/p>
天然、健康、環保是扎染工藝的最主要理念,為了保證扎染工藝與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對染料所用植被進行培育十分必要,,在扎染工藝品的生產過程中,企業要秉持環保自然的理念,加強對周遭環境的維護,確保生產過程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或損害,這一理念的貫徹也是確保扎染工藝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三)積極培育扎染人才
1.在中小學開展扎染課程
我國的扎染工藝長期得不到重視,是因為扎染工藝還并未得到有效的推廣,扎染無法在青少年群體中引起反響,無法讓青少年群體感受到扎染所具有的獨特藝術美感,在我國的中小學課程當中,將扎染工藝作為選修的課程,讓青少年學生群體能夠實際接觸到扎染工藝,用實際操作,充分帶動起其對扎染的興趣,使其從中感受到扎染藝術的獨特美感。只有讓未來的一代對扎染有所了解,充滿興趣,樂于傳承,扎染工藝才能夠真正脫離被歷史掩埋的命運,真正得到重視。
2.強化“產.學.研”一體化發展
現今設計專業的大學生是即將步入社會的設計主力軍,如果能帶動起這一部分人才對扎染工藝的重視,那么扎染藝術將會有更加好的發展勢頭,在我國的高校,應當開展讓中國傳統文化步入校園的活動及課程,讓學生對扎染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利用其自身的設計理論基礎及創新思維,為扎染賦予更加時尚,符合時代發展趨勢的美感,使扎染工藝更好的融入社會,引領時尚風潮。
(四)建立民族化品牌
大理巍山的扎染是我國的藝術瑰寶,扎染工藝始終沒有自己的品牌,只有建立起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才能切實促進巍山扎染工藝的發展,讓扎染藝術在我國、甚至在國際的市場上,為大眾所知、所了解、所喜愛,才能夠讓扎染的靈魂得以傳承。
參考文獻:
[1] 殷群.云南大理周城扎染文化的旅游產品開發策略[J].中國商貿,2012,(14):170-171.
[2] 周瑩.試論白族扎染藝術在現代時裝中的創新應用[J].紡織學報,2013,34(12):107-112.
[3]石劍峰. 云南白族民間工藝的傳承與發展——扎染[A]. 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2012年中國藝術人類學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部分)[C].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2012:6.
[4]董春燕. 淺談扎染藝術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研究應用[J]. 輕紡工業與技術,2013(06):60-61.
[5]張吉成. 現代扎染的藝術特色[J]. 藝術科技,2014(0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