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玲
摘要:基于STEAM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情境特征主要表現為所創設的情境具有現實性、問題性和整合性。它主要著眼于充分調動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引導他們對知識進行深入思考,從而促進與各門學科之間的交流與融合,達到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STEAM;小學數學;學習情境
STEAM教育是一種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等多領域相互融合的綜合性教育。它與傳統的單科教育和注重書本教育相比,其模式并不完全相同。STEAM教育更加強調學習過程的重要性。在 STEAM的教育觀念下,學生可以通過全方位的學科整合來了解世界,以各種創新的途徑去改變這個世界,并有效地激發了小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索創新的能力。
STEAM教育可以實現跨領域的多學科整合。根據這個概念來設計小學數學課堂情境,其目的是為了讓深刻而復雜的數學公式、概念、原理變得有趣起來。數學源于生活,它通常是根據人們和生活的需求而進行創建、研究和發現的。因此,創設課堂情境是STEAM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
一、利用現實情境激發興趣
在許多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通常會忽視課堂情境的創設,又或者只關注了情境的創設而不加選擇,卻忽略了情境的現實性。我們創建的情境是生活中的情境,但如果它們僅用于教學內容而脫離學生的現實生活存在,情境就不能很好地服務于教學,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STEAM教育理念側重于學習與現實世界之間的聯系,并提倡解決實際問題,這是一個重要的方向。因此,以這種觀念為指導的小學數學課堂環境的創建必須是真實的。只有當真實情境與現實生活沒有明顯脫節時,創設的這種數學情境在教育中的價值才能得以體現。
首先,我們必須根據現實情況真實的創設教學情境。當我們的學生在真實、熟悉的情境中與老師進行交流互動時,學生才更容易地找到舊知和新知之間的聯系,從而讓我們的學生體會到在生活中所蘊含的各種數學思想,進而解決他們心中的數學問題。
例如,有的教師在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小數點和這個知識的內容時,創設的情境是一枚普通郵票的售價是5分錢,也就是0.05元。當時許多學生都發出驚訝,表示自己在平時生活中未曾親身接觸過。由此可說明,此情境不符合現實生活。我們完全能夠從商品的價格來入手,例如市場上的蔬菜價、水果的價格、商品的價格絕大多數都帶著小數。如果我們設計的情境是:媽媽去市場買菜,蘋果10.5元一袋,西瓜39.9元一個,買了2袋蘋果、一個西瓜,請問需要多少元?這樣我們才能創設了一個貼近生活的數學情境,尊重了學生的生活常識。
二、利用問題情境引發思考
STEAM教育理念是一種建構主義情境式的教學模型,它著重于現實中的問題,是一種強調以研究和解決問題作為重點和方向,并把問題作為基礎進行學習的教育方式。它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問題意識”,這是它最明顯的特點之一。因此,在這個理念下所構建的小學數學課堂情境必須是具有創造性和探索意義的。只有具備探索性和實踐意義的問題情境才會提供思維支持和思維指導。探索性的學習情境將學生的思考和研究重點放在一個富有理論實踐和趣味性的情境中,使得學生在思考時能夠根據其知識運用的能力和興趣選擇不同的研究方法和途徑,進行自主探索和研究,有效地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在這種探究式問題學習情境的巨大背景下,教學的一個重點和目標都應該變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課堂上存在的問題。
例如,在我們進行課堂教學“小數的基本性質”時,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是:7=70=700對嗎?有什么辦法可以使它們達到相等?這一提問,迅速抓住了小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帶入一個理性的思考中,讓學生在腦海中搜索相關知識。當有一位同學提出:可以直接考慮給它添上一個角的計量單位:即“7元=70角=700分”。另外一名學生也馬上說出:可以加上長度單位,即:7米=70分米=700厘米。此時,教師提出把單位統一,改寫成以“米”為單位時,學生立刻就能得出答案:0.7米=0.70米=0.700米。緊接著,教師再次提出建議:因為單位相同,我們把米字去掉試試看?學生很快就寫出0.7=0.70=0.700。這樣,隨著數學老師創設的一個個問題情境進一步深入研究,從而將舊知與新知緊密聯系在了一起。
三、利用學科整合促進知識融合
STEAM課程教育是涉及到各種學科的方方面面。它充分強調了學生必須具備學科融合素養,即他們必須學會使用各種知識來解決綜合性問題。所以 STEAM教育思想的最為明顯的特征之一就是將它與其他學科相互結合,進行跨學科整合。但是,這里的"整合"不僅僅是將各個學科的知識相互緊密結合,而是強調了形成了一個新的整體,模糊了各個學科之間的邊界,并最終充分運用了每一個學科,達到了幫助學生有效地解決了跨學科的實際問題。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創設多學科課堂情境時應充分考慮到多個學科的整合,將每個學科的特點更深層次地相互支持,相輔相成,進一步達到學習效益最大化。
例如,在學習比例尺這個知識時,教師可以創設“如何在計算機上繪制一個美觀又實用的校園地圖”的課堂情境。這個地圖的制作需要我們的學生充分地運用數學、科學、地理、信息技術和藝術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比如我們測量校園的主要建筑物時,需要我們運用數學測量方法和比例尺的概念;繪制地圖的過程中,需要充分運用到地理方位的知識。此外,要使地圖美觀,就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藝術才華,讓他們充分將自己所學的美術知識對其進行裝飾和創新。最后,還要學會在計算機上利用一定的軟件繪制出來。這樣,通過這一系列的繪制活動,學生不僅從實踐中學會了比例尺的數學知識,還從實踐中習得了技能,深刻體會到了數學來源于生活。
綜上所述,創設STEAM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堂情境要實現現實化、問題化和整合化的特征。一個成功的課堂情境能充分激起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范珍.基于STEM理念的初中數學自主課堂的構建探索[J].《科學咨詢》,2020,17:181.
[2]陳真真.STEAM教育理念下如何創設小學數學學習情境[J].《遼寧教育》,2019,9:42-44.
[3]周迎春.創設體驗空間點燃創造火花——STEM教育實踐研究[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7,4: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