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洲
摘 要:教育作為我國發展大計,其中高中教育又作為教育事業的關鍵階段,正是為學生奠定基礎、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而青少年時期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良好品德的關鍵時期,因此在高中階段加強德育教育也尤為重要。高中階段的德育工作是以培養學生群體良好的社會道德為基礎,這部分群體的精神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未來社會的文明風氣,因此高中的德育教育就顯得格外重要。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而且教師的工作重點也在教學工作上,因此如何在高中的教育體系中提高班主任的德育效能是重中之重。
關鍵詞:新高考評價體系;德育教育模式;教學策略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再是能力至上,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觀逐漸成了被重點考查的方面。在黨的第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基礎就是人才教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正是國家發展所必需的。因此,在新高考的評價體系下進行高中德育教學是非常必要的,高中各學科教師都要認真做好德育教學工作,而高中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階段,其培養的學生群體是社會發展的未來希望,這部分群體的精神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社會的文明風氣,因此高中在新高考評價體系下的德育教育就顯得格外重要。高中生在學校學習面臨著高考的壓力,所以教師在德育教學的安排比例較小,沒有過多重視針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但是德育教學對學生形成良好的社會品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高考體系下開展高中的德育教學滲透更是非常必要。
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事業的宗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德育教學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思想品質進行了融合,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良好素養,并且能夠在德育教學中樹立起正確的人生目標。新時期的教育不再僅僅以授業解惑為全部,更要促進德育教學和能力教學的融合,當前的教育教學工作更注重培養品德優良、身心健康的綜合型人才。信息化時代,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廣泛,信息量增加的同時也無法阻止不良信息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因此教師要對現狀有正確的認識,在教學中結合德育教學,貫徹實施立德樹人的目標。面對新高考評價體系的考驗,傳統模式下的高中教學理念需要進行改變,需要對高中的教學工作進行全面的創新發展,只有這樣才能適應這個時代的要求,培養出更多的新型人才,以此來滿足國家發展進步對人才的需要,也可以幫助高中生更好地實現全面發展的目標。作為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重要階段,高中時期正是學生學習習慣和價值觀念得以塑造的關鍵時期,按照發展心理學的觀點,處于青少年時期的孩子猶如一張白紙,這時給予他們什么樣的教育就會使他們成長為什么樣的人,這些無一不體現高中階段學生的可塑性,德育教育作為培養學生三觀的教育板塊,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高考評價體系下,開展高中德育教學工作需要師生共同努力。
一、當前高中德育教育面臨的問題
(一)學生對德育工作沒有參與的興趣
高中階段的學生大多是剛剛成年或者未成年的學生,因此高中的學生群體在年齡上普遍較小,這部分學生正處在青春期,性格比較活潑,而且還很容易叛逆,在這個時期如果沒有對其進行積極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就會極大地影響他們的未來學業發展。同時,青春期的學生性格較為活潑,給教師的日常管理已經增加了很多困難,在教學時更是增添了不少麻煩。因此,對于高中生進行德育教學工作時更要注重激發其興趣。在傳統高中德育教學中,教師更多地是對教材內容的刻板講述,教學內容以道理堆砌為主,難以對學生產生吸引力。有調查顯示,在我國,有高達百分之五十的高中生對德育教學的內容十分不感興趣,對于教師組織的德育活動參與熱情也較低,另有百分之二十的學生表示對德育教學的內容不甚理解,課堂上僅僅是聽教師念書,對德育內容的理解和吸收程度都較低。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過于陳舊,學生作為年輕群體緊緊跟隨時代的潮流發展,而教師的教學理念則遲遲得不到更新,這勢必會造成兩者間的割裂。
(二)缺乏完善的家校聯合機制
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高中階段的學生尚處于青少年時期,學生對于教師和家長的模仿和崇拜心理較重,因此,對于青少年時期的學生而言很多情況下身教要大于言傳。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除了教師,家長其實也占有同樣重要的地位。家庭作為教育的第二場所,家長的表現對于學生的引導作用不容忽視,尤其對于高中生而言,雖然其在學校中的時間要遠遠大于在家庭的時間,但是家長和學生聯系最為密切,因此德育工作必須注重和家長的配合。然而,在調查中發現,當前我國很多高中在家校聯合方面更多地是著眼于文化課的學習上,并且也有相當多的一部分學生出現家長和教師的聯系斷斷續續的情況,即使對于那些建立了長期交流的家校聯合機制而言,家長也更多是配合教師監督學生完成其布置的任務,缺乏對學生在后續表現上的反饋,這種不完善的家校聯合機制也使得德育工作的落實不到位。
二、新高考評價體系下的高中德育課堂初步探索
(一)重視對高中學生的德育教學工作,對德育教學樹立正確的認識
前文提到高中階段德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有很大一部分是源于學校方面的不重視,因此創新德育教學模式首先要從源頭抓起,即強化學校對德育教學工作的重視程度,明確高中階段在教學工作中的定位,充分認識教育的目的應該先是“育人”再是“成才”。首先,要從教學工作的建設方面加強對德育教學的投入,提高高中德育教師的待遇、重視德育教師的工作內容,定期對教師的德育教學內容和成果進行評價,并設立科學合理的監督機制,提高教師對德育教學的認識,嚴格貼合新高考評價體系下對德育工作的要求,發揮好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以此凸顯德育教學的特點。其次,充分借助工匠精神的弘揚,加強對德育教學內容的關注,德育教學作為偏概念性和理論性的學科,教師在授課時容易進入內容抽象、表達寬泛的誤區,而高中階段的學生本身就對枯燥乏味的課堂內容提不起興趣,再加上教師的課堂講述過于抽象,學生更是難以理解,自然降低了對德育課的興趣。因此,高中階段除了要加強學校對德育教學的重視和教師對德育教學理念的創新之外,還要及時了解社會需求,適時更改德育教學的重點內容,使其培養出的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變化。
(二)結合高中階段特點,開展各學科滲透式德育教學
由于高中階段教育面臨著高考的壓力,學校的教學內容重點放在了對學生的知識教學上,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針對高考的要求而進行學習,而單獨開展的德育教學和學生平時的學習風格大相徑庭,容易使學生產生突兀感,影響教學效果。因此,高中階段的德育教學不應該局限于單獨的課堂上,而是要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來進行德育教學滲透。例如:在社會道德意識中,良好的道德素養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一環,也是這個社會對學生的基本要求,因此良好的道德素養是一個合格的人才必備的素質,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時就要結合各學科的教學特點對德育教學進行滲透,這樣既突出了高中階段的教育特色,又幫助學生明晰了未來的學習道路。
(三)開展德育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對德育教學的興趣
前文提到高中階段德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有很大一部分是源于學校方面的不重視,因此創新德育教學模式首先要從源頭抓起,即加強學校對德育教學工作的重視,明確高中階段在學生的教學工作中的定位,認識到教育的目的應該先是“育人”再是“成才”。首先,從教學工作的建設方面加強對德育教學的資源投入,提高德育教師的待遇、重視德育教師的職稱評定,定期對德育教學內容和成果進行評定,并設立科學合理的監督機制,提高教師對德育教學的認識,嚴格貼合習近平總書記對德育教學的指示,即發揮好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將德育教學交給有信仰的人來教,以此凸顯德育教學的時代特點。其次,在新高考的評價體系下開展德育教學工作,加強對德育教學內容的關注,德育教學作為偏概念性和理論性的學科,教師在授課時容易進入內容抽象、表達寬泛的誤區,而高中階段的學生本身就對枯燥乏味的課堂內容提不起興趣,再加上教師課堂講述過于抽象,學生更是難以理解,自然降低了對德育課的興趣。因此高中階段除了要加強學校對德育教學的重視和教師對德育教學理念的創新之外,還要及時對社會需求進行了解,及時對德育教學的重點內容進行更改,使其培養出的學生更符合社會發展趨勢。例如:在校園中創辦紅色文化節活動來吸引學生參加,或是舉辦紅色文化知識的講座來提升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興趣,以及抓住互聯網時代的特點做好網絡平臺的建設,通過給學生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來加強對學生的熏陶,在耳濡目染中提升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興趣,讓學生親身感受那些偉大的愛國人士的精神,讓學生在這種具有濃厚的愛國主義氛圍的活動中,不斷地加強自身的愛國情懷,實現自身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結束語
在新高考評價體系視域下開展高中階段的德育教育工作,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高中階段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板塊,其培養出的學生作為社會發展的基石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對社會風氣積極發展有很大的積極作用,因此高中階段要從根本上加強對德育教學的重視,結合新高考評價體系對德育教學理念和方法進行創新,不再拘泥于傳統的德育課堂,將德育教學滲透到高中階段的方方面面,從多個角度對學生進行德育知識的灌輸,為高中階段德育教學效率的提高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郭曉云.加強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實效性的具體途徑分析[J].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重慶會場)論文集,2020-04-15.
[2]姜鈴.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德育工作實踐與探究[J].學周刊,2018-01-09.
[3]謝睿.新高考時代高中德育體系構建的實踐研究[J].林區教學,2020-06-15.
[4]馬躍.探討教育新常態下高中德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7-09-15.
[5]趙艷芳.淺析加強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實效性的具體途徑[J].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重慶會場)論文集,2020-04-15.
[6]朱林.積極心理學對高中德育工作的啟示[J].西部素質教育,2018-10-10.