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旭
摘要: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勇于獻身的社會主義合格人才,而不單單是知識儲備豐富,應試能力強的“好學生”,為此教育部將德育教育提上了日程,成為了班主任們的教學任務之一?;诖?,本文以初中德育教育為例,探究德育教學的成功經驗供教師同仁們借鑒。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教學經驗;德育教育
因為德育教育的缺位,學生不懂得孝敬父母,稍不如意就會打罵父母、埋怨父母;不知道團結學生,珍惜友情,常常發生校園霸凌事件;沒有尊師重教的意識,不珍惜教師的勞動成果,甚至與教師發生肢體沖突等等,此外,還有作弊問題,沉迷網絡,破壞公物,污染環境等問題,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扭曲,如果繼續任由其發展下去,將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班主任與學生接觸時間久,對學生了解深,知道學生的問題所在,因此能直達病灶,治標治本,順利,高效地完成德育教學目標,具體如下所示:
一、為人師表,率先垂范
在學校,班主任與學生接觸時間最長,開展的教學活動最多,對學生的影響最大,而學生的言行舉止正是教師的一名鏡子,因此班主任在批評學生,指責學生之前要學會反思自我,看一看自己是否也有同樣的問題,是不是自己給學生帶來了惡劣的影響,由此規范自己的行為習慣,為學生提供學習效仿的對象,有資格進行德育教學工作。
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筆者要帶頭做到:如要求學生講文明、懂禮貌,筆者就要做到尊重學生的人格,肯定學生的地位,不說臟話,不挖苦他人;要求學生保持自身與教室的衛生,筆者自身就要做到講衛生,勤洗手,勤洗澡,注意儀容,不隨地扔垃圾,還要撿拾地上的紙屑,保持室內衛生;要求學生熱愛勞動,筆者就要主動承擔起沉重的勞動任務,成為學生們的表率;教育學生講團結,珍惜友情,尊敬教師,自己就要處理好與同事,學生們之間的關系,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等等,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對學生實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贏得學生的愛戴與尊重。
在德育教育教學工作中,班主任從自身做起,發揮了教師榜樣示范作用,用高標準要求自己,成為學生學習效仿的對象,是學生靈魂的塑造師與引路人。
二、營造氛圍,日常滲透
學生個體組成班集體,班集體又影響著個體,因此在德育教學實踐中,筆者靈活處理個體與集體的關系,以期營造了良好的德育教育教學氛圍,提升德育教學效率。
如,在以遵守學校紀律和規章制度為主題的德育教學活動中,筆者不僅傳授了基本的德育理論知識,還評選出了若干個“遵紀守法小標兵”,發揮了榜樣示范作用,成為了學生們效仿的對象,由此帶動了集體爭做小標兵的學習氛圍,提升了德育教學水平。再如,處理班上學生打架事件時,筆者特意召開了一場班會,會議的主角是學生,由學生自由發表對打架事件的看法,站在學生的角度提出了合理化建議,讓參與打架的學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得到了感化。此外,筆者不僅利用課上時間集中開設德育課程,講授德育知識,還會利用課余時間見縫插針,不放過每一次機會,旨在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日常,從一點一滴改變學生。
在德育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班主任掌握了學生個體與集體的關系并營造了良好的德育教學氛圍,同時教師還重視日常滲透,珍惜每一次機會,全方位、多角度地施教,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德育教育的價值。
三、人性管理,維護自尊
學生年齡有限,總是會犯各種錯誤,出現各種問題,很多時候教師會嚴格管理,懲罰學生,讓學生牢記教訓,有時候會“殺雞儆猴”,當眾批評指責學生,傷害了學生的自尊,讓學生更加叛逆,基于此筆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學建議:教師要理解學生,認可學生,寬容學生的錯誤,挖掘學生的潛能,肯定學生的價值,維護學生的自尊,實現人性化管理。
如,班上的劉某又一次忘記了值日,引起了其他學生不滿,他們向筆者反映了這件事情,其實劉某忘記值日不是一次兩次的事情了,似乎成為了“慣例”,筆者想著如何懲罰劉某才能讓其牢記,但轉念一想,可能劉某真的有事情才忘記了,不是故意的,如果貿然懲罰他,可能會傷害其自尊心,為此筆者只要采用另一種方式,較為柔和、委婉:利用課間找劉某談話,讓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指定同組的學生提醒劉某,邀請劉某一起參與到值日中;讓劉某擔任衛生委員,培養其責任感,讓其牢記自己的使命。一系列措施后,劉某不僅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主動幫助或提醒其他學生做值日,有了強烈的責任心。在德育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班主任改變了處事方式,實現了人性化管理,不僅沒有懲罰犯錯誤的學生,還讓其擔任衛生委員,逐步培養了其責任意識,提升了德育素養,是一次成功的教學經歷,值得肯定。
綜上,初中是學生性格叛逆期,如果能在這個階段滲透德育教育,為學生提供正確的引導,一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為此,筆者結合教學實踐總結出了以上幾條建議,以期為教育教學事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王亞輝.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6(01).
[2]張軍元.淺議中學生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