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進
摘要: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數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科目,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圖形以及幾何知識也是重點教學內容。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選擇更加適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學習相關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微課的方式開展數學圖形與幾何知識的教學,為小學教師提供教學思路。
關鍵詞:微課;小學數學;幾何知識;數學圖形
引用微課這一方法來設計數學教學活動,既有助于優化教學環節與成果,幫助學生盡快了解課堂教學中的一些重難點內容,也可以更加順利地完成各階段教育培養目標。為此,在進行圖形與幾何相關知識點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對微課的靈活引用,更加直觀地將那些教學內容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提高教學效果,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開展課前引導活動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預習的過程中也只是閱讀教材內容,進行簡單了解,過程中若產生一些疑問,遇到一些難點,通常沒有人提供一些啟發和引導,導致學生不愿意進行課前預習,降低了學習效果。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對于學生和教師來說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創新教學方法,在預習過程中有效運用微課。學生通過觀看教師制作的視頻,然后再預習課本上的知識,這樣既有助于全面激活學生數學思維,引導學生從不同層面來進行思考探究,也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且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促進其課前預習有效性的顯著提升。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幾何平面圖形展示》這一節課的內容時,首先,教師要深入挖掘這節課中的重難點內容,同時制作知識內容與學生認知特點相符合的微課視頻,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預習。小學數學教師就可以在學生預習的過程中,將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等知識制作成視頻傳給學生。學生在開展預習的過程中可以充分運用微課視頻來解決一些疑問。尤其是一些難點問題,可以通過微課的方式找到問題的答案,或者是找到解釋說明,通過這種方式就可以更好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微課在數學課堂上的靈活引用,能夠為師生、生生創造更多互動交流的機會。同時,也能夠充分尊重、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會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知識。而是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讓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進行學習。為學生盡可能多地創造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機會,真正幫助學生擺脫以往被動、機械的學習狀態,可以積極主動地獲取、探究數學知識與相關問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通過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運用微課進行教學,可以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探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更加愿意學習數學。
例如:在講解《三角形平面知識》這一節課的內容時,在這一部分中包含了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以及等腰三角形等一些內容。如果學生的數學基礎好,就能很快理解這些數學知識。但是如果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相對來說比較差的話,就沒有辦法理解三角形的角度變化概念。由于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特點,因此,他們會遇到的問題也都是不一樣的。但是教師的課堂教學時間十分有限,沒有辦法全部解答他們的問題。而通過微課的恰當引用,不僅能夠及時幫助學生解答諸多疑問,也能夠節省很多時間,促進學生數學課堂學習有效性的顯著提升,并對數學這一學科產生濃厚興趣。
三、通過演繹運算和推導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思維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圖形和幾何知識是重點教學內容。這一部分的知識相對來說比較抽象,十分復雜,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很容易就會遇到困難。如果學生沒有良好的空間概念和操作能力,對這一部分知識的學習也就會更加困難。對此,在之后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微課這一教學方式,以更直觀、生動的形式將原本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來作出深入思考。同時,通過各類素材的有機整合與靈活引用,也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深刻印象與濃厚興趣,以此來為學生之后的學習、應用奠定良好基礎。
四、結語
初中數學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數學圖形與幾何知識這一部分的內容時,應積極嘗試微課等更新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這樣既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保持,也能夠更高效地完成各個知識點的講解。同時,通過各類資源的有機整合與充分利用,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也能夠快速集中,在增強學習效果的同時,進一步拓展學生認知視野。這樣不僅有助于生動、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引導更多學生全身心參與其中,也能夠為學生各方面潛能的挖掘、發揮創造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玄建華.淺談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教育,2015(Z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