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紅
摘 ?要:自新課改以來,“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它不僅是學生積累閱讀量、提升閱讀能力的途徑,也成為了學生更好地學習作文知識與技能的途徑。不少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已然將“課外閱讀”列入了學生習作學習內容體系之中,旨在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充分積累自己習作時所需的知識或素材,為學生后期的習作技能鍛煉提供良好的條件。因此,教師需充分了解課外閱讀在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并在作文教學中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學習給予指導。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作文教學;教學途徑
新課標對語文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明確,前者是知識的輸入過程,后者是知識的輸出過程,因此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積累的知識量、形成的閱讀學習能力均會對學生的寫作水平、寫作能力等方面產生影響。因此,語文教師必須把握好“閱讀”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為提高作文教學質量夯實基礎。而教師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充分了解課外閱讀在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讓學生學會主動展開課外閱讀,從課外閱讀中獲取知識,鍛煉技能。
一、課外閱讀可豐富學生的作文素材資源
以往學生更多的是從課內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途徑比較單一。但是目前教育界已經開始重視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學習,學生能夠獲得文本閱讀知識、提升文學素養的途徑已經不再限于課內課文閱讀,當前小學生在寫作時,其內容空泛,缺乏有效的素材支持,影響了學生作文的學習水平。針對這一作文教學問題,教師更需要認識到課外閱讀在豐富學生作文素材資源這方面的教學作用,讓學生不再限于“無東西可寫”、“少素材可借鑒”等方面的寫作窘境。
例如在部編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習作:故事新編》一課的教學中,編者明確指出了教師要鼓勵學生展開課外閱讀,并在基礎上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教師可根據教材要求,指導學生自主閱讀豐富的課外童話書籍,如《龜兔賽跑》、《狐假虎威》、《井底之蛙》、《狐貍與烏鴉》等等,積累豐富的作文素材,讓學生自主選擇一本書籍的童話故事內容,創造性地改編它們的故事情節,或者對具有懸念的故事結尾進行創新的改編。在這一作文教學中,學生可以改善自己作文素材少、課外閱讀量少、閱讀知識汲取能力與運用能力薄弱等方面的問題,讓學生在更好地學習作文知識,提高寫作能力。
二、課外閱讀可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
不少小學生在作文學習中存在語言組織能力薄弱的問題,比如詞不達意、用語不當、詞語匱乏等等。學生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直接與寫作質量掛鉤,小學語文教師應將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這一作文教學任務放在重要位置。而課外閱讀指導教學是培養學生語言組織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可加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讓學生掌握好語言組織的技巧和方法。
例如在部編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習作:游 ? ? 》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先讓學生閱讀教材中《頤和園》、《七月的天山》這兩篇習作例文,再引導學生走進更寬闊的課外書籍世界,閱讀更多關于游記類的課外書籍,如余秋雨創作的《道士塔》、李大釗創作的《五峰游記》等等。教師可鼓勵學生自主賞析課外名篇游記中的優秀語句,體會名篇作者是如何巧妙組織語言的。比如《五峰游記》這篇文章中的“我們那晚八時頃,由京奉線出發……到灤州車站”這一句就交代了出發地點和抵達地點、出發時間和抵達目的地時間,語言簡練,且蘊含多方面的信息,學生可學習其中的語言組織技巧,并將其靈活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之中,充分發揮課外閱讀在自身作文學習中的積極作用。
三、課外閱讀可有效拓展學生的認知視野
小學生的年齡并不大,對外界的認知范圍不大、認知能力也并不強,因此往往看待事物的視野會比較狹窄。但是教師若是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課外閱讀學習機會,并使其自主利用零碎的時間來展開課外閱讀,這無疑會讓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拓展自身的認知視野。教師在此基礎上加強作文教學,實際上能夠讓學生放寬自己的眼界,在寫作過程中發表一些符合自己認知特點的新觀點,不再讓自己的作文內容千篇一律,反而讓文章擁有更強的活力。
例如在部編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習作: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閱讀張淑嫻創作的《局部的意味》這一書籍,走進文本世界之中,了解故宮的建筑文化,拓展學生對故宮建筑文化的認知,讓學生更清晰、更具體地了解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教師也可讓學生在課外閱讀時間里自主閱讀《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這本書籍,使其更好地了解敦煌莫高窟,拓寬自己的認知面,學會站在更寬闊的視野里對待事物,看待問題。教師在指導學生展開作文學習時,可引導其站在導游這一角色,根據自己對故宮和敦煌莫高窟的理解,寫一篇彰顯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之魅力的文章,旨在提高學生的創新寫作能力。
四、課外閱讀可培養學生的寫作學習興趣
小學生普遍對語文作文抱有消極的學習情緒,教師在針對如何培養學生寫作學習興趣這一問題展開深入思考時,尋找了一條新的思路,即是將課外閱讀作為培養學生寫作學習興趣的手段,讓學生在課外閱讀學習中了解到寫作的樂趣,學會主動展開自主的課外閱讀,并自主地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例如在部編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習作:神奇的探險之旅》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閱讀探險類的課外書籍,如《哈爾羅杰歷險記》、《頑童流浪記》等等。教師可啟發學生的思考:“若是讓你從這些課外書籍的主人公里任選一個人,一起組成探險小組去探險,那么你想選誰?你們會有怎樣的探險之旅呢?”這種作文教學方法能夠培養學生的寫作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世界,與書本人物產生情感共鳴,還可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能力與課外閱讀能力。
五、結束語
綜上可知,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加強課外閱讀指導,能夠豐富學生的作文素材資源、增強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拓寬學生的認知視野、培養學生的寫作學習興趣。從整體上來說,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引導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學習的途徑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無疑可以起到很好的作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楊春梅.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2020(21):113-114.
[2]李世桃.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價值與應用[J].中外交流,2020,27(11):296-297.
[3]肖惠惠.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要點分析[J].神州,2020(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