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健敏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物質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與之相輔相成的是教學方式的日新月異。因此,當今教育需要響應國家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號召,整合教學方式,通過客觀力量讓學生在學習源頭發展其主觀能動性。而教學方式的整合對于小學數學課堂而言尤為重要,不僅在于能夠完美地凸顯學科性質,更在于能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實。本文將從整合教學方式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現狀分析及其發展的應對策略加以探討,旨在開辟出一條教育領域新路。
關鍵詞:教學方式;小學數學;重要性;教學整合
引言:數學是一門偏重與邏輯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的一門學科,在小學教育伊始就體現出其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們應該承擔其應有的責任,做好學生數學思維培育的引路工作,促進他們獨立思考能力的培育與數學素養的提升。而這些過程都離不開教學方式的整合與發展,因此教學方式改革為當務之急,在教學方式的選擇上既要與原有教學理念有一定關聯,又要加入新思想新維度,真正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如此一來方能真正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整合教學方式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1.教學方式固化死板,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由于小學數學是一門入門課程,教授內容邏輯相對簡單明了,這就導致教師展開面不多,且不能進行深入講解,從而導致教學方式固化死板,強調重復相同知識點多遍,漸漸消磨學生積極性。小學學生正處于思維萌芽期與發展期,一味地傳授固化知識會使得原本想象力豐富的大腦變得死板教條,這不僅無益于他們數學學習思維的培養,也不利于他們綜合素質的提升。
2.教學理念缺乏革新,課堂內容豐滿度不夠
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秉承的教學理念是只要灌輸給孩子考試的內容便足夠了,其余的不必再多花心思。這種思想無疑是局限化的教學理念,在當今思維碰撞融合激烈的今天,這種教學理念早已不適合教育發展趨勢,缺乏創新性思維的引導會使得教學課堂內容的豐滿度不夠,進而直接導致學生難以吸納足夠的知識,不利于自主學習思維的培養。
3.缺少教學方式整合歸納,難以形成有效教學體系
每個教師都有自己不同的教學方式,但真正好的教學方式無疑是揚長避短“取百家之長”,可是教師卻局限與個人教學方式的范圍,缺少其他優秀教學模式的加入,沒能實現教學方式的整合歸納。如此一來,小學數學課堂中就不會存在有效完美的教學體系,多少會有漏洞點與盲點,不利于學生全面吸納知識。
二.整合教學方式背景下小學數學現狀教學策略探討
1.選取貼近生活素材,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選取貼近生活的素材進行課堂教授可以增加孩子們的親近感,減少課上知識的距離度,讓孩子切身感受到課程內容本身的含義,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的數學素養與能力。
例如,在進行小學數學《認識角》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引入常見存在角度的孩子們身邊的物體,讓他們用開創發散的眼光與思維進行個人意見的發表,這不但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對于學生的數學素養而言也有一定的提升。
2.實行“寓教于樂”式教學,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寓教于樂”式教學對于低年齡的孩子來說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教學方式了,由于學生年齡尚幼,對于事物的興趣度與學習度主要與老師授課的趣味度掛鉤,所以教師采用這種教學思路進行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參與過程中實現知識的吸納。
例如,在進行小學數學《認識小數》一課的講述過程中,我采用游戲抽簽的方式,讓孩子們扮演數字中不同的角色,并通過各種趣味方式、分小組完成問題等方式讓孩子們參與到課堂當中來,保證他們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實現了數學思維的培育。
3.及時對教學方式進行整合創新,實現學生數學素養培養
教學方式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是要隨著教育形式與體制改革而不斷發展完善的。因此,教師應該及時對教學方式進行整合創新,這不僅對于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更能幫助學生在不同的角度下理解問題、思考問題,做到自主讀題、自主解題,了解學科的意義所在。
例如,在進行小學數學《認識厘米》的教學過程中,我一改原本沉悶枯燥的教學方式,用動畫片的創新教育形式展示給學生們“厘米”的實際含義與意義所在,通過短片學生們對“厘米”這個單位有了初步的結構體系與個人理解,在深入學習過程中接受起來也就更加輕松容易了。
三.結束語
整合教學方式任重而道遠,不是一蹴而就就能解決根本的,而是需要長久持續的不懈努力才能真正擁有完美的教學體系。所以,學校應該重視起教學方式的整合改革,如此才能真正實現學生數學素養與數學思維的培養與提升。
參考文獻
[1]高海英 運用遠程教育資源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10,(4)。
[2]繆淑梅 運用遠程教育資源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新課程(小學),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