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惠
摘要:目前我國已進入互聯網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新時代,“互聯網+” 理念成為順應各個行業領域結構發展變化趨勢的全新發展戰略。在此背景之下,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也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革新發生了深刻變革。本文針對如何在“互聯網+”環境下構建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提出了幾點有效實踐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大眾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交途徑發生了深刻的變革,而各行各業在此背景下的運作模式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面對互聯網渠道所提供的海量信息資源,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實施也受到了一定沖擊。在良莠不齊的網絡信息所產生的價值觀沖擊下,高職院校大學生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與價值觀念,促進自身心理健康以及道德素養的綜合發展,是當下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面臨的巨大難題。因此,立足于互聯網環境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與“互聯網+”的有效融合展開深入探討,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建立健全網絡監督管理機制,構建安全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環境
從高校角度出發,首先應當建立健全網絡監督管理機制,加強對于校內網絡環境的定期或不定期檢查與監測。同時作為教育工作者,應當轉變自身傳統教學思維,開發有效的網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作為公選課,引導學生課程中基于自身合理需求,選擇學習內容。教師也可以在專業課程教學時合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了解相關內容。而從“互聯網+”背景而言,相關信息技術也可以成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監管的有效途徑。比如可以基于校園網以及信息管理技術,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臺,并由專職教師、學生黨員干部組成網絡安全管理小組,整合校內新聞熱點以及時事信息資源,對校園網絡下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動態展開監督和管理,保證互聯網環境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落實。
二、發揮互聯網優勢,構建線上、線下教學融合新模式
互聯網背景下,社交軟件與媒體資源的廣泛普及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帶來了一定挑戰,紛繁復雜的網絡信息資源對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以及情緒導向產生了沖擊,而處于此時期的學生信息甄別處理能力還未發展成熟,極易受到網絡中不良意識形態的影響,從而對其心理健康發展產生消極影響。但與此同時,相比于傳統課堂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基于“互聯網+”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所具有的顯著實踐優勢也為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實施帶來了機遇。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教學的巨大優勢,突破傳統課堂教育模式所固有的地理、時空局限性,利用多元化的信息媒體技術創新教學手段,切實實現線下、線上心理健康教學工作的有效融合,從而加強師生有效互動,使得教師能夠切實掌握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動態,也能夠針對性的為學生制定教學方案,提升學生學習、應用心理健康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在講授情緒調節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途徑實施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有效教學。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法來創設教學引入情境,并在教學中融合網絡資源中相關視頻以及案例,為學生展示情緒調節的正向反饋機制以及錯誤調節方式的后果,了解健康積極的情緒對人所產生的裨益,從而讓學生學會如何實施正確的情緒調節。同時在課后,教師可以通過制作微課短視頻的方式,在線下教學平臺中為學生布置實踐作業,深化學生對于相關知識內容的理解與應用,從而通過課堂與網絡教學模式的有效融合,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
三、組建校內心理評估團隊,健全大學生心理健康評估機制
有效的心理健康狀態評估機制是保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的重要途徑。因此,在“互聯網+”大環境下,校內教研部門應當將具有專業心理健康狀態評估資質的教師或專家組織成立一個心理健康教育評估小組,并針對校內學生的發展階段特點以及認知水平,構建科學合理的心理健康狀態評估機制。從而能夠基于學生階段性的行為表現特征、人際交往狀態等言行舉止,評估其心理健康水平,并對存在一定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輔導或調節,從而最大程度減少學生受到不良環境因素影響而導致的心理健康問題。比如在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當講授到抗挫心理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首先在課堂教學時使得學生學習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并掌握心理防御的原理和工作機制,并在課中為班級學生進行網絡心理評估測試,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實際內心想法作答,由此對其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抗挫折心理強度進行綜合測評,以此為基礎便能夠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輔導與教育。
四、結束語
在當前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互聯網的普及為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同時帶來了機遇,同時也賦予了更多挑戰。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應當主動作為,在“互聯網+”環境下積極探索有效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從而推動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序實施,更好的培養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 楊蕊.基于“互聯網+”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策略探討[J].山西青年, 2019(14):140.
[2] 王竹青.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模塊式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 2020(04):54-55.
[3] 范亞麗.互聯網時代高校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積極模式的構建[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19, 32(03):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