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翠婷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科教育中,道德與法治學科肩負著重要的教育職責與使命。學生在小學期間接受道德與法治學科教育,培養良好的品德素養,懂得為人處世的道理,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作用不容小覷。教師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中積極滲透紅色文化,對學生實施愛國主義教育,培養愛國情感,使學生熱愛祖國,牢記責任使命,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紅色文化;滲透
紅色文化誕生于革命時代,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與人民共同創造出的文化,是極具中國特色的文化,飽含革命精神,具備厚重的歷史底蘊。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將紅色文化滲透給學生,使紅色精神在學生心底生根發芽,培養學生成為有思想道德、具備愛國情感的新一代優秀青少年[1]。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滲透紅色文化的重要意義
(一)培養學生正面向上的思想道德觀念
學道德與法治教育積極滲透紅色文化,將紅色文化蘊含的精神力量、思想價值觀傳遞給學生,能夠培養學生正面、積極向上的思想道德觀念,使之在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發揮積極作用,如學生學習遇到困難,便想到紅色文化中不懼困難險阻,直面困難挑戰的可貴精神品質;在生活中遇到不同事件,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做好思考與應對,以紅色文化精神指引學生不斷前行。通過道德與法治學科滲透紅色文化教育,使學生有思想道德、有文化素養[2]。
(二)培養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
愛國主義情感教育應伴隨學生學習生活的始末,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可以作為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主要陣地,在教學中滲透紅色文化教育則為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教育做加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情感教育能使學生更深刻了解祖國發展到現在這滄桑巨變背后所走過的歷程,反觀自己的學習生活,能知曉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深感在強大祖國庇佑下人們生活安居樂業是何其幸福。教師道德與法治教育滲透紅色文化,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學生學習更有動力和方向,也為社會發展培養人才做準備。
(三)拓寬德育教育路徑,提升道德與法治教育影響力
傳統教育模式下的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育,其教育內容有所局限,學生學習視野受阻。但道德與法治學科圍繞紅色文化實施教育,將紅色文化相關的歷史事件、人物故事等傳達給學生,豐富學生的學習見聞,拓寬視野,將為道德與法治學科賦予新時代教育意義[3]。教師以紅色文化教育拓寬道德與法治教育路徑,使紅色文化相關內容滲透于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各個層面,學生受益于教師的教育指導,提高思想道德修養,提升愛國情感認知,努力學習,銳意前行。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滲透紅色文化策略
(一)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創設紅色文化學習情境,強化學生學習感知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中,教師明確向學生滲透紅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意義,利用現代教育方式將紅色文化滲透,為學生營造適宜的學習氛圍,學生浸潤其中,使之在學生內心產生回響,強化學生道德與法治學習認知,了解紅色文化的重要意義與價值,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我們的節假日”內容為例[4],可從十月一日國慶節出發,教師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將國慶閱兵儀式的精彩片段播放給學生,最好將這樣莊嚴壯闊場景的過去與現在進行對比播放,使學生感受到祖國日益強大,內心生騰出驕傲與熱愛之情。教師在情境呈現的基礎上再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的歷史背景講述給學生,經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無數英雄先烈浴血奮戰,為新中國成立、為人民安定的理想而不惜犧牲寶貴的生命。紅色文化中的紅色一部分是革命英雄鮮血筑成的文化堡壘,精神寶藏。教師通過情境呈現給予學生最直接的視聽體驗,最直擊心靈的碰撞。強化學生紅色文化認知感知,使紅色文化精神在學生血液中流淌,指引學生努力學習,不負使命,繼承紅色文化精神,成長為更優秀的人才。
(二)明確紅色文化教育主題,帶領學生積極參與相關實踐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中,教師結合教學內容積極滲透紅色文化,可明確紅色文化學習主題,帶領學生積極參與紅色文化相關實踐,培養學生知識文化學習上升到實踐應用的重要能力,使紅色文化良好指導學生學習與生活,助力學生不斷成長進步。如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中學習“我們的祖國,我們的黨”的內容,今年恰逢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的重要時期,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主題讀書活動,從教材內容中了解歷史,從歷史中與革命先賢對話,從英雄人物故事學習中了解紅色文化深意,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養,培育學生成為更具中華民族精神脊梁的人。教師為學生搜集豐富的紅色主題英雄人物真實故事,定期開展故事讀書會。學生認真閱讀紅色經典故事,其中不乏與學生年齡相仿的小英雄人物故事,人們熟悉的小兵張嘎、小英雄雨來、小蘿卜頭等,他們都是孩子。如果生活在和平年代,本該享受父母的愛,吃飽穿暖,去學習,去實現自己的理想。但他們出生在那那個艱苦的抗戰年代,他們小小年紀卻格外堅毅,身體里流淌著英雄血液,譜寫了不平凡的一生,即使短暫卻閃閃發光。尤以小英雄人物故事喚醒學生的情感認知,激發愛國主義情感感悟,學習英雄人物精神。通過讀書活動組織學生進行閱讀感受交流,使紅色文化在學生內心扎根,培養學生強烈的愛國情感、寶貴的精神品格。除了讀書活動,教師還可組織學生進行紅色文化學習實踐,圍繞道德與法治教材內容,走進紅色文化,感受精神脈搏。如走到當地革命英雄紀念館,親眼看看革命先烈用過的、僅剩下的東西,更明確他們曾經存在過、奮戰過的偉大意義,去感受他們走過的路。即使不去到實際的紅色文化宣傳場所,教師也可以將經典影視片段播放給學生,如當前很多為黨獻禮的優秀影視作品,《理想照耀中國》、《覺醒年代》、《革命者》等,都值得學生觀看與學習。圍繞影視作品寫出紅色文化觀后感,增強學生學習感知,提高思想道德意識,培養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
結語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中,教師明確向學生滲透紅色文化的重要意義,采取豐富的教育方式將其滲透,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提升學生責任擔當意識,推動學生不斷學習與進取,提高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張麗琴. 淺談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如何滲透紅色文化教育[J]. 天津教育, 2020(20).
[2]胡紅妹.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淺談傳統文化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 新課程(小學版), 2019, 000(005):226.
[3]藍青. 紅色文化理念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研究[J]. 當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33):P.80-81.
[4]陸萍紅. 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滲透[J]. 啟迪與智慧(中), 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