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杰
摘要:高中數學是一門集抽象性、規律性以及邏輯性為一體的學科,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傳統教育手段已不能滿足當前教育需求,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高中數學教育水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融入全新的教學理念勢在必行。本文以探索性教育理念為論述背景,針對高中數學課堂如何優化創新提出幾點建設性意見,以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探索性教學;教學;高效
在探索性教育理念下,嘗試對高中數學教學進行優化,以全新的教育視角審視當前教育問題,不斷完善數學教育體系,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基于此,高中數學教師應當立足高中生的學習實際,通過革新以及創新教育理念為教學手段,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技巧和學習能力為目的,來有效提升探索性教學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學質量。
一、構建問題空間,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問題
著名教育學家布魯巴克曾指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心存疑問方有探索欲望,因此想要充分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重點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及主人翁意識,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發現問題,自主探索解決策略,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橢圓定義與標準方程”時,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以下教學環節來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
1.教師示范畫圖過程,引導學生進行觀察;
2.拋出這樣以下問題:(1)若固定兩點不動,改變細繩的長度,橢圓形狀又會如何改變?(2)若細繩的長度不變,只改變兩個定點之間的距離,橢圓的形狀又會如何改變?
3.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想以及實踐總結,驗證自己的結論,并且證明……
通過拋出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在問題的驅使下,逐步深入思考相應的數學問題,有效調動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這也為后續的高效教學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正如鮑波爾說過的“正是問題激發我們去學習,去實踐,去觀察……”通過構建問題空間,利用問題來牽引學生的思維是最直接有效的教學方式,學生在探索問題和提出問題的過程中,視野和智慧也得到了啟發,也逐步提升了他們的學習成效。
二、引入生活氣息,構建生活化教學情境
正所謂“知識來源于生活”,而數學知識更是以現實生活為源頭的一門嚴謹學科,與人類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而開設數學學科的目的,不單單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必備的數學概念、數學理論以及實踐技能,最核心的目的則是為了強化學生的思維模式,讓學生真正懂得利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而非一味的做習題,充當一個毫無思想的做題機器。基于此,筆者認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的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思考數學知識與自己學習生活的關系,從而給予他們一定的熟悉感、歸屬感,進而刺激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帶著積極、樂觀的心態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來。
例如,在教學“正態分布”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在導入新課的時候,設計這樣一個教學情景:
臨近秋季運動會,體育教師想組織各個班級來一場激情的拔河比賽,但是,由于身材魁梧和身材瘦弱的學生人數相對較少,而中等身材的學生人數較多,所以學生拔河實力的密度曲線與兩頭低、中間高的對稱曲線相類似,如果你是體育老師,學校要求你按照實力把500名高一學生分成10個小組進行拔河比賽,請問:又該如何分配?每個小組分多少人?
拋出這一生活化問題,順勢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討論,學生在經過一系列嘗試之后,發現自己并沒有更好地解決方法,這時,教師就可以順勢引出新課——正態分布。
又如,在講解數列相關知識點時,數學教師還可以設計以下教學情境:父母打算給小明從一歲起,每年在銀行卡存一筆錢,為其在市里買房用。假設小明在25歲時因為結婚要買房,首付需要40萬,銀行儲蓄的年利率為P,那么按復利計算,小明的父母每年要存多少錢?
這一社會性話題,自然也能勾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他們很快便能主動參與進來,進行討論和交流。
三、小組合作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小組合作學習是當前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高效學習方式。高中數學部分知識點,過于抽象難以快速理解,由于學生在智力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異,他們的學習成效自然大不相同,若單純依靠教師進行一對一講解,既浪費時間,同時也影響其他學生的學習進度。因此,適當的發揮部分優等生的“領頭羊”作用,嘗試以“兵帶兵”的方式來有效喚醒學生的探索欲望,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也能提升整體學生的學習效率,一舉兩得。
例如,在教學“任意角”相關內容時,數學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導入,引入“逆(順)時針轉體720°,角大于360°,角、零角和旋轉方向不同所形成的角”正角、負角和零角等概念;待學生對角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之后,還可以鼓勵學生聯系實際生活案例,引導學生嘗試把角放入坐標系環境中,更直觀、形象的了解象限角的概念;接著,根據學生近期的數學考試成績、課堂表現,將學生按照4-6人為一組,分成多個小組,并且給每個小組配置一個有能力、有責任心的組長;最后,給每個小組布置任務:(1)小組合作分析任意角的概念。(2)小組合作探究象限角、坐標軸角、終邊相同角的表示方式。(3)舉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大于360°的角和負角的例子。
將課堂的主動權、話語權交托給各個小組,教師適當的放權,引導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去進行自主探究,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相關概念。通過小組之間團結協作、各司其職,既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同樣也減輕了后進生的心理學習負擔,這種學習方式更符合他們的個性需求,他們更愿意參與到數學探索活動當中來,自然也就提高了整個班級的學習成效。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一名合格的高中數學教師,應當明確自身教學職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嘗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引入探究性教育理念,有針對性、計劃性的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刺激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最終使學生在自主探究構成中,能力得到提升,素養得到培養,從而助力他們全面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核心素養理念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策略[J]. 奚碧壑. 科技資訊. 2020(33)
[2]幾何畫板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的探究與分析[J]. 李欣. 科技資訊. 2020(34)
[3]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數學文化教育的意義與策略[J]. 劉晨雨. 文化產業.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