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春艷
摘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的不斷推進,綜合素質全方位培養已經成為現階段我國小學教育工作的核心導向,語文課程作為小學階段的主要基礎類課程之一,是提升小學生思維活躍度、書面語言理解與運用思維的重要途徑。作文教學一直是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難以攻克的痼疾,語文教師對于高效的作為教學方法的摸索與嘗試亦從未停止。本文主要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為研究背景,重點對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路徑進行探究。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前言:采用合作教學法,可以讓學生之間能夠博采眾長,在討論探究的過程中,能夠取其精華而自用,不斷豐盈自身的知識儲備。學生書面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本身就是一個長時間積累的過程,教師在日常作文教學中,采用合作教學法,不僅能夠不斷豐盈學生的知識層面,同時讓學生在互相探究分享的過程中,不斷摸索適合自己的高效學習方式,進而實現學生作文水平的整體提升。
一、合理分配學習小組,幫助學生各取所長
由于學生之間的寫作風格與寫作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有的學生擅長謀篇布局、有的學生更擅長文筆修飾等等,而合作學習法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實現對知識的汲取。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活動中,想要確實發揮合作學習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積極作用,首先應當結合學生自身的習作特點,合理分配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參與合作探究活動時,能夠真正做到集思廣益、博采眾長,通過合作學習,實現共同提高。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生活萬花筒》為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首先根據學生之間的能力差異將學生群體分成學習小組,然后借助微課視頻為學生展示今天的學習主題并進行課前引導:“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有開心的、有難過的、有能夠讓你難忘一生的事情。這一單元我們主要學習的寫事,今天我們就以《生活是個萬花筒》為主題,一起來寫一件事。”然后讓學生自由閱讀教材中的習作要求,并在興趣小組中開展討論,說一說從寫作要求中都獲得了哪些信息,并結合所提煉的信息總結寫事的寫作方法。討論結束后教師進行提問,并結合學生的意見將敘事文章的寫作要點進行重點提煉與講解。然后教師在讓學生充分發動自己的思維,將自己想寫的事情根據寫作要素列出提綱,并在興趣小組中開展交流,將提綱互相分享,并互相指正出提綱中的不足,讓學生在交流中,不斷豐富寫作思路。最后教師再讓學生將自己的提綱形成作文,固化本節的知識點。
二、創設合作學習情境,關注合作學習過程
教師在日常習作教學活動中,應當結合教材知識,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創設相應的合作學習情境,能夠讓學生能夠有針對性的開展討論,而并非毫無邊際的漫談。與此同時,在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時,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討論過程的關注,幫助學生掌握討論方向,避免學生產生惰性心理,對小組成員過度依賴,而無法發揮合作學習的效果。
例如: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太陽》為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首先讓學生進行自由閱讀課文,并在小組中開展談論,將課文成小節,總結課文大意,同時將課文中自己最欣賞的句子或段落標記出來。然后讓學生開展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討論過程進行巡視,關注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然后教師在提問環節,重點提問課堂熱情不足的學生,及時問題回答得并不完美教師也應給予肯定與鼓勵,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與重視,能夠積極參與到后續的學習當中。
三、開展作文教學活動,拓展教材寫作知識
想要切實提升學生的書面語言運用能力,教師應當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層面,讓學生在互相交流分享的過程中,不斷豐盈自身的知識儲備,積累寫作素材,進而實現學生寫作水平的整體提升。
例如: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刷子李》為例。教師在完成本節教學之后,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利用課后時間,自行搜集網絡資源中的《俗世奇人》中的其他文章進行自由閱讀,并嘗試將文章中所蘊含的習作知識進行提煉。在下一課時中,將自己所搜集的文章與班級同學一起分享,并說一說自己從中都學到了哪些習作知識。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分享,不斷幫助學生豐盈自身的知識儲備,自己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隨著寫作素材的不斷增加,學生的習作能力自然而然會出現質的飛躍。
結束語:總而言之,合作學習主要是指學生之間能夠圍繞教材或教材延伸學習素材開展探討,通過互相合作的方式來實現對知識的汲取。因此,想要切實提升學生的書面語言運用能力,教師應當充分結合教材知識,為學生創設合作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通過合作學習來各取所長,不斷豐盈自身的知識儲備,進而實現學生習作水平的整體提升,提高作文教學質效。
參考文獻:
[1] 羅瓊娣.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C]// 2019年教學研究與教學寫作創新論壇成果集匯編(一). 2019.
[2] 王云云.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應用[J]. 中學生作文指導, 2019, 000(012):P.12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