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飛速發展的社會,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語言,對中職學生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英語作為中職教育教學中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對提高中職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其專業進步有著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大部分中職學生自身具備較為顯著的特點,其大多英語基礎相對薄弱,理解教師所教授的英語知識會有一定的難度,從而無法調動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也是中職英語較為常見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英語的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來,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關鍵詞:中職英語;生活化教學;教學思路
引言:
教師高效的運用教學材料,將書本上的內容完美的結合到真實的生活中,營造出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化的教學環境,從而讓學生學習更多的可以在現實生活中運用的英語,使學習內容不僅僅局限于單一枯燥的語法、詞匯、句型結構等,而是學會將英語靈活的運用到生活中去,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作為教師需要不斷強化的地方。
一、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的應用
隨著現在多媒體技術的普及,已經使其普遍應用到各個學校的教育教學中去,它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和最前沿的信息資訊,將聲音、圖像、視頻等內容與以往教師傳統、單一的講授教學模式相結合,在兼顧傳統課堂教學優勢的同時,由讓學生能夠真正的的參與其中,將教學的中心轉向學生,為學生提供直觀的視覺觀感,對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與價值。在模擬的生活情境中,語言得到實踐,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記憶和強化,更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接受教學內容。
二、教學環境
(一)情境教學法在教學中的必要性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多以講授為主,更側重的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教授,教師大多更注重的是對課本知識的講解,而本應作為主體的學生只能去被動地接受,長此以往,將會打擊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導致課堂教學效率降低,所以我們需要運用情境教學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所謂的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因此不同于傳統教學的情境教學更符合中職學生自身的學習特點,在情境教學模式的加持下能夠更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對中職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提升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二)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中職英語教學因為其特殊的受眾群體,它更注重的是語言的實用性,因此合理的結合教學情境模式可以更加有效地達到教學目的。而學習語言需要有語言環境,我們可以通過情境教學為學生創設英語環境,情境創設的內容需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將教學的內容結合熟悉的生活畫面和場景,通過這樣的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重現學生熟悉的生活畫面和場景,可以營造出輕松的學習氛圍,從而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更快的融入其中,在情境體驗的同時學習到基礎知識。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三、教學內容
(一)教學語言引入生活
英語教學要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生活,讓教學回歸生活。教師要善于吧與學生生活相關的人物或事件作為教學資源加以利用,創設生活化的語言環境。新課程標準也告訴我們:學生首先接觸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學世界,他們生活在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學世界,他們生活在生活世界之中,而不是生活在科學世界之中,課程只有面向生活世界才能帶著學生走向教材,再從教材走向生活。
語言源于生活,學習語言必須走進生活。只有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才能讓他們掌握真正有生命力的語言。中職學生學習英語不僅是為了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為了交際運用,最終為生活提供服務。現行的中職教材采用了大量的生活話題,著重向學生展現日常生活中用于交際的英語語言,因此教師在教授過程中在結合教材內容的同時,要更加側重于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出發,結合他們能夠體驗到的生活,使抽象的知識內容直觀化,同時引導他們去發現自己生活中感興趣的東西,比如英語類的綜藝、電影、電視劇、歌曲,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過程融入生活化教學方法
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通過生活化內容來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譯技能,有目的地組織綜合運用英語的活動,提高學生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的能力,將生活中的實例添加到英語教學中,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使英語教學取得較好的成果。比如在進行“I've tried all th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這一課的教學時,可以從網絡上下載一些關于各種交通工具的的視頻,并且讓學生在了解這些交通工具的過程中,掌握一些搭乘交通工具時的日常用語和生活常識。比如可以設定一個場景,如何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從機場打車去目的地,了解英國出租車上的指示牌都會有在特定時間內的set fare固定價,有的出租車帶有card machine可以刷卡,在日常生活中后備箱可用boot。
(三)異國文化的合理滲透
語言的學習與世界文化也是息息相關的,學習英語不僅僅是對一門語言的學習,我們在學習這門語言的同時也要學習這個國家的文化,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學到更地道的英語,了解更多的異國文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通過合理的異國文化滲透來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提交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如談論天氣的句子“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時,需要讓學生了解,因為英國天氣多變的原因,在英美國家,見面通常是談論天氣,它是一種寒暄的方式,就像我們國家北方地區常說:“你吃了嗎?”打招呼一樣。
所謂的生活化教學,就是把教學內容與生活情境相結合,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能夠主動積極的參與其中,從而在學習中體驗和理解知識內容。中職英語教學因為其特殊的受眾群體,更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生活化教學,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減少他們的學習困難,從而減少他們對學習英語的抵觸情緒,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重新拾起對學習英語的信心。
參考文獻:
[1]肖佳印.中職英語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
[2]余雯婷.讓生活化教學走進英語課堂[J].
[3]陳愛飛.中職英語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探究[J].
作者簡介:郭倩倩(1989.09-),女,安徽淮北人,本科,助理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