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要:隨著新的課程改革,高中音樂學科教學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傳統的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為了提高相關的升學率,將高中階段的音樂教學歸結為高考的載體,因此許多音樂教師只是一味的講授基本樂理基礎知識,學生只學習音樂課本中的基礎選段,沒有拓展音樂學習的范圍,導致一些高中生的學習興趣在枯燥無味的音樂教學課堂中泯滅,只把音樂學習作為升學的跳板,沒有真正理解音樂教學的深遠意義,更難以在日常學習中積累音樂學科核心素養。而音樂教學不同于其他的基礎文化課學科,是一門需要培養學生感性藝術思維的學科,如果只按照傳統理念去進行教學,難以契合音樂的學科特色。
關鍵詞:高中美術;鑒賞能力;創設音樂審美情境;引導學生積累優秀作品;安排小組觀摩欣賞
在素質教育思想影響下,新時期的教育教學需要摒棄應試教育中的落后,陳舊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需要教師循著新課改的教育教學大方向,根據學科的自身教學特色,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革新,讓新時期的教育教學緊跟時代的步伐,并能夠科學合理的詮釋學科教學的意義。高中階段學生的文化課課業壓力繁重,而音樂教學作為一門集音樂欣賞、視聽練耳、講授樂理知識的科目,本應該使高中生枯燥無味的學習生活變得閃亮多彩,而且高中階段學生對音樂知識和各種音樂素材已經有一定的積累。所以教師應根據學科特點,學生身心以及學習情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設備和教學手段,創設極具音樂特色的精品課程,使高中生不僅了解基本的音樂知識,還能夠具有一定的音樂素養去鑒賞各種類型的音樂作品。
一、創設音樂審美藝術情境
音樂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審美能力,首先要讓學生處于一種音樂審美的情境中,讓學生在優美典雅的音樂審美氛圍中激發學習興趣,對極富美感的音樂審美意境產生情感上的向往,因此教師要好好把握和利用音樂教學的藝術審美特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運用多種影音教學設備,巧妙設置教學方案,在有限的課堂中創設出藝術審美情境,讓學生浸潤其中,耳濡目染。
例如,在教授“高亢的西北腔”這節課時,我在課堂教學前放了一段陜北的民歌《信天游》,將學生一下子帶到了高亢歡快的西北民歌情境中,同時在播放了歌曲的過程中我用幻燈片播放了一些西北的民居建筑,飲食,服飾,自然景貌,使學生仿佛置身于濃烈廣闊的大西北的自然環境中,為接下來學習本節課的內容做好了情境鋪墊和心理建設。隨后我又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了幾種不同類型的西北民歌,讓學生始終沉浸在西北民歌的高亢,激昂,深沉,大氣,開闊的藝術氛圍中,然后根據不同的民歌歌曲進行總結分類,總結不同的西北民歌的地域特色和聲樂特征,并讓學生在深入學習其中一篇“信天游”類型的民歌使學生逐步能夠聯系西北的自然風光地域習俗特色,去進一步的理解西北民歌的歌唱特色。
二、引導學生積累優秀作品
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的音樂素材積累上,即學生要多去視聽練耳,聽各種類型的音樂素材選段,增加音樂的試聽率,增加音樂素材的積累。然而學生的音樂視野范圍有限,視聽經驗不足,視聽的音樂類型也相對狹隘,所以教師應該秉承音樂指導者的角色,擔負起引導學生試聽練耳的職責,挑選各種類型以及適合學生欣賞的作品選段讓學生進行觀摩欣賞。
例如,在教授“貝多芬”這節課時,我在課堂教學前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了一段貝多芬《命運交響曲》,激昂,高亢的音樂旋律把學生帶入到貝多芬的音樂藝術王國,渲染了藝術課堂氛圍,集中了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學生對接下來的課程充滿期待,隨后我介紹了有關貝多芬的生平事跡以及貝多芬的肖像,以及貝多芬所處的創作年代環境,讓學生全方位立體化的了解音樂大師貝多芬。之后我用多媒體播放了法國大革命的歷史概況,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去欣賞以及評價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隨后又讓學生去欣賞他的《合唱交響曲》等其他的名作,然后布置學生課下去搜集貝多芬不同時期的作品進行欣賞和簡要評價。本節課通過讓學生不斷積累音樂素材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欣賞到貝多芬的藝術創作特色,并能夠對其不同歷史背景的作品進行審美鑒賞。
三、安排小組合作觀摩欣賞
傳統的音樂教學中,有些教師在音樂欣賞課中直接播放音樂選段,或者進行教師自我范唱,把自身定位為成課堂的主導者,導致了課堂教學的一言堂模式,學生的參與度低,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因此教師應該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安排學生分組欣賞交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音樂學習鑒賞中。
例如,在教授“現代京劇”這節課時,我用多媒體播放了一些京劇選段作品,讓學生領略到京劇國粹的音樂風格和審美韻味,然后給學生介紹京劇的行當、唱腔以及韻律節奏等。為了讓學生更深刻感受京劇魅力我讓學生進行分組觀摩欣賞。因此高中音樂教師應該深入學習新課改的理念指導精神,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結合京劇的藝術表現特色,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工具,創新教學模思路,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音樂知識,還能進一步的去欣賞、品鑒、體驗京劇選段,去培養戲曲音樂的審美鑒賞能力。
總而言之,良好的音樂鑒賞能力不是短時間可以迅速習得的,需要教師深入挖掘有效的符合音樂教學發展規律的教學手段,運用多種教學資源,優化教學內容,緊緊把握音樂的審美藝術特征,創設藝術審美情境,讓學生在極具藝術感的氛圍中學習,掌握基本的音樂樂理知識,夯實音樂知識基礎,培養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熱情,積極去欣賞和觀摩各種類型的音樂素材,提高學生音樂專業素養,引導學生在課堂內外養成聽音樂,思考音樂,鑒賞音樂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車爽.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實踐與認識[J].音樂天地,2009(03)
[2]田兆豐.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策略淺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